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學文

(吉林省大賚縣原縣長)

鎖定
張學文(1917.10——1986.7),字子餘,曾用名王曉鍾。出生于吉林省大賚縣城(今鎮賚)的富裕家庭。1935年參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戰爭時期,曾任吉林省大賚縣委書記、縣長、縣大隊政委,四平市委書記、市長等職。 [1] 
本    名
張學文
別    名
王曉鍾
子餘
出生地
吉林省大賚縣城(今鎮賚)
出生日期
1917年10月
逝世日期
1986年7月
國    籍
中國

目錄

張學文人物生平

張學文1917年出生,自7歲至13歲在大賚鎮讀小學。14歲時隨父親到天津定居。1931年,考入北平成達中學。1935年2月,入北平藝文中學。不久,他參加中華民族自衞會北平分會,同時任北平市學聯宣傳部長。同年7月,加入了共青團。1935年秋,共青團北平市委指示各學校團組織建立學生自治會,他任藝文中學學生自治會副主席,並和北平女一中學自治會聯合發起成立北平市學生自治聯合會。他帶領藝文中學學生在一二九運動中積極參加請願和遊行示威活動,後被通緝,被迫離開學校。12月20日,團市委安排他到團北區委任宣傳委員。1936年1月,因叛徒告密,警察局發出了帶張學文照片的通緝令。他先後轉移回吉林省大貴和天津家中暫避,同組織失去了聯繫。
1937年初,他赴日本東京的東亞學校學習日語。七七事變後,他毅然回國。在歸國途中,他和同船回國的留日學生柯仲平等人組織成立了留日學生“抗日救國會”。回國後,幾經輾轉,於1937年11月到延安,入陝北公學高級幹部研究班學習。1938年6月,他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7月,調任陝甘寧邊區黨校任教務主任。1941年6月,調任西北局黨校教務處處長。1943年8月,他因1936年4月至1937年8月和團組織失去聯繫的問題受到審查,被停止工作。1944年5月到中央黨校三部學習。後經組織結論為:“張學文失去關係前後,不論在思想上、行動上、始終表現進步,併為黨做了一些工作。”
抗日戰爭勝利後,他於1946年2月到東北工作,任中共大賚縣委書記兼縣長、縣大隊政委。3月初,為了實行民主政治,舉行大賚縣臨時參議會,各界代表、知名人士共商全縣大事。張學文出席會議並作報告,號召全縣城鄉人民緊密團結起來,相信共產黨和民主政府,並揭露了國民黨反共反人民的罪行。同年8月,大賚、安廣兩縣合併為賚廣縣,他任縣委書記兼縣長、縣大隊政委。他主持大賚和賚廣縣委工作期間,始終把動員翻身農民和其他羣眾參軍支前放在重要位置。全縣在2年內共有6671人蔘加東北民主聯軍,1946年組織了一支300多人的擔架隊,跟隨作戰部隊運送傷員。
1947年5月,他調遼北省第二行署任副專員、遼吉二地委委員。到職後,正趕上東北民主聯軍進行大反攻,經過夏、秋季攻勢,使二專署所轄南部各縣全部獲得解放。為了適應建立新區政權和新區土地改革的需要,抽掉600多人組成若干工作隊(組),到新區各縣進行土地改革。
1948年3月,他任中共四平市委書記兼市長。隨後還兼任四平城市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四平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員、副政委等職。
1950年5月,他調遼西省委工作。先後任職工委員會副書記、省委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1952年7月,調阜新礦務局任局長、黨組書記。翌年5月兼任阜新市委書記。1955年11月,調任東北煤炭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1956年至1963年,先後任哈爾濱煤炭工業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黑龍江省燃料工業廳廳長、黨組書記,黑龍江省煤炭工業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
1963年10月,調北京礦業學院(後改稱中國礦業學院)任黨委書記。“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林彪、江青一夥的殘酷迫害,被打成“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批鬥、關押、勞教長達4年之久。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他的免案得以平反。1978年,任中國礦業學院黨委書記。1982年10月,調北京任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理事長。1983年,中共中央組織部批准張學文按副部長級待遇。1985年,任中央整黨指導委員會辦公室檢查組副組長。
1986年7月,張學文因病逝世,終年69歲。 [1] 
參考資料
  • 1.    中共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編,吉林黨史人物傳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06,第710-7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