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志願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口腔醫學中心主任)

鎖定
張志願,1951年5月2日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口腔頜面外科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口腔醫學中心主任,國家口腔疾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口腔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口腔醫學會名譽會長。 [1]  [24] 
1975年7月,張志願在上海第二醫學院口腔係獲學士學位;1989年8月,進入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工作;1991年7月,在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口腔頜面外科專業獲博士學位;1994年8月,任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副主任;1998年10月—2014年4月,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院長;2001年11月—2005年5月,任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頜面外科主任 [6]  ;2015年12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3] 
張志願長期從事口腔頜面部與頭頸部腫瘤及脈管畸形的臨牀和基礎研究。 [1] 
中文名
張志願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
出生日期
1951年5月2日
畢業院校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志願人物經歷

張志願
張志願(5張)
1972年4月—1975年7月,張志願在上海第二醫學院口腔系學習,畢業獲學士學位。
1986年9月—1991年7月,在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學習,畢業獲博士學位。
1989年8月—1994年8月,在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頜面外科任主治醫師。
1994年8月—2001年11月,任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副主任(其間:1995年4月—1995年12月,在美國紐約城市大學西奈山醫學院口腔頜面外科任訪問學者)。
1998年10月—2014年4月,任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院長(其間:2001年11月—2005年5月,任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頜面外科主任;2006年6月,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主任醫師)。 [6] 
2015年12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3] 
2021年12月25日,被聘為海南省口腔臨牀醫學中心(籌)專家委員會主任、海南省口腔臨牀醫學中心(籌)名譽主任。 [3] 

張志願主要成就

張志願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張志願繼承並發展了“具有中國特色”口腔頜面外科技術;在中國國內,系統性地建立了頭頸腫瘤術後大面積組織缺損修復和晚期腫瘤侵犯至顱底、頸動脈、喉等重要組織器官的救治性外科與術後功能重建的治療體系,使生存率與生存質量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國際上首次提出頭頸部血管瘤與脈管畸形的治療規範指南;在口腔頜面外科及頭頸部腫瘤的診斷和治療,尤其在頭頸部惡性腫瘤的手術治療、口腔頜面部晚期惡性腫瘤侵犯顱底的顱頜面聯合切除術、以及頜面部血管瘤和脈管畸形的診斷和治療方面較為突出。 [8] 
  • 學術論著
根據2022年8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官網顯示,張志願已發表學術論文313篇(SCI收錄76篇),主編專著11部、副主編5部和參編專著11部(英文2部)。 [5] 
  • 科研項目
根據2022年8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官網顯示,張志願第一負責人承擔國家“863”、“十一五”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2項、面上5項等部、委級課題共19項。 [5] 
  • 科研成果
根據2022年8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官網顯示,張志願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上海市醫學進步一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5] 
時間
項目
獎項
1999年
顱頜面聯合切除術治療晚期口腔頜面惡性腫瘤
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年
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與口腔黏膜癌變的相關性研究
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二等獎
2007年
組織工程技術構建口腔頜面部骨組織的研究與應用
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6] 
2007年
口腔頜面部腫瘤根治術後缺損的形態與功能重建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4] 
2010年
口腔頜面部血管瘤與脈管畸形的臨牀治療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5] 
2013年
口腔黏膜上皮細胞體外癌變模型的建立及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研究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自然科學) [16-17] 

張志願人才培養

  • 人才理念
張志願不但重視人才培養,更加愛惜人才,他深知留住人才是難題,所以以情留才、以心留人,只要是學生遇到困難了,他再忙也會放下手頭的事幫忙解決;他用嚴謹到近乎苛刻的治學態度要求自己,對學生也很嚴格,但言之有理、言之有法;他給予學生更多的是關愛、寬容,但不遷就。他經常跟學生討論課題、拉家常、談發展,叮囑學生注意身體。 [10] 
  • 學生培養
根據2022年8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官網顯示,張志願已培養碩士研究生8名,博士研究生41名,博士後3名。 [5] 
  • 教學成果
根據2022年8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官網顯示,張志願獲教育部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及全國統編優秀教材獎二等獎各1項。 [5] 
時間
項目
獎項
2005年
《口腔科學》(第6版)
全國統編優秀教材獎二等獎
2018年
創新能力導向的口腔醫學生培養模式構建與實踐
教育部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18] 

張志願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
授予方
2007年
第四屆中國醫師獎
中國醫師協會
2010年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中國科協
2014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進步獎
何梁何利基金會 [6] 
2020年
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人社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 [2] 

衞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衞生部 [1] 

上海市領軍人才
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上海市人社局

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
上海市科協

上海市高校教學名師獎
上海市教委

上海市“銀蛇獎”特別榮譽獎
上海市衞健委 [5] 

張志願社會任職

時間
職務
2006年9月—2011年9月
中華口腔醫學會第三屆理事會副會長
2007年12月—2012年12月
上海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 
2011年9月—2016年9月
中華口腔醫學會第四屆理事會副會長 [21] 
2012年12月—2017年12月
上海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 
2016年9月—2021年10月
中華口腔醫學會第五屆理事會名譽會長 [22] 
2021年10月—
中華口腔醫學會第六屆理事會名譽會長 [23] 

中國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委會主任委員 [4] 

張志願人物評價

張志願是上海外科界的“一把刀”。這“一把刀”背後,有着太多的辛酸和難以言説的負重。治病救人,追求卓越,他用大愛詮釋醫者仁心。 [9]  (新華社評)
張志願開展了許多特大型、高難度、高風險的手術,在同行贏得了較高的聲譽。 [8]  (《上海交大報》評)
張志願頭上有幾縷斑白的頭髮,配上炯炯有神的目光,説起話來乾脆利落。他善於解決疑難病症,數不清多少次,他將患者從生死邊緣搶救回來,因而贏得了患者和家屬的廣泛點贊。 [7]  (《海南日報》評)
張志願的勇氣,是他成功的源動力之一,無數場如此艱鉅手術的積累,讓他所帶領的團隊在相關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在基礎研究方面也屢屢有所突破。 [11]  醫術過人的他,不停地鑽研和嘗試,在反反覆覆的失敗與成功之間,創新着該領域的手術方法;多年來,他完成了一個個“不可能”,並讓中國式口腔頜面外科逐漸贏得了世界掌聲。 [12]  (《解放日報》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