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志炳

鎖定
張志炳,現為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南京大學化工系主任和南京大學分離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中文名
張志炳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畢業院校
天津大學
主要成就
南京大學教授 [1] 
性    別
[1] 
職    稱
教授

張志炳個人簡介

張志炳,男,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 
1978年考入天津大學化工系,1982年成為餘國琮院士的研究生,1988 -1992年在職攻讀博士學位。長期從事化學工程特別是傳質與分離、傳質與反應方面的研究 [1-2] 

張志炳人物經歷

1982年天津大學化工系本科畢業,1985年天津大學獲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88年在職考取餘國琮院士的博士生,1992年獲英國政府(British Council)獎學金資助赴劍橋和阿斯頓大學學習和訪問研究,1994年8月應南京大學邀請加入剛成立的化學化工學院,從零開始創建化工系並開展分離工程技術研究,1996年晉升為教授,1997年創建南京大學分離工程研究中心,1998年被評聘為博士生導師。自2001年以來至2018年,長期擔任南京大學化工系主任和南京大學分離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2] 

張志炳社會兼職

現任南京大學化工系主任、石油和化工行業高端專用化學品綠色製造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大學)主任,國家有機毒物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職。兼任《化工學報》、《煤化工》、《化學工程》等多種刊物編委和副主任委員 [1] 

張志炳研究領域

傳質與分離工程,塔器精細分離技術;微界面反應強化技術;“三廢”資源化技術;煉油、石化、煤化工、製藥等過程的加氫、氧化、氯化、水合、酯化反應器強化等 [3] 

張志炳主要成就

在塔器分離技術領域,原創性地提出了採用非平衡熱力學熵增速率方法研究開發高效超低能耗的塔器分離新裝備的理論方法,在方法學上實現了化學工程界200年來研發塔器核心傳質設備由“自上而下”的試差法到“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結合的理論預測法的轉變,建立了整套數學計算方法和效率調控模型,並研發了“超級浮閥塔板SVT”和“無壁流高效規整填料”等高效分離元件的生產線,核心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以此技術為基礎,在具有世界級難度的中國石化30萬噸/年PTA裝置醋酸脱水精餾塔國際競標中成功中標,實現了該進口設備的原設計單位美國某王牌公司定論不可能實現的技術改造目標,成功實現了在塔徑、塔高、再沸器、換熱器、儀表儀器管道不變情況下的30%擴容和排放指標要求,打破了國外該技術的壟斷地位。該技術指標記錄自1998年起一直保持至2018年。該創新成果獲得了國內外同行的一致認可,獲得了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 
在反應技術領域,原創性地提出了“微界面強化反應技術”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原理和調控方法;創造性地解決了一直困擾該領域如何大規模製造微氣泡(微米級尺度)的核心問題,解決了數以十億計的微氣泡反應系統的科學測試與表徵問題,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微氣泡系統的Q-CT測試方法;將國內外微氣泡系統的氣/液比不能超過0.05:1(v/v)的上限突破至5:1以上,是國際上最好指標的100倍以上;開發了氣液微界面調控的數學模型與計算機軟件;研發了微界面強化漿態牀(懸浮牀)加氫反應器和氧化反應器、微界面強化固定牀加氫反應器、微界面強化濕法氧化反應器、微界面強化氯化反應器、微界面強化酸解反應器、微界面強化酯化(水合)反應器等系列微界面反應技術裝備與平台,為該技術大規模工業化應用提供了硬件支持。由兩院院士組成的專家組認為:“該技術具有原創性和自主知識產權,多項關鍵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這是一項可能給煉油工業帶來革命的技術” [1]  [4] 
微界面傳質強化技術已在渣油加氫、油煤共煉、石化產品加氫、氧化、氯化、酯化、水合、高鹽難降解工業廢水的濕法氧化、臭氧化等領域大量推廣應用,已產生數十億元的經濟效益 [1]  [3] 
在精細化學品生產領域,採用超低能耗技術研發了多條以松節油為基礎原料生產香料和單組份藥物原料的系列產品生產線,並形成了自主知識產權系統,在全國建立了20多條高標準自動化生產線,將我國此方面的生產技術由原來的作坊式手工間歇式操作一舉提升為由計算機控制的連續化操作,整體技術水平、生產成本和產品質量領先於國際同行,確立了我國松節油基香料與藥物原料產品在國際上的舉足輕重地位 [1] 
主持承擔了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項目、以及承擔完成150餘項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延長石油、神華集團、兗礦集團等大型、特大型企業和上市公司的應用項目 [4]  。共申請中國、美國、歐盟發明專利150餘件(已授權80餘件,其中美國歐盟已授權8件),在AIChE J.,Chem. Eng.Sci.,Ind. Eng. Chem. Res.,Green Chems.,Chem. Comm.等化工和化學類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SCI論文120餘篇。出版專著1部,參編1部。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011)1次、中國發明創業特等獎(2010)1次,省部級一等獎3次、二等獎2次。獲江蘇省“十大”專利發明人、全國“十大”傑出專利發明人、全國化工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2015年,在南京大學建校110週年慶典上,獲南京大學授予的卓越貢獻獎,2012年,獲頒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證書,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 

張志炳獲獎成果

  1. 高性能塔器分離技術體系研究與工業應用,國家教育部中國高校技術進步二等獎(1999),排名第一 [5] 
  2. 複合精細精餾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3),排名第一 [6] 
  3. 滲透蒸發和滲透蒸發與化學反應耦合過程研究,國家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2004),排名第三 [7] 
  4. 高性能塔器分離技術及關鍵設備,第五屆中國國際專利發明展覽會金獎(2004),中國發明協會 [1] 
  5. 精細塔分離整套技術開發與應用,中國技術市場協會,全國第二屆金橋獎(2005) [1] 
  6. 一種導向浮閥塔板,第五屆江蘇省專利優秀獎(十佳專利發明人,2005),排名第一 [1] 
  7. 面向工業節能減排的塔器分離新技術及應用,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會科技進步一等獎(2010),排名第一 [1] 
  8. 超級浮閥塔板等新技術的研發及其在工業節能減排方面的應用,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1),排名第一 [8] 
  9. 母子浮閥塔板,中國發明協會,中國專利優秀獎(2011),排名第一 [9] 
  10. 工業“三廢”回收精製與資源化,中國第六屆發明創業特等獎(全國十佳專利發明人,2012),排名第一 [10] 
  11. 先進塔器分離技術研發與應用,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中國產學研創新成果一等獎(2015),排名第一 [11] 
  12. 微界面傳質強化反應-精細分離成套技術研發,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會,科技進步一等獎(2017),排名第一 [1]  [12] 

張志炳代表性論文

1. Feng Zhang, Zhibing Zhang*,Jiao Geng, “Study on Shrinkage Characteristics of Heated Falling Liguid Films”, AIChE J.,2005,V51,11,2899-2907 [1] 
2. Yin-Chun Liang, Zheng Zhou,You-Ting Wu,Jiao Geng, ZhiBing Zhang*.“A Nonequili- brium Model For Distillation Prosesses”. AIChE J., 2006, 52(12), 4229-4239 [1]  .
3. Yin-Chun Liang, Zheng Zhou, Ming Shao, Jiao Geng, You-Ting Wu*, Zhi-Bing Zhang*, “ The Impact of Valve Tray Geometry on the Interfacial Area of Mass Transfer” AIChE J., 2008, 54(6) 1470-1477 [1] 
4. Zhen Jiao, Peichen Luo, Youting Wu, Shi Ding, Zhibing Zhang*,“Absorption of lean formaldehyde from air with Na2SO3 solution”,2006,. J. Hazardous materials, 134(1-3): 176-182 [1]  .
5. Liang Pu, Qiang Wang, Yong Zhang, Qiang Maio, Yang-Soo Kim, Zhibing Zhang*, “Architecture of Hydrates and Local Structure of Acetic Acid Agueous Solution: AB Initio Calculations and Car- Parrinello Molecular Dynamics(CPMD) Simulations on Hydrogen-Bonding Rings, Network, and Intra-Hydrate Protonation in Multi-Hydrates of Acetic Acid Monomer” ,Advances in Quantum Chemistry, 2008, 54, 271-295 [1] 
6. Ying-Ying Jiang,Guan-Nan Wang,Zheng Zhou,You-Ting Wu*, Jiao Geng,Zhi-Bing Zhang,“Tetraalkylammonium amino acids as functionalized ionic liquids of low viscosity”, 2008,Chem Comm.,(4): 505-507 [1]  .
7. Zhang Feng, Fang Cheng-Gang ,Wu You-Ting ,Wang Yuan-Tao, Li Ai-Min, Zhibing Zhang*,“Absorption of CO2 in the aqueous solutions of functionalized ionic liquids and MDEA”,2010,Chem Eng J, 160, 691–697 [1]  .
8. Zhang Feng, Gao Yuan, Wu Xian-Kun.Ma Jing-Wen,Wu You-Ting*Zhang Zhi-Bing*,“Regeneration performance of amino acid ionic liquid (AAIL) activated MDEA solutions for CO2 capture”,2013, Chem Eng J, 223: 371-378 [1]  .
9. Nie H., YangG., XuR., ZhangF., Zhou Z., Zhang Z*.,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studies on alkoxylation of camphene over cation exchange resincatalysts”. AIChE J., 2015, 61 (6), 1925-1932 [1]  .
10. Guoqiang Yang, Huiyuan Du, Jia Liu, Zheng Zhou, Xingbang Hu and Zhibing Zhang,“Oxidation of olefins using molecular oxygen catalyzed by part-per-million level of recyclable copper catalyst under mild conditions” ,Green Chem., 2017, 19 (3): 675-681 [1]  .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