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炎紀念中學

鎖定
張炎紀念中學是一間歷史悠久,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2003年評為吳川市一級學校,2006年評為湛江市一級學校。
中文名
張炎紀念中學
學校所在地
湛江市吳川市
在校學生
2850人
學校面積
52800平方米

張炎紀念中學創辦歷史

學校前身是張炎將軍於1932年在其家鄉吳川塘綴樟山村創辦的世德中學與塘綴大家族瑚琳楊氏所辦瑚琳中學在1950年合併的世瑚中學—塘綴中學,學校本着“紀念先烈 作育後昆”的宗旨培養大批人才,為了民族的解放自由、為祖國的繁榮昌盛,一大批師生走上了抗日救國的道路。先後有二十多個校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1932年十九路軍猛將張炎為紀念堂兄張世德、也造福鄉梓,在家鄉吳川塘綴樟山創辦世德中學(初中)、世德小學。1945年張炎起義被國民黨反動派鎮壓後,世德中學停辦了五年,1950年下半年復辦,不久與塘綴大家族瑚琳楊氏所辦瑚琳中學合併為世瑚中學,收歸為縣立中學,校址設在塘綴鎮區,委派縣人民政府建設科長(楊姓)兼任校長。學校後改名為塘綴中學,也曾為縣第四中學。經過多次沿革,發展為完全中學(含高中、初中)。1985年9月,經廣東省委批准,學校改名為張炎紀念中學,全國政協主席鄧穎超題寫校名,並被吳川縣定為縣辦重點中學。1994年5月26日,吳川撤縣改市(縣級市),學校名稱為吳川市張炎紀念中學,2003年評為吳川市一級學校,2006年評為湛江市一級學校。
曾任外交部副部長、中共中央外事辦和國務院外事辦主任的劉華秋,吳川塘綴大塘村人,是張炎紀念中學的校友之一,初中時期在這所學校就讀,後來考入吳川一中,再考入北京外交學院,是外交部首任科班出身的部一級領導。

張炎紀念中學校園環境

張炎紀念中學
張炎紀念中學(3張)
學校佔地面積約52800平方米(約80畝),校園綠化率達90%以上,校園內全是高大的桃花心木、名貴的盤格子樹、筆直粗壯的大王椰樹和常年開花的紫荊樹。
校園佈局利於教學與生活:校園中間是教學區,教學區前面和後面是生活區,教學區與前面生活區有綠化帶、文化走廊、單車場相隔,教學區與後面生活區也有綠化帶、車場、圍牆隔開。
校園西邊是運動區:運動場總面積約14400平方米的田徑場,運動區南邊有兩個水泥籃球場,兩個排球場,一個快樂體育園地,運動場周圍有高大的木麻黃樹,一大片南洋落羽杉。

張炎紀念中學班級設置

學校現有39個教學班,學生2850人,高中部有15個班977人,(其中高三級4班214人,高二級5班310人,高一級6班453人)初中部共24個班1873人,(初三級8班559人,初二級8班656人,初一級8班658人)。

張炎紀念中學師資力量

學校有教職工135人,其中專任教師117人;高級職稱6人,中級職稱39人,初級職稱58人,12人未定職稱;碩士研究生學歷1人,本科學歷67人,專科學歷49人;初中教師學歷達標率100%,高中教師學歷達標率95%;女性50人,外省37人。

張炎紀念中學教學設施

張炎將軍塑像 張炎將軍塑像
教學及輔助用房充足:教學樓有16個教室,校友樓有32個教室(共48個教室),每個教室的使用面積超過80 ㎡;另有50 ㎡的教室6間。
校友樓還有張炎將軍紀念館一個,桃李館(校史展覽館)一個,有218個座位的多媒體室(兼有學術交流、家長學校、會議室等功能)一個,該室的投影屏幕面積是本市最大的,另有獨立的無線語音系統一套。校園中央樹立張炎將軍全身銅像,校友樓頂上建立一個直徑8米的天文館,這天文館是湛江市第三個天文館,是該市獨一無二的、設備最先進的天文館,館下有一個天文室、一個地理室。
科學樓裏有實驗室12個:物理實驗室2個,化學實驗室2個,生物實驗室1個,美術、音樂、閲覽、電腦(兼多媒體教學平台)、語音、歷史室各1個,每室面積達90 ㎡,面積160 ㎡的多媒體室1個,面積36 ㎡的物理、化學儀器室各2個,生物儀器室1個、藏書室1個、軟(課)件製作室1個,心理輔導室1個。靠運動場有體育器材室1個。校園東南角有生物園一個,校友樓前面有兩個植物園。
行政用房:黨政辦公室3間,每間面積超過50 ㎡;各部門、各處、辦公室6個,其中教務室、體衞藝室各50 ㎡,辦公室、教導處、總務處、會計室各30 ㎡;教師辦公室10個,每個超過30 ㎡;打字室1個30 ㎡,文印室1個60 ㎡;檔案室2個,各30 ㎡,保密室1個30 ㎡;董事會兼校友會議室1個,80 ㎡;財物保管室1個,28 ㎡;衞生室1個,20 ㎡。收發兼傳達室、保安值班室各1個,14 ㎡。廣播室1個,17 ㎡。
生活用房:教職工宿舍4幢,54個套間,64 ㎡的16間,超過100 ㎡的38間;不帶衞生間的平房46間,每間30 ㎡,單身教職工每人一間平房,面積25 ㎡以上;學生飯堂總面積1700 ㎡,教職工餐廳60 ㎡,學生餐廳460 ㎡,人均1.7 ㎡以上;現有住宿生680人,每生住宿面積3 ㎡;水電房2個,面積共80 ㎡;衞生間20個,總面積600 ㎡,蹲位超過140個。

張炎紀念中學工作開展

從2003年開始,學校領導便把創建湛江市一級學校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在吳川市教育局督導室和湛江市教育局督導室的指導下,對照評估方案找差距,制訂得力措施,組成專門機構,決心創建湛江市一級學校。
1、深入學習評估文件,明確評估的目的意義。
首先是領導班子學習,然後組織全體教職工學習。通過學習,大家都認識到學校等級評估是一項重要的教育管理制度,是深化教育體制改革,貫徹教育方針,依法治校,加強學校管理,改善辦學條件,建設規範化、標準化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大舉措。
2、成立自評工作小組。
2003年9月成立了以陳政校長為首的自評工作領導小組,對照《廣東省普通高中等級評估方案》,認為必須加強領導,加大整改力度,於是設立了校園環境建設、功能室建設、資料收集整理等幾個部門,調動校內、校外的積極因素,師生都以高昂的熱情做好創建湛江市一級學校的各項工作。
3、制訂自評工作計劃。
2003年秋以後,學校在工作計劃中特別強調“學校的工作要為上湛江市一級學校作準備”,所以在2005年的11月、12月兩個月中的重點工作都轉到創建等級工作上來了,作出《申報湛江市一級學校工作日程和分工安排》,學校上等級工作進入了倒計時。
4、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爭創湛江市一級學校。
學習評估方案後找出差距,學校領導儘量利用現有的條件,搞好“硬件”和“軟件”的建設。
(1)加快“硬件”建設。由於校風好轉快,教學質量迅速提高,招生人數逐年增加,每年以13.6%的增長率快速擴充,而基礎設施後,影響發展。經學校和校友會多方努力再籌資160餘萬,2003年5月再工興建一幢7層3100 ㎡,有18個教室的校友樓西樓,2005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2005年冬至2006年春平整場地1800 ㎡,場地硬底化2400 ㎡,種草800 ㎡,新建花壇4個,150 ㎡,整治排污溝、下水道300米,修剪樹木數十棵,現在正在建生物園;2005年春廣東省財政廳下撥60萬元專款,用於擴建400米標準田徑場,還擬徵地40畝擴建校園,已得到吳川市府批准和塘綴鎮府及當地羣眾的協助,現在在實施。
(2)狠抓“軟件”建設——加強教學生活紀律常規管理,向管理要質量。繼續執行修改後的《張炎紀念中學學生條例60條》,1998年10月學校頒佈了《管理制度》,還頒發了《實行校園封閉式管理的規定》等8項校規,實行教職工上班、上課檢查登記制度,規範了學生的言行舉止,強化校園環境的管理,做到凡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違章必究,同時建立了檔案室,收集整理行政、黨、團、人事、業務、後勤檔案,便於今後查閲。
由於加強了校內的管理,校風校紀大大好轉,發生根本性變化:教師以校為家,確立了主人翁的責任感,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學生自覺學習、團結友愛、愛護學校、愛惜班集體的榮譽,愛護環境清潔,並做到自尊、自愛、自律,表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在校內外都沒有發生安全事故。學校的面貌煥然一新,贏得了家長和社會各界的讚譽,學校得到各界人士和海內外校友的大力支持。
通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學校的各項硬件、校容、校貌、校風、校紀各項管理及教育教學質量已基本達到湛江市一級學校的要求。

張炎紀念中學辦學特色

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學校漸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辦學方針。曾多次獲得吳川市、湛江市的表彰獎勵,成為粵西地區很有影響的學校,在港台乃至海外也有些名氣,《湛江日報》、《南方日報》、《人民日報》和廣東電視台等媒體對學校辦學成績作過多次報導,並被收入《湛江年鑑》、《騰飛的廣東》、《走向世界經濟中心的廣東》、《廣東教科文衞事業發展紀實》、《廣東建設成就》、《中國現代教育年鑑》等大型叢書。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辦學目標明確,有創新特色。
學校根據自己的實際,以“立志、勤奮、求實、創新”為校訓,提出“堅持三個面向,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弘揚將軍精神,致力培養時代英才”的辦學目標,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和辦學思路“我們不追求個個都能升學,但要使學生個個學會謀生”、“為學生的生存奠基”,為此,學校十分重視素質教育和環境建設,提高服務意識,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求知的氛圍,一個成長的環境,一個發展的空間”,形成了“校園優美,校風嚴明,教風端正,學風良好”的學校新形象。
2、學校堅持以德育教育為首,確立以“建立我們健康的精神家園”、“一線、兩館、三史 ”為特色的德育教育體系。
學校注重思想教育強化“基本倫理第道德的教育”和“基礎文明行為”的培養,提出以孝、禮、信作為道德教育的重點,鮮明地提出以禮讓、仁教、守信來培養學生健康文明的行為習慣,強調學生執行“一日行為常規”,一時間校內環境優美,和諧文明之風勁吹,並得到了教師、學生二千篇學習心得。
2006年春確立以弘揚張炎將軍的愛國精神為主線為特色的校本教育工作思路,以張炎將軍紀念館、桃李館(校史展覽館)、張炎將軍銅像為德育教育基地,有計劃、有步驟分期分批組織學生參觀,以張炎將軍和各個時期各地的校友為榜樣,以中國近代史、吳川史、塘綴地區革命鬥爭史和學校發展史等國史、鄉史、校史為教材內容,時時學習,激發學生“讀史明智”的興趣。
2006年春又增加了“八榮八恥”為學生行為準則的新內容。以校會、級會、班會、演講會、報告會及其他實踐活動,如軍訓、參觀旅遊、外出考察等為形式,以校領導、級組長、班主任、輔導員等為德育責任人,全方位、長期地開展德育工作。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及有關教師經常深入班級做過細的思想教育工作,值日領導和教師做好檢查、監督工作;班主任經常與家長聯繫,學校的家長學校每期開幾次班,召開幾次家長會,形成共同教育學生的網絡,培養學生愛國、愛人民、愛家鄉,為社會、為民服務的高尚情操。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做到“尊師、守紀、友愛、好學”。
學生不但好好學習,還確立為民眾、為社區服務的思想,三年來,師生為留醫治病的教職工和特困生捐款有三萬多元,2005年師生為患肺腫瘤的祝老師捐款就有近萬元,寒假期間學校出動1000多師生分四次清掃塘綴的大街小巷,並挨家逐户派發倡議書,提倡“愛護環境,從我做起”,近期少先隊還繼續上街清掃和宣傳。出現了好人好事有人誇,壞人壞事有人抓的好風氣。
近兩年來學校治安很好,沒有發生失竊案件和治安責任事故,不發生違法犯罪事件。在良好的校園環境內,教師嚴教,學生勤學。
2005年,學生被評為湛江市“三好學生標兵”1人,湛江市三好學生和優幹共有16人,湛江市優秀團員1人,評為吳川市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團員、隊員共有45人,評為學校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團員、隊員共有318人。學校被吳川市評為“文明標兵”單位、“安全文明模範小區”、“教育系統黨報黨刊發行”先進單位、“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湛江市文明單位”。
3、學校領導勤政為民,作風嚴明。
學校領導班子在陳政校長的帶領下,團結進取、勇於開拓、與時俱進。學校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以“三個代表”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積極貫徹十六大精神,確立“執政為民,立黨為公”的思想,樹立“防腐倡廉”、“勤政為民”的意識,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為師生樹立了榜樣。凡是要求教職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教職工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領導以身作則,在教職工面前樹立了威信。
同時也從嚴治教,依法治校,領導加強了對教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實行了教職工集體辦工制度和教職工的思想教育和管理,教職工集體辦公出勤和教職工政治學習與獎罰掛鈎制度。每週進行一次教職工思想政治學習和業務知識學習,以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出操、校會、教職工會議、上課、上班都分別有值日教師、領導或專人負責登記,並將考勤結果列入評先進條件,強化教職工隊伍的管理和建設。
再次,加強對學生的嚴格管理。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並先後製訂了《實行校園封閉管理的規定》、《關於加強學生考勤管理的決定》等管理條例。制度周全,措施落實得力,學生能自覺遵紀守法,專心學習,沒有出現賭博、羣毆、吸毒等不良現象,幾年來,犯罪率一直為零。
2006年春學校黨支部根據上級的部署,開展了“兩爭”、“兩友”活動,黨員幹部帶頭開展“爭當師德標兵,爭當教書充育人能手”活動,每個黨員除了積極完成本職工作外,還與1-2名非黨員教師交朋友,幫助他們進步,使部分非黨員教師感覺到組織的關心、學校這個大集體的温暖。特別是新來的外省教師有了“家”的感覺。每個黨員教師又與1-2名特困生或後進生交朋友,幫扶特困生和轉化後進生,使他們樹立信心,學得開心,快步前進。
4、教師愛崗敬業,教風良好。
張炎紀念中學已逐漸建立一支師德高尚、業務水平高、教學藝術精湛、刻苦鑽研、虛心好學、不斷進取的教師隊伍。首先,樹立了高尚的教師形象。教師有責任心、事業心;有愛生之心,能循循善誘;有奉獻精神,爭挑重擔;有淵博知識、深厚的專業功底;能為人師表,有美的言行;更新觀念,不斷吮吸新知識、新辦法、新經驗,不斷進取,不斷提高。總之,能做到“育人正已”。其次,業務水平高,教學藝術精湛。教師都能一絲不苟地做好備課、上課、批改、輔導、考試等各個教學環節。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原則,靈活運用“講、練、談、問、議、做”六種基本教學手段;做到儘量讓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獨立觀察,讓學生自己表達,讓學生自己動手,讓學生得出結論。給學生以動腦、動口、動筆的學習主動權。認真貫徹“精講、善導、激趣、引思”八字要求和“微笑、尊重、寬容、民主、探究、合作”六進課堂的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育效果。
中青年教師帶頭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探討,踴躍參加優質課競賽活動,認真總結經驗,撰寫教學教改論文,三年來共有二十多篇論文在市級和市級以上優秀論文評選中獲獎或在市級以上教育刊物上發表。再次,刻苦鑽研,虛心學習,不斷提高。教師刻苦鑽研教學大綱和教材,深入探討教學方法和手段。
青年教師刻苦練習基本功,嚴格要求自己寫好每一個教案,上好每一堂課,寫好每一個粉筆字,寫好教學體會和教學論文,講好普通話。積極開展聽課、評課活動。教師之間互相聽課、互相學習、互相研討、共同提高。中青年教師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和學歷教育,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水平。正因為如下,學校教師的業務水平不斷提高,教學藝術日益精湛,贏得了學生的尊敬和社會的認可。
5、學風勤奮。
學生立志高遠,勤奮好學,努力拼搏,形成了良好的學風。在不斷的教育過程中,在校友的影響下,學生學習目標明確,學習態度端正,胸懷抱負,刻苦讀書,做到“五認真”:認真聽課,認真學習,認真作業,認真複習,認真考試。學生以張炎將軍的愛國主義精神來激勵自己為富強祖國而奮發讀書。他們相信“勤能補拙”、“一分辛勞一分收穫”的真理。課外時間,閲覽室座無虛席,圖書館人頭攢動;黎明後、黃昏前,校道邊,花圃旁都留下了莘莘學子攻讀的身影,真正做到積極學習,主動求知。
6、教學質量大幅度迅速提高。
張炎紀念中學是一所地處偏遠的普通中學 ,基礎差,底子薄,生源不保證。但近三年來,由於校風嚴,教風好,學風勤,三流的學生經過三年勤奮學習,努力拼搏,也能考出良好的成績。
三年來,共有122人在全國、省、市學科競賽中獲獎,其中國家三等獎6人,湛江市一、二、三等獎共21人;中考連續兩年成績優良,獲吳川市中考一等獎,被評為湛江市中考先進單位;高考也有新的突破,上本科的考生多,還有上重點線的:2004年上本科的32人,一人上重點線,李良地理科考了734分,列吳川市第一、廣東省第九,張春娣高中入學成績僅432分,而高考總分為591分,上本科線。
2005年有12人上本科線,易承波高中入學時僅530分,排在吳川市高一新生的3400位以後,高考總成績711分,面上中學列第二名,躍上吳川市應屆生的50名以內,他的生物科考了829分,吳川市第一,湛江市第二。2003年、2004年學校獲湛江市高考進步獎,2005年學校獲吳川市高考進步獎,創造了“低進高出”的奇蹟。事實證明,該校是一所“加工”能力強、善於改造中下層學生的學校。
7、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體衞藝成績顯著。
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主,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既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又要學有的所長,尤其是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給學生創設了發展特長的空間。為此,學校成立了文學社、舞蹈隊、美術組、儀仗隊、樂器組、科技組、電腦組、天文組、攝影組、衞生監督組、治安檢查組隊、籃球隊、足球隊、毽球隊、田徑隊,尤其是“蓓蕾”文學社,幾年業編輯出版了28期“蓓蕾報”,社員有33篇文章發表在省市縣級的報紙和刊物上。
2005年學校辦的三期書畫專欄和繪畫、攝影展,受到師生的歡迎,朱景志同學的書法獲得第八屆全國世紀之星的金獎;學校籃球隊、足球隊經常舉行比賽,在吳川市第七屆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初中組獲得第三名的好成績;在預防“非典”和“禽流感”期間,學生人人講衞生,個個愛清潔,教室窗明几淨,宿舍整齊清潔,校園無亂丟、亂吐現象,併成立預防小組,制訂應急預案,所以沒有流行病、傳染病的發生,也無食物中毒事件。

張炎紀念中學辦學規劃

2006-2010年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為配合“十一五”期間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張炎紀念中學提出五年辦學規劃,總目標是上湛江市一級學校後再創造條件上廣東省一級示範學校。
1、場地擴展及建築
①2006年春租賃土地5畝,利用校友捐資200萬元建一幢四層3000M2的圖書館。
②2006年夏租賃土地15畝,利用省財廳的專款60萬元、另籌40萬元擴建400米標準田徑場。
③2006年秋租賃土地20畝,校友會籌集資金380萬元建一幢6層50套4000 M2的教師宿舍、建一幢6層2300 M2有1000個牀位的學生宿舍。
④2008年建一幢1500 M2的體育館(兼禮堂功能),100萬元。
⑤2010年建一遊泳池(附設更衣、淋浴更衣室),50萬元。
2、拆舊建新或改建
①2006年夏加建學生宿舍衞生間,32萬元。
②2007年學生飯堂加三、四層共1100 M2,66萬元。
③2007年夏翻修科學樓,40萬元。
④2008年拆除教學樓和科學樓前的兩幢二層宿舍,改建為綠化區、雕塑區,30萬元。
⑤2009年拆除校門前的商鋪改為圍牆、停車場及一個三層900 M2的文化商場,一個三層900 M2的招待所,110萬元。
⑥2010年,建環繞校園圍牆、硬底化道路及綠化帶,80萬元。
⑦2013年,學冠樓前側旁建名人園,金額未知

張炎紀念中學辦學規模

1、2006年秋初中招11個班660人,初中部共1980人。高中招8個班432人,高中部共1190人。全校共3170人,增長11.2%,住宿生1800人,增長125%。教職工145人,增長7.4%。2007年秋學生人數及教師數基本穩定在上一年的水平。
2、2008年秋初中招12個班720人,初中部共2160人。高中部招10個班540人,高中部共1620人。全校共3780人,增長20.8%,住宿生2200人,增長22.2%。教職工160人,增長10.5%。2009、2010年學生人數及教師數基本穩定在2007年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