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居正墓

鎖定
張居正墓區位於在湖北省荊州市沙市西北張家台,是明朝著名政治家張居正的墓地,佔地15 畝。墓地原有的石人、石馬、石龜、石獅等雕塑,大多在“文革”期間損毀。現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張居正墓
地    址
湖北省荊州沙市西北張家台
地    位
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人物
張居正

張居正墓陵墓簡介

張居正墓在荊州市沙市西北張家台。張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字叔大,號太嶽,世居江陵。嘉靖進士,神宗時為相,曾下令清丈土地,推行一條鞭法,改革賦税制度,裁減冗員,加強邊防,浚治河道等都有成效。死後葬此。墓前原有石人、石馬等附屬文物,現存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所立石碑一通,高3. 6米,寬1.24米,上刻“明相太師太傅張文忠公之墓”。碑前還有石制香爐、燭台,再前有半月池,墓四周有土築瑩牆,高3米,佔地15畝,頗具規模。 [1] 
張居正墓
張居正墓
張居正墓(5張)
張居正墓區佔地10餘畝。墓地原有的石人、石馬、石龜、石獅等大多在“文革”期間損毀。“文革”後,墓葬已被修葺一新。現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張居正墓交通信息

地址: 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首輔路(菩提寺隔壁)
乘公交車10路,51路,30路到張居正墓園下車
張居正墓
荊沙市荊州區紫氣軒酒樓
地址:湖北省荊沙市荊州區荊北路 郵編:434100 電話號碼:451113

張居正墓人物簡介

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嶽,諡號文忠公,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出生於荊州城東現張家台村,自幼聰慧好學,12歲考中秀才,16歲中舉,被譽稱為“江陵神童”。他23歲入京會試中進士,42歲進入內閣大學士行列,48歲任內閣首輔。當時神宗皇帝年幼,朝政實際上由張居正一人掌管,直至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病卒,前後當政長達十年之久。在任期間,他採取了一系列果決改革措施。在政治上,整飭吏治,推行考成法,嚴格獎罰,主張唯賢是用,堅決裁減冗員;在經濟上,改革漕運,清丈土地,打擊豪強,推行“一條鞭法”,將田賦、徭役、各項雜税合併,增加財政收入;在軍事上,加強邊備,有力地抵禦了倭寇對東南沿海的侵擾,促進了國泰民安。這些有利於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改革
張居正墓
張居正 張居正
措施,使朝政為之一新。由於這些改革觸動了不少權貴的利益,因而招致了頑固守舊派的竭力反對。張居正死後不到一年,其功績曾被徹底否定,改革措施遭延止,張居正在荊州的老家被查抄,直到30多年後才平反昭雪。 [2] 
歷史自有公論。與張居正同時代的著名清官海瑞高度評價他“工於謀國,拙於謀生”。明代思想家李贄稱譽張居正為“宰相之傑”。歷史永遠銘刻着他的功績。荊州大地永遠承載着他的英靈,古城內就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張居正街”,荊州市藝術博物館收藏有他的“御賜硯台”、手跡等珍貴文物。張居正長期遠離故土和親人,孤身一人,在京貴為宰相,為國為民操勞一生。他深情地眷戀着故土。明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病卒後,遵其遺囑,千里迢迢,發喪回鄉,歸葬荊州故土。 [2] 
張居正墓
張居正墓(3張)
張居正一生著作頗豐。主要有《書經直解》、《張太嶽集》、《張太嶽雜著》、《帝鑑圖説》等。其中,《帝鑑圖説》以歷史上117個帝王正反兩方面為政的故事,教育小皇帝,論述為官之道,影響最大。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