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澍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心律失常中心主任)

鎖定
張澍,男,1959年5月出生,興化市沙溝鎮人,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
現任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教授、心律失常中心主任。 [5-7] 
中文名
張澍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59年5月
學    歷
博士
執業地點
阜外心血管病醫院
性    別

張澍人物經歷

張澍出生在興化市沙溝鎮的一個醫生世家,祖父是一名中醫,父親也是一名醫生。
張澍的父親在沙溝做醫生,祖父在村裏做中醫,孩提時代的他每到寒、暑假,就會來到祖父家,陪伴老人去幫人家看病。由於當時交通不方便,路很難走,一旦生病,患者很難及時送到診所,因此,張澍的祖父幫人治病是經常要出診的。每當出診的時候,祖父總是拎着藥箱子步行到患者家中。小時候,在張澍的心中,祖父的家是神奇的,尤其是家裏的那些中藥更是充滿了神秘色彩,不管是頭疼腦熱還是跌打損傷,只要喝上幾副中藥就能藥到病除。
1975年,高中畢業之後,張澍在沙溝人民醫院當了一名臨時工,幫病人熬製中藥是他的工作。期間,他接觸到了很多鄉村的病患,瞭解到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缺醫少藥的狀況,對基層民眾看病難有了直觀的瞭解。
國家恢復高考的第一年,張澍考取了蘇州醫學院。進入蘇州醫學院後,他一直是班裏學習最努力的學生,他發自內心地希望多學習一些專業知識,將來有機會回到醫院為更多的病患服務。由於上學期間的優異表現,張澍得到了寶貴的實習機會,畢業後沒有像大部分同學一樣回到原籍,而是留在了蘇州,進入蘇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實習。
在蘇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工作了兩年之後,張澍又考入北京協和醫學院。在協和學習的三年,讓張澍接觸到了國內最頂尖的醫學技術和理念。1987年,28歲的張澍從協和醫學院畢業,作為引進人才到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心內科創建臨牀心臟電生理室。1992年,張澍就破格晉升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1994年,擔任醫院心內科副主任。
1995年,在單位的支持下,張澍申請到了教育部公派赴美留學計劃,到美國知名機構學習。1999年回國之後,張澍擔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內科教授、臨牀電生理研究室和心律失常診治中心主任。 [7] 

張澍擔任職務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一、第十二屆、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人口環境資源委員會委員,民盟中央委員、民盟中央社會服務委員會主任,第十屆、十一屆北京市政協委員。 [2-4]  [6] 

張澍研究方向

從事心內科、心律失常的臨牀和科研工作。 [5] 

張澍學術兼職

擔任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專科醫師培訓中心主任,衞生部國家醫學考試中心心血管專科醫師考試委員會主任委員,衞生部心律失常介入診療質控中心主任。
他還擔任亞太心律學會(AP-HRS)秘書長,世界心律失常學會(World Society of Arrhythmia)理事,美國JCE 雜誌中文版主編,《中華心律失常學雜誌》總編輯,Europace 國際編委,J of Arrhythmias 國際編委,J of Innovations in cardiac Rhythm Management 編委。 [1]  [5] 

張澍人物成就

2006年至今共發表超過150篇論文或論著。
作為項目負責人,近年來他至少組織進行了5個大規模的臨牀試驗,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北京市科學技術獎2項,中華醫學獎2項,教育部科技進步獎1項。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