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文鬱舊居

鎖定
張文鬱舊居位於城關鎮赤城街道的華光巷,是明代工部侍郎張文鬱晚年的讀書處。故居鼎盛時期的型制屬當地記載的“三推九明堂”式,即由三進主屋、九個廳堂、三個大院、四條弄堂、外圍6~10個小院子組成。張文鬱是明代重要的建築工程管理者,其舊居是一處融合園林風格的明代傳統民居建築,對它的保護具有重要的價值。 [1] 
中文名
張文鬱舊居
地理位置
城關鎮赤城
景點級別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佔地面積
2143 m²
名    譽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立時間
明、清

張文鬱舊居基本介紹

張文鬱舊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明、清
公佈時間:2005年3月16日
張文鬱(1578年-1655年),字從周,號太素,天台茅園(今莪園)村人。曾受命監修故宮皇極、中極、太極三殿。後辭職還鄉,著有《度予亭集》。

張文鬱舊居歷史發展

張文鬱舊居始建於明代末年,有“十八”道地之稱。故居為張文鬱辭官後興建,現存院落五個。故居鼎盛時期的型制屬當地記載的“三推九明堂”式,即由三進主屋、九個廳堂、三個大院、四條弄堂、外圍6~10個小院子組成。

張文鬱舊居基本特點

在建築羣落組合上,有三個明顯特點:第一,中心突出。張文鬱故居所保留下來的共有三組院落,每個院落均有一個建築單體獨立於其他建築,成為這組建築的“點睛之筆”,既突出其功能的重要性,也使相對平板的建築造型統一中有變化。這一點在書房和花廳兩個院落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前者以三重檐“三逸閣”為主體,形式高雅端莊,
是主人做學問之所在。花廳院落為前花廳後住宅,以“度予亭”為主體,其形式為歇山頂,前有小橋、水池、花園,環境幽雅,閒適怡人,是主人會客吟詩娛樂之處。第二,向心圍合。各個院落互相環套,每個院落又均以建築四周或三週圍合而成。向心建築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家庭觀念,受強烈的封建宗禮制度的影響。成熟的尺度和空間安排使建築能嚴格區分內外空間,尊卑有序,講究對稱,對外隔絕,自有天地。第三,強調中軸線。以花廳院落為例,從南門進入,是一道長廊,過月洞門,經小橋到度予亭,出花廳中堂,穿過後天井,直至大堂。周圍建築形式、柱網布置,甚至花草、斗拱、雀替、雕飾等都顧及此中軸線而呈相對對稱佈置。又由於是私宅,有別於皇宮內院或政府官衙,有些地方就並不絕對對稱。例如兩側偏房的開間、進深、門窗做法均有差別。 [1] 

張文鬱舊居建築結構

張文鬱故居基本上採用抬梁式作法。即在屋基上立柱,一般直徑在16~26釐米之間,粗細適宜。柱上支梁,樑上再放短柱(蜀柱),其上再支梁,梁的兩端承檁,空間較大,但用材較多。應該説,這符合張文鬱故居在當地的地位及當地林木資源較為豐富的歷
張文鬱舊居 張文鬱舊居
史情況。一些開間與進深較小的房子還採用了穿鬥式結構。作為中國古建中最明顯特徵之一的屋頂,在張文鬱故居中應用也較為複雜,但仍不失重點突出、組合嚴謹而又輕鬆的特點。“三逸閣”用三重檐懸山頂,並將兩山的檁頭向山牆外伸出約五個椽位,正脊兩端微微起翹,使得建築莊重而不失秀麗飄逸,功能與形式完美統一。度予亭則採用南方園林中常見的歇山做法,雅緻而重點突出,與周圍小橋、水池、假山、花草絲絲入扣,充分體現了“建築與環境共生”的中國傳統住宅理論。其餘建築基本採用硬山屋頂,屋脊有用筒瓦的,也有用磚和小青瓦疊砌的。 故居內鬥拱數量不多,唯度予亭堪稱典範。其平身科採用三跳七踩,有霸王拳狀耍頭,角科斗拱除了耍頭還有昂式構件,其上花紋雕刻十分精美,多用“旋子”樣式。雀替和月梁也很有特點,雀替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形似普通雀替,而下部則利用一直杆斜撐相連,增強了雀替的結構承重作用,形態也有虛實、曲直的對比。
由於地處山區,石料資源豐富,石作成為張文鬱故居的一大特色。所有的台基均用石砌,邊緣蓋階條石,地面鋪地有用1.2m×0.8m大青石交錯鋪成,也有用小方石斜鋪的,講究依柱中軸線向兩側砌放。柱礎形式多樣,有方形、鼓鏡式、覆盆式,是石作中較精彩的部分。正堂多用鼓鏡式,較為講究的用鼓鏡式下結合覆盆式。在張文鬱故居中還發現了幾個雕刻精美的柱礎,陰陽雕
張文鬱舊居 張文鬱舊居
刻手法嫺熟,花樣精緻有序,堪稱傑作。度予亭前月洞門用八塊弧形條石相接而成,底部有云浪花紋,整個月洞門圓形飽滿,分割有序,古樸典雅,起到了良好的景框效果。石橋、水池欄板石刻也極富藝術價值,特別是石橋,採用鏤空刻法,線條流暢有力。此外,門樓踏步等也均採用石作。牆的構造,院落外牆採用26釐米厚的青磚;單體建築內部採用木隔板,外部採用木、石混合牆,窗下沿至屋頂採用木扇,而至地面則用8釐米厚的石板直接落地,簡潔樸素。 故居內匾額眾多,如花廳院落東面石結構門上“資政大夫之第”石匾、東側第二道木大門上“望重三台”木匾、度予亭內“龍章鳳採”匾、亭兩側石柱上之對聯“假山真石壘,新草舊根生”、三逸閣之“三逸閣”匾、大院中堂之“養真”匾、月洞門上“丹柱擎天”石匾以及“政治上卿”石牌坊等。現僅存“資政大夫之第”和月洞門上的“丹柱擎天”石匾還依稀可見,其餘均已破壞殆盡。

張文鬱舊居故居由來

張文鬱故居是張文鬱辭歸故里後所建的,崇禎元年,年過半百的張文鬱回到了故鄉,那是一個金秋的時節,始豐溪水依舊平靜地流淌着,這位南岸莪園村的讀書人,在天啓二年中了進士,那年張文鬱44歲,之後這位進士一路官運暢通,官至工部左侍郎的張文鬱在官場上
張文鬱舊居 張文鬱舊居
是以精明滑頭的形象定格於民間,有關他當年刁滑的舊事在坊間也廣為流傳。當年他辭官回鄉時,帶回了大量的財寶,而這些裝了財寶的大箱是以樹頭樹尾作為掩飾,而運回江南的這座小鎮的,當出京受檢時,張的回答是:“臣受命督造金鑾殿,這些都是建皇宮時的邊角料,帶回家鄉,可給小孩避邪壓驚。”就是這些財寶才使得張文鬱有可能在家鄉營造這座龐大的宅院。這位明代建築師的才華註定了要將其住宅充滿了與自然融為一體的詩意,這位工部侍郎複雜的性格註定了要將其住宅深藏於市井之中,即要展露出主人顯赫的功名,又要將這種張揚隱含於精緻的建築之中,這就讓眼前的這座故居多了一份回味。 當年皇極殿、中極殿、太極殿的修建只是為了日後告老回鄉之後,建造這座私宅的一次嘗試,而後來的監修德、慶二殿也只是為了眼前的這座住宅的出現理下了伏筆。張文鬱的確有良好的機會將其在建築學上的才華在當時的皇上面前得以展示,同時他也有足夠的時間將他的建築風格打磨得極為個性化,而這種個性化是無法在監修三殿時,得以發展,他只能將這一願望深藏於心中,在日後家鄉的這塊家園中才能如此的得心應手。在晚年有機會將其功名上的成就和個人才華融合在一起,在家鄉的土地上,凝固成這座建築羣,是張文鬱的福份。當時呈現在父老鄉親們面前的不只是一座住宅,而是張文鬱將一生的成就與才華在故土的一次極為成功的展示。

張文鬱舊居故居現狀

現存的張文鬱故居很多院落都已毀壞,有些是因為年久失修而造成的,有些則是毀於火災,如三逸閣便是在一場火災中容顏凋謝的。一些現代建築就穿插在這座古老的院落
張文鬱舊居 張文鬱舊居
中,總感覺非常得不和協,如同穿着旗袍的古典美人,偏偏給她披上不合身的西服。這些現象的出現都是因為沒有得到很好地保護和維修所造成的。眼看着一幢幢精美的亭台樓閣在現代人的視線中逐漸消失,不能不説是一種遺憾。 天台的那些小巷街弄的名稱,都是很有韻味的,如讓巷、狀元巷、杏莊、華光巷、文明巷等,從名稱就可見其文化積澱之深厚了。這些名稱要流傳下去,古老的街道就還原以古老的行當。

張文鬱舊居故居佈局

由於原建築遭受重大改變和破壞,加之歷史文獻大多已散佚無存,一些熟知歷史的老人如張玉坡、張立道、張兆棟等先後辭世,原來的建築及地名多已失記,給考證工作帶來較大困難。現就少時的記憶及最近所收集的資料整理如下,作為拋磚引玉之用。
度予亭,由太素公建於崇禎七年甲戌(1634年)桂月穀旦,時值祝徽“丁丙艱旋里,服將闋,適友人邀其遊台山諸勝。至石樑,謁見同年太兄太素公,握手傾倒,敍生平歡,留宿於家。園有亭,翼然新落成,命其扁其額。因憶往事,不覺忻感交併,而知今日之得獲聚首者,孰非太兄葦筏之所普度也。題其上曰‘度予’,比之謝傅東山焉,”並作《度予亭記》。太素公同榜狀元文震孟先生題匾。
祝徽還贈聯曰:橫空説度看度人度物度你度我總無緣不度
太素公則對曰:直截稱予視予強予弱予拙予能縱有力非予
度予亭位於文明巷和杏莊巷中間,與華光廟鄰壁。“系高高祖太素公致仕後遊憩之所也。栽花壘石,豢魚飼鶴,往來賓客作詩論文於其中。有花樹池沼岩石,前映書窗,四方士友,至台必訪。公子主政九夏先生,公孫介靖先生,往還唱和,無虛日積。析分各房,後轉售數手。乾隆丙子,從祖張於蕃(學名張仁安)日三公力圖恢復,方贖得之。念先人遊憩是亭雖歿,而其精神靈爽必有。乃造正堂七間,改是亭為總憲公專祠,虔奉太封君以下本支七代神主及像。堂之外建亭,亭之外有池,中跨石虹,欄干映碧,游魚躍浪,桂樹石筍,總憲公手澤猶存。亭上楹聯有‘假山真石壘,新草舊根生’之語,系高祖菊人公手筆,而南則內門五間,大門一間,連以行廊。更植松梅竹柏,芝蘭桃柳,名花異草,爭奇獻瑞,四時之景略備。自此歲時祭祀,朔望焚香,元宵請主懸像,設案掛燈,敬肅觀瞻,躬親禮拜。”日三公作《改度予亭為總憲公專祠記》。民國期間一半作為天台縣商會會所,解放初曾為天台縣工商業聯合會會所。 [2] 
從心所,度予亭門外客廳,鮑汀先生題額。
三逸閣,在度予亭之西,即太素九夏菊人三公遺址,楊思蟾先生有三逸傳及序,2003年毀於火災年毀於火災。菊人公所作《登善樓記》可能就是指該樓。在菊人公作《登善樓記》中描述其位“於舊第之南”,且“斯樓也,玲瓏軒敞,翼然凌空,舉瓊台赤城諸名勝,盡收諸几席間。以左右望其東,則妙山之麓藍田,舊為賈秋壑第宅,·······。其西北則桐柏嶺下福聖觀·······”。該文中又説:“予父時偕二三知己,洎海內騷人達客,日夕嘯詠其中,賦詩酌酒,披風邀月,無一不足以志宴賞之巨觀,而鳴登臨之樂事。”在日三公作《改度予亭為總憲公專祠記》中説“歲幸登善樓之西北,有亭曰度予”。可見《登善樓記》可能就是指該樓。在日三公同一文章中提及“心擬更建三逸閣,惜今將老,兼又多病。倘天假之年,得健飯行,且再鹹斯舉,庶無負此志雲。時在乾隆丙子年正月”。到底後來有沒有重建無處查證。
半山房,三逸閣別稱,因在三逸閣照牆上書《半山房》匾額。張抱義著有《半山房詩鈔》等,今已佚。張抱義學名茂林,字聿懷,號崇山,別號知非子,又號小萍子(1778-1841),郡廩生。
集鸞樓,建於崇禎十年丁丑(1637年)荷月,在縣治西杏莊巷,張文鬱建並作《集鸞樓記》。是否就是俗稱的“前沿頭”,從諧音來講很有可能。1995年毀於火災。
養真堂,張文鬱建於崇禎九年丙子(1636年)仲春穀旦,在度予亭之北,高高祖總憲公致仕後息神棲靜之所也。時同年祁豸佳撰寫《養真堂記》。康熙歲已巳臘月“侄孫德夫農夫思祖遺養真堂,將就傾圮,二侄孫鳩工修葺,煥然復新”。張元功呆庵公題匾額“念祖”,並作《念祖處記》。後其屋析分各房轉售他氏。乾隆己卯由張仁安日三公漸次贖復,在改度予亭為專祠同時,並升是堂為樓,次第匾如舊,桂月吉旦日三公作《升養真堂為樓記》。大門上書“資政大夫之第”匾額尚存。現該樓已部分倒塌,亟待修復。
名臣坊,在光即門(上書資政大夫之第)前約十餘米,原為木結構,康熙歲已巳張仁安日三公重建,以木以石,仍書曰“名臣正治上卿”。齊召南作《復起名臣坊記》。大躍進年代為修建菜場拆毀。
張氏宗祠,在縣治文明巷大司空巷口,由“高曾祖和庭公及從祖澹園公、心齋公、秀齋公、各出已資,鳩工庀材,大興土木。始乾隆乙巳,迄嘉慶丁巳告成。棟宇巍峩,規模整輯,陳俎豆薦,馨香敬奉,太素公上溯封君二代,以隆祭祀。”光緒癸卯張燮將祠後店屋改造後透大堂,兩廡三曹,概行修輯,又豎造後祠三楹,東西廡二楹,歷經五年告成,並於宣統三年十一月吉旦作《重修太素公端祠兼造後祠落成記》。解放後該祠因修建和平劇院被拆毀。
菊隱居,又名苕霅別墅,民國壬申陬月由裔孫燮陶庵氏修建,以紀念高祖張亨梧菊人公。位於“太素公廟旁西首隙地,建造樓房正室三楹,附屋二間,東西兩廊,前面照牆。”有認為菊隱居俗稱“前沿頭”恐為不妥。因為一是位置不對,俗稱的“前沿頭”在度予亭之南,而這裏指的是“太素公廟旁西首隙地”,應該是在原張氏宗祠的西首,也就是原和平劇院的後部。二是修建年月不符,菊隱居建於民國壬申,而“前沿頭”則應該在清朝中期之前,如果它就是“集鸞樓”那更是在崇禎九年丙子(1636年)。
大司空第,當然是指張文鬱的宅邸,但是究竟指哪一處建築?有説是原縣第二招待所,但那好像是民國時期的建築風格,是否是外姓購去後重建?二説許昌渠先生在《大司空第》一文中説:現《卧雪遺風》是張文鬱贈送給他“倒水賴”舅舅,並改為現名,不知他有何確實證據。就當它泛指張文鬱舊居。張文鬱及其後人崇尚讀書學文,大司空第後來改為書塾,專用於教育培養人才。張文鬱的後人張修堂,一名如瀾,字惟濟,號雲槎,又號秋波(1831-1893),丁丑春日,送小兒友欽至大司空第書塾,見院宇傾壞,花木荒涼,猶記昔年讀書於次,不無盛衰之感,因率成四絕並呈許愚山夫子:
書塾從前額古春,同堂都是少年人。光陰迅速成前輩,為遣男兒步後塵。
枉讀詩書苦十年,名場未得附羣賢。痴心還望兒勤學,佔個功名了我緣。
小園荒廢草成林,剩有閒花樹到今。曾記主人留賞菊,索題詩句賦黃金。
題詩粉壁墨猶留,兒輩重登舊日樓。莫學乃翁狂不改,又將拙句奉名流。
這裏的許愚山夫子可能就是當時的書塾老師。從詩中可以看出作為書塾後的大司空第曾經非常興盛。
大司空巷,它是為紀念明末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張文鬱而命名的。東自文明巷(現勞動路),西至杏莊路,解放後改名為新華巷。有人質疑張文鬱怎麼稱之為大司空。大司空是古時的官名,稱御史大夫為大司空,與大司徒、大司馬並稱三公,明清時用作工部尚書的別稱。張文鬱在明天啓年間被晉升為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在魯王監國時被任命為工部尚書,後又被任命為太子太師、武英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所以無論從都察院右都御史來講,或從工部尚書來講,張文鬱就被稱為大司空了。
華光廟,位於養真樓大門即光即門南側。原華光大帝神座下面找出來兩條木條。木條上用墨水分別書寫了兩行字,一塊木條上書寫“明都察院右都御使工部尚書張文鬱建造”,另一塊木條上書寫“清乾隆甲午境人生員張仁安修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合境重修”。這兩塊木條應該是民國二十一年華光廟重建時書寫並存放的,它們記錄了華光廟三次修建的歷史,應該是比較真實的。解放後華光廟毀於劫難,神像被毀,廟宇被賣給個人並最後倒塌。2012年由杏莊老年協會集資組織重建。
華光巷,因華光廟而名,南自大街(今中山路),北至大司空巷。解放後曾改名為光明路,文革後恢復舊名。
五世同堂牌坊 欽旌張尚義五世同堂,坊建於文明巷侍郎公專祠西首,今美食城南。張尚義,學名獻廷,字季呂,號渭南(1771-1851),歲貢生,候選訓導,敕授承德郎,壽逾八旬,堂偕五代。
迎旭樓,朱國詐題額並記,記載:“天台張氏自邑徙居茅園,及大中丞太素年翁獲第後,與胞弟主事張翁太符,復卜築於縣治之西。予奉命假歸,慕赤城名勝,驅車過訪,見其堂朱甍逼漢,畫棟連雲,晴光熌爍。太翁出見,藹然晉接,善氣迎人。其子弟森森,亦彬雅有禮,予心卜其有寖昌之勢。時太符翁請予額其堂,因題之曰:“迎旭”,蓋取瑞日初升祥光未艾之意也。”現無從考證指何處建築,“迎旭”匾額也無處查找。
宛鳴草堂,張文鬱宦成後建的書齋,位於文明巷內,崇禎庚辰子元聲作《宛鳴草堂記》,記載“吾父宦成,後構一書齋於文明巷內,率子若孫朝夕督課,命其名曰“宛鳴”。蓋於詩之小宛有取爾也。”
逸圃,在百歲坊前,大中丞第後透也。系六房附貢鴻鈞公諱利蒼建,間為學使道府按臨公館。孫曾轉售他姓。後為玉坡昆季所居。玉坡居所在文明巷靠十字巷,解放後曾作為更勝越劇團住所,是否這就是逸圃待考。
來紫樓,樓在華光廟南,自成一院,院內原有“紫氣東來”匾額,故名。樓內有書齋小院,小院內有假山,書齋側牆上書有“清風來故人”匾額,小院牆上有“幽人清趣”匾額。
容膝軒,熊卜公有《容膝軒記》。
書種堂,嘉慶十一年張正淦三山公作《書種堂記》,記載:“書種堂者何,吾祖省溪封君所建,以與少司空太素公暨弟學博麟生公讀書之地也。故邑志雲:煥文門三里有茆園張氏書種堂焉。是堂也,構於玉笥峯之麓,廊廡周遮,垣墉四繞,不寬不窄,且敞且淸,半郭半郊,亦素亦雅,壁懸圖畫,架插牙籤。羣山圍軟繡之屏,文溪展菱花之鏡。平疇交翠於萬頃,百卉爭妍於四時。窻開卍字疎欞,野張天然畫幀,洵學古之精廬,養素之勝地。”
聿修書塾,《天台縣教育志》載“明天啓二年,張文鬱為主創建。後張氏後人更新為聿修齋。淸咸豐二年又擴建為聿修書塾。清末改為公立書種堂,民國三年改為莪園初等小學校”。
輝玉堂,在縣南茅園,以堂對玉笥峯故名,侍郎公為諸生時授經地,許別駕鳴遠記。康熙乙酉歲菊月穀旦歲貢生候選訓導許明經君羅續記。
大科塔,位於天台城南大科山上,五級高六丈磚塔,與赤城塔一南一北遙相呼應。萬曆九年(1582年)由教諭朱應遇始建,萬曆十八年(1591年辛卯)壞於雷。 1608年(戊申)由張文鬱重建,並題“台南偉觀”,現存原塔殘缺石碑上書有該題詞的殘部及“張文鬱造”字樣,該殘碑現保存在茅園老人協會。淸乾隆丁亥年崩壞,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由張仁宓(1710-1783)(字思默,號淡園)重建,文革中被毀。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