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復興

(基督教傳教士)

鎖定
張復興是廣東五華人,在接觸西方文明後,回到五華成立了教會,建起了教堂,揭開了客家人對外開放暨基督教在粵東北地區傳教辦學的序幕。 [1] 
清咸豐元年(1851年),加入基督教,教名復興。隨牧師韓山明道各地傳教,是粵東客家最早的傳教士之一。咸豐八年(1858)他在樟村修設教堂,發展教友,使樟村成為梅州最早傳播基督教的地方。 [4] 
中文名
張復興
籍    貫
廣東五華
出生日期
1811年
職    業
基督教傳教士 [3] 

張復興人物經歷

張復興,小名阿新,長樂(今五華縣)大田樟村人。1811年出生,1846年張復興離開家鄉,在西江做船員運載木炭到香港,途中不幸沉船,後來便在香港經營日雜商店。1851年張復興在香港加入基督教會。1852年,適逢五華等地鬧災荒,饑民遍地,張復興敏感地意識到這是個傳揚福音的機會,便向巴色差會建議撥款回鄉救濟,乘機發書佈道。獲准後,張復興即代表巴色差會回到五華家鄉,見到他的親戚徐復光,以及張阿三、張意,向他們説明自己回鄉的目的。基督教所宣揚的“博愛”精神,加上現實生活中的賑災救濟,使徐復光們當即接受了基督教。1858年,張復興在家鄉建立了樟村教堂 [2] 

張復興主要貢獻

巴色差會於1815年成立,總部一直設在瑞士巴色城(今巴塞爾城)。據巴色差會檔案館資料介紹,最早對外開放的客家村莊有兩個,其一是新安縣布吉李朗村,其二是嘉應州長樂縣(今五華縣)大田樟村。而樟村是當地五華客家人主動打開對外開放大門的,它不僅是粵東北客屬第一間教會所在地,還是第一間“現代小學”和第一間“女子學校”開辦的地方,並且與後來成為中國內地現代足球發源地的元坑息息相關。在這過程中,長樂人張復興發揮了非常積極的先導作用。
樟村是五華大田西面一個偏僻的山村,村莊主要由樟村與老禾倉村兩個村組成。該村在五華、龍川、河源三地交界的地方,聳立着海撥1318米的七目嶂,重山疊翠,直插雲天,山間流水潺潺,出山彙集成小河,流經五華、河源再匯入梅江、東江。樟村教會成立後,1858年,張復興自己出資併發起信徒捐款,廉價買下一棟農家屋,改建成為一座教堂,取名為“德華樓”。教堂坐落在幽美的山谷裏,為一幢2層7間房的客家民居,夯築泥牆,前用木柱樑板架成騎樓,長方形直欞木窗,至此,廣東客屬地區東江、梅江的第一間教堂誕生了。可以説,客屬粵東北地區的福音不是外國傳教士直接傳入的,而是張復興在接觸西方文明後,主動打開客家對外開放的大門,並且和徐復光這些開放包容的客家人融合外來文明並發展起來的,從此,揭開了客家人對外開放暨基督教在粵東北地區傳教辦學的序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