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文山

(廣西大學法學院教授)

鎖定
張文山,男,1951年3月出生,漢族,1982年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現任廣西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廣西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研究所所長、碩士研究生導師,學科帶頭人。被聘為雲南大學法學院西南民族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和貴州民族學院民族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員。2003年被評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傑出法學家”。
中文名
張文山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51年3月
畢業院校
內蒙古師範大學
代表作品
《論中國民族法律體系的構架》(《民族究》1998-3)
性    別
主要業績
長期從事民族法學、法社會學和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的研究,在近幾年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如創立了自治權理論為核心理論的民族法學理論體系,出版了國內第一部,也是世界上唯一的研究自治權理論的專著——《自治權法論》。1998年提出了建立中國民族法體系的構想與民族地區社會保障法體系的概念,1999年提出了自治權的不可分割性的理論,2002 年,主持完成了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重點研究課題(批准號為01AFX001):制定《廣西壯族自治區自治條例》研究。這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專門研究自治條例的研究成果,並起草了《廣西壯族自治區自治條例(專家建議稿)》,這些理論的提出直接服務於廣西社會與經濟建設。另外,張文山教授受聘於廣西人大常委會,負責起草了《廣西壯族自治區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意見》,負責主持起草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一部單行條例——《廣西水利水電工程移民安置條例(草案)》,並幾次赴北京向全國人大和國家民委彙報,確立其在廣西民族法領域的帶頭人地位,使廣西大學法學院成為廣西民族法研究的中心。《自治權法論》(廣西民族出版社,1999.9)、《論中國民族法律體系的構架》(《民族究》1998-3)、《試論我國民族宗教法律制度》(《廣西民族研究》1998-1)、《論中國民族法概論》(日本成文堂出版,1998.10)、《論自治權的不可分割性》(《廣西民族學院學報》1999-1)、《民族地區社會保障研究》(《雲南社會科學》1998-4)、《論自治權的法理基礎》(《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2-7)、《自治權鈎沉》(《民族法論叢》2002-10),等研究論著在國內學術界有較大影響。
先後完成學述論著近200餘萬字,出版學術專著2部、著作7部,在國內各類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曾獲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二項,獲首屆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徵文優秀論文一等獎,並多次獲廣西教委、廣西大學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