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德明

(湛江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

鎖定
張德明,男,1967年9月23日(農曆)生,湖北天門人,文學博士,博士後。湛江師範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南方詩歌研究中心主任。
中文名
張德明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7年9月23日
職    稱
教授
職    務
研究中心主任

張德明人物經歷

1989.8——1992.7 湖北荊州師範學院中文系學習;
1998.8——2001.7 西南師範大學(現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學習,獲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學位,導師為著名學者呂進教授、陳本益教授;
2001.8——2004.7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學習,獲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博士學位,導師為著名學者曹順慶教授;
2008.8——2011.7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工作,順利結業,合作導師為張清華教授。

張德明研究方向

主要致力於中國現當代新詩批評與研究、沈從文研究、中西文學比較研究等。

張德明主要貢獻

已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文藝爭鳴》、《民族文學研究》、《文藝理論與批評》、《南方文壇》、《人文雜誌》、《四川大學學報》、《西南大學學報》、《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外國文學研究》、《當代文壇》、《廣東社會科學》、《中外文化與文論》、《東嶽論叢》等刊物上發表論文80餘篇,其中CSSCI來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共計36篇。
出版專著有《現代性及其不滿——中國現代文學的張力結構》(26萬字,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網絡詩歌研究》(15萬字,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當代藝術思潮論》(20萬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與馬知遙合著)《新詩話·21世紀詩歌初論》(35萬字,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專題教程》(排名第三,32.1萬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新紅顏寫作及其爭鳴》(排名第三,15.2萬字,南方出版社2010年版)等 [1] 
主要學術論文
1、《歷史的探微與學理的建構》,《外國文學研究》2003年第2期。
2、《跨文明研究:21世紀中國比較文學的理論與實踐》,《外國文學研究》2003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1期全文轉載。
3、《“現代性”批評話語的反思與重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7年第6期,《中國文學年鑑》2007卷摘轉。
4、《中國新詩鑑賞與詮釋中的細讀問題》,《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年第2期。
5、《論網絡詩歌生產與消費的快餐化》,《文藝爭鳴》2008年第6期。
6、《海邊對話:關於“新紅顏寫作”》,《文藝爭鳴》2010年第6期。
7、《新世紀詩歌中的底層寫作及其詩學意義》,《文藝理論與批評》2011年5期。
8、《論作為左翼詩歌抒情主體的“我們”》,《文藝理論與批評》2008年第5期。
9、《異域生存的深刻理解與審美表達——論李金髮詩歌的現代性》,《四川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
10、《中國現代詩學建構:從“轉益多師”到“自成一體”》,《西南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
11、《近三十年新詩技藝探求的回眸與反思》,《西南大學學報》2010年第3期。
12、《文學理論世紀風貌的準確勾勒與系統闡發》,《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
13、《中西詩學的“生產性”對話》,《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
14、《沈從文詩歌論》,《民族文學研究》2009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9年第12期全文轉載。
15、《沈從文“文體作家”稱謂的內涵流變》,《民族文學研究》2012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12年第4期全文轉載。
16、《翻譯文學與中國現代文學現代性》,《人文雜誌》2004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4年第5期、《文藝理論》2004年第11期全文轉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4年第3期重點摘錄。
17、《大詩與大歷史的融合》,《南方文壇》2009年第4期。
18、《新世紀詩歌中的田園鄉愁》,《南方文壇》2010年第3期。
19、《論當代女性詩歌的主體建構》,《南方文壇》2011年第2期。
20、《審美日常化:新世紀網絡詩歌側論》,《東嶽論叢》2011年第12期。
21、《藏漢文化交流的精神指證——阿來詩歌論》,《當代文壇》2012年第4期。
22、《世界文學的“比較性”與比較文學的“世界性”》,《中外文化與文論》第15輯,2008年5月。
23、《新世紀詩歌中的文化懷舊》,《名作欣賞》2011年第1期。
24、《“以衝刺速度向心中的方向奔跑”》,《詩刊》2008年第11期。
25、《鄉土的詩意空間》,《詩刊》2009年第3期。
26、《網絡語境中的詩歌》,《詩刊》2009年第8期。
27、《新詩鑑賞方法舉隅》,《詩刊》2010年第1期。
28、《時間鏡像中的物、事、人、情》,《詩刊》2012年第1期。
專著、編著情況
1、專著《現代性及其不滿——中國現代文學的張力結構》,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專著《網絡詩歌研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3、專著《新詩話·21世紀詩歌初論》,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4、專著《當代藝術思潮論》(與馬知遙合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詩歌評點本《詩歌讀本:三十二首詩》,李少君詩、張德明評,長江文藝出版社2009年版;
6、詩歌評點本《陳陟雲詩三十三首及兩種解讀》,陳陟雲詩,張德明、向衞國評,上海文藝出版社2011年版;
7、編著《中國當代文學專題教程》,趙金鐘、熊家良、張德明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8、主編《新紅顏寫作及其爭鳴》,畢光明、李少君、張德明主編,南方出版社2010年版。
主持、參與課題情況
1、主持中國作協重點扶持項目《文化轉型與新世紀詩歌》,2011年12月立項,在研;
2、主持四川省教育廳課題《文本細讀與<女神>研究的深化》,2011年7月立項,在研;
3、主持湛江師範學院博士專項課題《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現代性格局》(2004年),已結題;
4、參與曹順慶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十五”規劃項目《中外文論比較研究》(2002—2005年),已結項;
5、參與熊家良教授主持的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中國現代小城作家羣體譜系與發生學研究》(2009年),在研;
6、參與馬知遙副教授主持的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祛魅與返魅:當代藝術思潮》(2007年),已結題,結題成果為《當代藝術思潮論》。

張德明獲獎記錄

1、文學評論《當代詩學沉思錄》於2010年8月獲廣東省作協頒發的青年文學獎理論類一等獎;
2、專著《當代藝術思潮論》(與馬知遙合著)於2010年6月獲山東省文化廳頒發的2010年度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3、專著《網絡詩歌研究》於2006年12月獲湛江市委宣傳部頒發的第九屆湛江市文化藝術精品中篇類二等獎;
4、論文《在歷史的多稜鏡中映照底層生存》於2011年1月獲《名作欣賞》雜誌社頒發的首屆“名作欣賞杯”年度優秀文章·博士新鋭獎;
5、論文《新世紀詩歌中的田園鄉愁》於2011年6月獲廣東省當代文學學會頒發的第二屆“南方評論”優秀學術獎一等獎;
6、論文《新世紀詩歌中的田園鄉愁》於2011年11月獲湛江市委宣傳部頒發的第十一屆湛江市文化藝術精品獎短篇類二等獎。
參考資料
  • 1.    張德明  .湛江師範學院文學院[引用日期2013-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