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守智

(陶瓷藝術設計家、教育家)

鎖定
張守智(1932年-2020年5月26日),生於天津,原籍河北平泉。中國陶瓷藝術設計家、教育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教授。
1951—1956年,在中央美術學院實用美術系陶瓷科本科就讀,後為帶職研究生,是新中國高校培養的首批陶瓷美術專業人才。
1956—1998年,任教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美術系(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
2020年5月26日,張守智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1] 
中文名
張守智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32年
逝世日期
2020年5月26日
畢業院校
中央美術學院
主要成就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顧問
歷屆中國陶瓷創作設計評比評委
主要成就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委
為中國文化藝術事業作出突出貢獻
“中國陶瓷行業終身成就獎”
出生地
天津 [1] 
代表作品
《高長石質魯玉餐具》《硬質瓷牡丹配套餐具》等
職    稱
教授
原    籍
河北平泉

張守智人物生平

張守智 張守智
曾任: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顧問、歷屆中國陶瓷創新設計評委、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評委、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委、中國工藝美術館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評估委員會委員、北京國中陶瓷藝術館館長、中國南京高淳國瓷小鎮名譽鎮長。
1951年-1956年,在中央美術學院實用美術系陶瓷科本科就讀,後為帶職研究生,是新中國高校培養的首批陶瓷美術專業人才。
1956年-1998年,任教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美術系(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先後擔任副教授、教授、系副主任。
1953年起,張守智在其學生時代便參與了“建國瓷”的設計及試製工作,隨後完成了一系列國家宴會用瓷、外交國禮用瓷等設計、監製、推薦和遴選工作。
1992年,張守智獲得國務院授予的“為中國文化藝術事業作出貢獻”表彰,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2007年,榮獲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苐五次會員代表大會授予“中國陶瓷終身成就獎”。
2011年,榮獲“中國酒店業陶瓷設計終身成就獎”,以及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頒發“推進中國陶瓷藝術與設計發展特殊貢獻獎”。
2013年,在中國陶瓷藝術繼承與發展大會上,張守智獲得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授予的“中國陶瓷藝術、設計、教育終身成就獎”。 [1] 
2020年5月26日20時 [2]  ,陶瓷藝術設計家、教育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教授張守智,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逝世 [2]  ,享年88歲。 [1] 

張守智所獲榮譽

張守智
張守智(2張)
從教40餘載的張守智,在中國傳統陶瓷造型、紫砂、民間陶瓷、名窯陶瓷、國際餐具等領域均有研究與探索,在國宴瓷、出口瓷、現代賓館飯店用瓷和紫砂的設計開發工作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起到了引領作用。
其主要代表作品有《集賢瓷餐具》、《高長石質魯玉餐具》、《硬質瓷牡丹配套餐具》、《曲壺》、《唐韻藍牡丹餐具》等。作品《高長石質魯玉餐具》獲全國陶瓷美術創作設計評比一等獎,《紫砂回方咖啡具》獲全國評比二等獎,紫砂《曲壺》獲全國陶瓷創新設計一等獎,《硬質瓷牡丹配套餐具》獲國家質量金獎。

張守智個人作品

1955年,“釣魚台國賓館用瓷”、“外交部中國駐外使館用瓷”,
1959年,“人民大會堂國宴瓷”,
1984年,國慶35週年的“國務院紫光閣用瓷”,
1985年,“中央機構懷仁堂用瓷”,
1999年,國慶50週年大慶“國家用瓷”,
2009年,國慶60週年大慶“國家用瓷”,
2014年,“北京APEC會議首腦用瓷推薦遴選”,
2015年,“北京‘讀懂中國’會議用瓷”,
2016年,“杭州G20會議用瓷”,
2017年,“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用瓷”,
2017年和2019年,“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峯會‘集賢瓷’”和“春滿園”晚宴瓷的設計與監製工作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