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海彬

(光盤達人)

鎖定
張海彬,河北省遷安市人。他經歷過國家最困難的時期,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為了節約,張海彬從1985年元旦開始寫家庭經濟日記,詳細記錄家庭內的每一筆收入和支出。2013年,隨着國家深入開展節約之風的行動,張海彬老人準備開通熱線與更多人分享節儉小妙招。被鄰居們稱為“光盤達人”。
中文名
張海彬
出生日期
1949年
出生地
河北省遷安市
性    別

張海彬人物介紹

張海彬,河北省遷安市的一位老人,為了倡導節儉,他連續30年記錄家庭收支帳,並利用4年時間整理了150種浪費現象,還準備開通熱線與更多人分享節儉小妙招。被鄰居們稱為“光盤達人”。 [1] 

張海彬事蹟介紹

張海彬窮苦經歷

“都是從苦日子裏過來的人,所以特別知道要省。”張海彬老人回憶説,他1949年出生,經歷過國家最困難的時候。“有一次,家裏糧食只剩下5斤大豆,我爸和我兄弟3個人省吃儉用吃了足足半個月。後來就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不浪費已經成為了我的一種生活狀態。” [1] 

張海彬寫家庭經濟日記

為了節約,張海彬從1985年元旦開始寫家庭經濟日記,詳細記錄家庭內的每一筆收入和支出,哪怕只是拾到二分錢也要記進賬,這一記就是30年。“事無鉅細的花銷我都會寫上,我發現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浪費。”張海彬説,“平時家裏從來都不會浪費食物,做的飯都會吃光,就是有剩下的那也是特意留到下一頓的。”
張海彬老人勤儉的習慣也成為家裏孩子們學習的榜樣,“因為我,我的孩子們也都很節儉。就連我的小孫子吃飯的時候也從來不剩菜。在飯店裏剩菜,還總提醒他爸爸打包。” [1] 

張海彬分享經驗

然而張海彬心痛地是,現在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可浪費現象卻越來越嚴重了。於是從2007年開始,他就開始關注身邊的浪費現象,邊發現邊總結,到2010年整整總結了包括廢物不回收、過度用電用水、重複建築、穿衣襬譜等七大類150條浪費現象。
“食物能吃還扔掉”、“衣服能穿就甩掉”這些在張海彬看來非常痛心。“三分之一都是餐桌上的浪費,如果把這些浪費杜絕掉,該給國家省下多少錢啊。”張大爺氣憤地説,“現在的人都愛面子,點一桌子菜,吃不了還不打包,服務員提醒了,客人都覺得不耐煩。”
2013年過春節這幾天,張海彬謀劃着利用家裏的電話開通熱線,將自己多年來節儉的小故事、小妙招提供給大家,與更多的人分享節儉妙招。“我就是想呼籲全民參與到杜絕浪費、倡導節儉行動中來。今年希望把自己整理的150條浪費現象編製成一個小冊子,讓更多的人對照自己身邊的浪費現象,也算為杜絕浪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