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智涵

(武漢火橙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鎖定
張智涵(1991.1.7—)男,湖北省宜昌市人,武漢火橙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創始人,擔任總經理職務。2010年5月創辦IT優惠網(中國IT產品優惠信息專業網站)。
中文名
張智涵
外文名
ZHANG zhihan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土家族
出生日期
1991年1月7日
畢業院校
華中師範大學職業技術學院
主要成就
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授權(ZL 200620170182.8)
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授權(ZL 200820067633.4)
出生地
湖北省宜昌市
代表作品
武漢火橙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

張智涵個人經歷

1991年出生於湖北省宜昌市,2006年進入湖北省重點高中葛洲壩中學(原葛洲壩六中,葛洲壩高級中學,宜昌市二十中學)學習。
2009年6月,18歲的張智涵高中畢業,暑假在宜昌商友軟件公司實地學習。
2009年8月,張智涵就讀華中師範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利用課餘時間,在武漢廣埠屯電腦硬件營銷市場不斷摸索與實踐,尋找與等待自己的創業機會。
2010年3月,在校就讀的張智涵,利用空餘時間與之前電腦城實踐的資金獨自前往北京,在中關村電子市場考察。4月,獨自前往廣州崗頂電子市場考察。
2010年5月,張智涵等共5人在武漢創辦IT優惠網(中國IT產品優惠信息專業網站)。
2011年1月7日,網站經過5人創業團隊的共同努力,IT優惠網順利上線運營。
2011年1月17日,楚天都市報一篇報道《武漢"90後"大二學生休學當CEO 專家不太支持》一天內,近50家媒體進行轉載,其中包括騰訊網,網易,搜狐,人民網,中國新聞網,中國教育網,荊楚網,鳳凰網,上海熱線,千龍網,新華網,中青在線,中國教育新聞網等網絡媒體。
2012年2月15日,張智涵到重慶新時代醫學美容醫院網絡部進行技術交流。

張智涵個人榮譽

2006年12月,16歲的張智涵發明的方便扳手於2008年1月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專利號:ZL 200620170182.8)。
2008年6月,18歲的張智涵發明的筆記本電腦散熱裝置於2009年3月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專利號:ZL 200820067633.4)
2006年至2010年間,共獲得大小榮譽共17項,其中包括校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學生;宜昌市優秀共青團員,全國攝影二等獎。
媒體報道
高二學生獲國家專利
荊楚網消息 (三峽晚報) (通訊員譚小紅)宜昌市第二十中學高二(12)班學生張智涵收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特快專遞,他申報的“方便扳手”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17歲的張智涵説,提出“方便扳手”的構想源於他在生活中遇到的一個問題:在使用普通扳手時總是需要不斷調節扳頭的大小,使用起來不太方便,於是想對普通扳手做一些革新。
經過反覆的思考、設計,他在普通扳手的手柄上開2~3個與常用規格螺帽尺寸匹配的六邊形孔,這種新型扳手既可以減輕扳手的重量,使用起來也更為方便。
據張智涵介紹,他的爸爸媽媽非常支持他的發明活動,他希望有企業看中他的這項發明。
高中生張智涵為專利作品找廠家
本報訊(通訊員譚小紅、記者黃春梅)市二十中高二(12)班學生張智涵日前收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特快專遞,他申報的“方便扳手”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002月29日,記者在市二十中採訪,張智涵希望通過本報為他的“方便扳手”找到生產廠家。
張智涵説,提出“方便扳手”的構想源於他在生活中遇到的一個問題,他在使用普通扳手時總是需要不斷調節扳頭的大小,雖然適應性也很強,但使用起來總是不太方便。能不能對普通扳手做一些革新?經過反覆的思考、設計,他在普通扳手的手柄上開2至3個與常用規格螺帽尺寸匹配的六邊形孔,這種新型扳手既可以減輕扳手的重量,使用起來也更為方便。説着,他拿出一個黑色的文件夾,裏面整齊的擺放着設計過的所有圖紙,“我從小就喜歡小製作、小發明,爸爸媽媽都挺支持我。從小學到高中,我在學校組織的這類活動中都獲過獎。可獲得國家專利,還是第一次。”年僅16歲的張智涵高興地向記者吐露心聲:“現在只想找一個生產廠家,把我設計的圖紙變成現實,那才是最後的成功呢!”
中學生張智涵欲拍賣專利支援災區
三峽日報訊(記者黃春梅、通訊員譚小紅)在2008年3月2日報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的市二十中學生張智涵,決定把他最寶貴的財富——實用新型專利“方便扳手”進行公開拍賣,拍賣所得將全部捐給四川地震災區。5月17日,張智涵通過他的老師聯繫本報記者,表達了他的這一行善願望。
張智涵的“方便扳手”發明解決了普通扳手使用時需要不斷調節扳頭的問題,,使用起來也更為方便。他藉助本報為他的愛心專利尋找“婆家”。記者決定公佈自己的電話,希望與同樣有愛心的企業和公司一道,幫助張智涵完成心願。
武漢"90後"大二學生休學當CEO 專家不太支持
3個月前,大二學生張智涵為創業辦理了休學手續,成為一名專職CEO。昨日,他告訴記者,網站4天前順利上線,他每天都要忙到凌晨。
張智涵是湖北宜昌人,這個月剛滿20歲。儘管父母都是高中老師,張智涵還是不太喜歡文化課,高中時期花在業餘愛好上的時間更多。2009年6月,剛結束高考的張智涵就琢磨着創業,對IT感興趣的他特地利用暑假去北京中關村等地開了開眼界。當年9月,張智涵成為華中師範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系一名學生。
大一的專業課上,張智涵學到“電子優惠券”這個新名詞,他把這個新潮事物跟傳統IT硬件市場聯繫起來,決心做一個IT產品優惠信息的專業網站。張智涵在網上招募到自己的創業團隊5人組,他們都是學生,其中還有3名研究生。“我們一起湊足了3萬元註冊資金,前期説好都不拿工資,各人佔一定股份。”
創業讓張智涵變得更加忙碌,考慮了很久,他辦理了休學手續。休學後,張智涵每天從早上7點忙到凌晨2點,窩在租的小房間裏錄製數據,連吃了3個月泡麪。上個月,他頭疼去醫院看病,醫生竟開了治療老年痴呆的藥給他,“醫生説我用腦過度,要讓腦血管擴張一下……”張智涵哭笑不得,而這一切辛苦,他不敢讓在宜昌的父母知道。
對於張智涵休學創業,湖北大學社會學教授張繼濤不太支持,他認為張智涵創業有點為時過早。張繼濤表示,比爾·蓋茨的成功模式不是能輕易複製的,創業中的機遇、創業者的天賦和創新能力都很重要。年輕人過早陷入商業市場,將來就很難沉下心集中精力學習。張繼濤鼓勵大學生利用大學4年黃金時間學習一些真正的知識,拓寬知識面,使自己在將來有競爭力。 [1] 
四成讀者支持張智涵
楚天都市報訊 (見習記者吳質)90後大二學生張智涵休學創業,專家覺得為時過早(本報昨日A10版報道)。昨日,這名敢想敢做的年輕人引起數千名網友和讀者熱議。其中,44%的網友認為張智涵敢闖敢拼有激情。
至昨晚8時,大楚網上有2000餘名網友參與討論。44.43%的網友力挺張智涵;也有17.28%的網友持反對意見。對此,張智涵表示沒有壓力。他説,目標就是把網站做起來,堅持走下去才是王道。 [2] 
休學,不是停止學習,而是為了更有效地學習
我之所以選擇“休學”,並不是認為學業不重要,更不是不想學習。我“休學”是為了更有效地學習。也許是我的個性比較特別,我父母都是教師,為我的學習提供了比較好的條件,但我卻不適應學校的教育,特別是不適應這種為了考試的學習。我喜歡學我感興趣的知識。我從小就喜歡電腦,但我不迷戀電腦遊戲,我喜歡用電腦來學習,來了解我想知道的東西。高中時期,我買過好多電腦專業書籍,還研究過“黑客”。我覺得互聯網真是個好東西,我利用互聯網學了好多在學校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進入大學後,本以為大學會比較自由一些,但沒想到大學的教學與管理與中學沒太多區別,學生學習的時間被管得太死,有時上課我覺得就是在浪費時間。迫不得已,我才選擇了“休學”。休學三個月來,我和我的合夥人一起策劃創辦了一家網絡公司,創立了“IT優惠網”。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好多課堂教學中學不到的東西。比如説,在註冊公司的過程中,我學習了《公司法》等相關知識,弄清了公司註冊的具體流程;在管理公司的過程中,我知道我還要學習會計常識,要學會看財務報表;在開發“IT優惠網”的過程中,我不僅學會了許網頁設計製作方面知識,我還學會了根據用户的需要來設計修改我們的網頁,學會了如何與用户打交道等等。 [3] 
要學會游泳,就必須下水。要想在市場的大海中生存,就必須在市場中去學習。我覺得我帶着項目和帶着問題的學習,是最有效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就是研究性學習 [4] 
學習,不是為了文憑,而是為了提高生存能力
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很多像我們這樣的年輕人沒有認真思考過。從小到大老師和家長都説要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好大學,拿個大學本科文憑好找工作。可現實是許多大學本科畢業後卻找不到工作。隨着社會的快速發展,憑文憑找工作的時代即將過去,憑能力求生存的時代已經到來。因此,我認為,學習的目的就是要提高生存能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種生存能力只能在市場中摸爬滾打才能段煉出來。要學習,就要到市場中去學習。
創業,不是為了發財,而是為了實現人生價值
創業的動機是什麼?可能大多人都會認是為了賺錢發大財。我不否認我創業也想賺錢發財,但這不是我的終極目標。我創業,是因為我不甘平庸,作為一名職業學院的學生,如果不自主創業,要想不平庸可能比較難。其次,我創業,是因為我喜歡。在創業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問題,這些問題通過我和我們團隊的人共同努力,把它解決了我會感覺非常高興。第三,我創業,是因為我想實現我的人生價值,想為社會做點有益的事,如果我們所做的工作能夠為他人帶來方便和好處,那將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