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壁古堡

(山西省介休市境內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張壁古堡,又名張璧村,位於山西省介休市龍鳳鎮張壁村,始建於十六國時期,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 [2] 
張壁古堡遵循中國傳統星相和堪輿理念建造,地上陰陽五行,地下六壬奇門。張壁古堡村名的來由也源於二十八星宿之張宿、壁宿。古堡建有南北兩座堡門,北堡門為磚砌,門外建有一座提升防禦能力的甕城,甕城之上還建築了多座宗教祠廟。甕城城門面向正東偏北開設,與北堡門構成了兩道堡門。兩道堡門不在一條中軸線上,這既遵循了古代軍事防禦的原則,同時又寓有風水不外流之意。南堡門為石砌,堡門上有一座石雕龍頭,象徵龍首;門外有九條紅石鋪路,象徵龍鬚。 [2] 
2005年,張壁村被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列入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11]  2006年5月25日,張壁古堡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2010年3月,張璧村入選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村)示範名單(第一批)。 [6]  2012年,該村又被確定為“中國傳統村落”(第一批)。 [12] 
中文名
張壁古堡
地理位置
山西省介休市龍鳳鎮張壁村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創建時間
十六國時期
建築面積
12000 m²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6-0365-3-68

張壁古堡歷史沿革

張壁古堡起源

關於張壁古堡的起源主要有四種比較有説服力的看法:
一是張壁與十六國時期後趙大將、同時也是地方巨族的張平所建塢壁有關。在晉室南渡、北方大亂的背景下,地方豪族組織起來自保,築堡是主要手段。而張平正是活躍在“雁門、西河、太原、上黨、上郡”以及河東等多地的實力派人物,有學者推測張壁極有可能與張平有直接關係,並進一步確定張壁可能建於永和元年至晉升平五年之間(345-356年)。雖然張壁的始建時間仍可能早於這個時間段,但可以據此推定的是,張壁應是在晉室南渡、北方出現權力真空進而導致邊防瓦解、各少數民族進入山西爭奪政權的背景下,地方豪強為求自保而修築的防禦性鄔堡,因之,這種鄔堡集軍事、居住與農業生產等職能於一體,且在當時得政治角力中軍事作用相對突出。
二是張壁曾為後魏至周時期的“南朔州”城。乾隆《汾州府志》引《山西通志》又説介休城:“魏孝靜帝時始建,遷朔州軍備外患,築土為垣。案《魏書·地形志》:西河郡介休有介休城,是北魏介休不復治漢故城,其所治者在今東南二十五里。《元和郡縣誌》雲:後魏明帝時為賊所破,至孝靜帝時更修築,遷朔州軍人鎮之,因立為南朔州,但領軍人,不領郡縣。然則北魏之介休城宜建自太和中,至孝靜帝但修之耳,非始建也,其城亦在今縣東南而非今之縣誌。”有學者據此推測張壁即為後魏至周時期的“南朔州”城,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此説成立,則張壁應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作為介休城存在。但是,北魏太和八年的介休城不是之前的介休城,而是遷來的。從張壁周邊情況看,顯然並不具備建設縣城的條件,因此,這隻能是臨時性的。故而,張壁的始建年代應早於此,在已經具有的 “城”的基礎上,才會在臨時性的“徙治”中被選為介休的治所。
三是張壁為北魏權臣、北齊王朝奠基人高歡所築,因其善挖地道,而張壁古堡地下正佈滿地道,且地道營造攻守兼備。不過,這一説法證據不足,有附會之嫌。
四是張壁與隋唐之際受封於突厥的“定楊可罕”劉武周有關。據嘉慶《介休縣誌》:唐初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夏,劉武周使黃子英寇雀鼠谷。……秋,裴濟據劉武周、宋金剛於介休,軍潰,宋金剛遂據介州。三年(620年),秦王李世民奉詔擊宋金剛於柏壁。金剛走介州,秦王追及雀鼠谷,一日八戰,大破之,偏將尉遲敬德合餘眾守介休,王遣諭,乃舉城降。”從武德二年夏至武德三年,最多一年半中營造出如此規模且明堡暗道相結合的古堡,雖然技術上並非不可能,但是卻缺乏足夠的直接證據,因此,該説法存疑度較高。
無論以上哪種看法更接近於歷史事實,張壁古堡正是在特定時代和地域背景下產生的軍事城堡,其軍事性質都是毫無疑問的。這也使得其與介休乃至晉中地區明清時期因受蒙古各部擾掠或明末農民起義影響而興築的堡寨聚落明顯地區別開來。 [12] 

張壁古堡金代

至遲在金代,該村“張壁”之名已見於史料。村西南金大定四年(1164年)的墓誌②確鑿地證明了金代張壁古堡的村名已為“張壁”;元延祐元年(1314年),村內又曾重修可罕廟(圖4)。未發現張壁在這一時期的軍事活動中發揮了作用;也尚未發現在聚落形態方面顯著變化的痕跡,僅僅是局部的更新和完善。這説明在宋金元時期,雖屢經政權更迭,但大一統中央王朝的進一步發展使得張壁所在的晉中地區已經脱離了曠日持久的戰亂,張壁村也已開始了由軍堡向民堡的轉型。 [12] 

張壁古堡明代

明代綿山空王佛信仰逐漸興盛,給處在自介休城至綿山的交通線上的張壁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圍繞着滿足過往行人的止息和禮佛需求,村中古寺不斷得到增修改建,如古剎寺於隆慶年間經功德主捐資,增修“南禪堂三間,東西廊各三□(間)”;又於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又“於正殿則接重檐、換隔扇,於南禪堂則起蓋焉,於東西廊(殘)妝,顒然可敬,周圍四壁,重疊彩繪,燁然可觀。”萬曆三十年(1602年),村內又修建了空王祠。
明代張壁古堡也受到社會動亂的影響,因此對防禦堡牆一直十分在意。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村人共同重修了堡的南門。崇禎十年(1637年),村中又曾加固堡牆。除了堡門、堡牆的加固維修外,村落格局也獲得了變化的契機。因堡內用地緊張,在堡的南門外緊鄰堡門創建關帝神祠一間,使得村落的格局開始突破堡牆邊界向外擴展。 [12] 

張壁古堡清代

嘉慶十三年(1808年),村內魁星樓遷移至村外,後於道光五年(1825年)至道光六年(1826年),因基址毀裂而搬回舊址,考慮到“舊址頗窄,因復廣地若干,又從而磚砌之,下接磚窯二間,上建閣三楹,高插雲漢。旁立燈杆一座,元燈不墜。……至於地藏堂、眼光殿、呂祖閣、龍神廟、北門外照壁,一時並建。雖因創不同,而樂善如一。”
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南堡門外已有觀音堂、韋陀殿、魁星樓等公共建築及僧舍、禪堂等供住持僧人使用的附屬建築;道光二十年(1840年),再度重修二郎廟並空王殿、痘母宮。“二郎廟棟宇崇高,垣墉孔固;為屏為翰者,照壁建焉。又東北隅,痘母宮仍其故址擴而充之,即如神灶鼎新以為貢獻造作處。其他北門內門房重修,更房新立,及堡牆險要之所縮版以載。”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又金妝空王殿佛像,彩繪壁畫%。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建堡外南側的藏風橋。
清代的村落建設集中在乾隆至道光(1736-1850年)的一百多年間。這一時期,村落格局進一步擴展,北堡門的建設相對集中,且明顯受到風水思想的影響;同時,還兼有系統安排村落排水組織等技術因素。 [12] 

張壁古堡現代

民國時期,張壁古堡的建設相對沉寂。抗日戰爭期間,村內地道入口還遭到破壞。解放後張壁古堡內人口迅速增加,古堡範圍內的用地已經不能滿足居住的需要,於是在古堡外側、緊鄰東堡牆發展出了一片新的居住區,並在東堡牆上開設券門“小東門”,以加強堡內外的聯繫。20世紀80年代以後,特別是最近,選址於古堡東側高地的張壁新村已經次第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無論是多層的集合住宅還是獨門獨院的二層小樓,都標誌着古老的張壁村再一次煥發了青春;同時,村內道路、廣場等基礎設施也獲得了全面的提升。張壁古村已經在轉型發展的背景下形成了新、老並存、相得益彰的新格局形態。 [12] 

張壁古堡建築格局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1張)
張壁古堡呈長方形,東西374米,南北244米,城堡周長1300米,堡牆為板築夯實,高約5至7米,大多構築重修於唐代到明清時期。古堡依塬傍溝而建,南高北低,左、中、右三面臨溝,背靠綿山,屬易守難攻、退避有路的風水寶地。整座古堡遵循中國傳統星相和堪輿理念建造,地上陰陽五行,地下六壬奇門。已發現很多建築物與星座對應。張壁古堡村名的來由也源於二十八星宿之張宿、壁宿。古堡建有南北兩座堡門,北堡門為磚砌,門外建有一座提升防禦能力的甕城,甕城之上還建築了多座宗教祠廟。甕城城門面向正東偏北開設,與北堡門構成了兩道堡門。兩道堡門不在一條中軸線上,這既遵循了古代軍事防禦的原則,同時又寓有風水不外流之意,並使甕城城門指向800米外的一座小山丘“照壁”和“照壁”上的象徵北斗七星的七棵槐樹。南堡門為石砌,堡門上有一座石雕龍頭,象徵龍首;門外有九條紅石鋪路,象徵龍鬚;進入城堡,是一條連接南北兩個堡門的長約300米的石板街道,象徵龍身;清朝年間,堡中居民出於諧調風水和興盛文運的考慮,由堡外花費人力財力運入石材,將街道中央的青石板挖起,鋪設了三列平行的紅色長石條,一直從南堡門延伸到北堡門,它象徵着龍脊。古堡主次街道分明,街巷格局嚴整,房屋門楣考究,磚、木、石雕精美,保存完好。 [2] 

張壁古堡建築特色

張壁的建築雖不如晉中大院那般豪華氣派,但走過之後仍然可以感受到雕刻的精美、內容的多樣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希冀。磚雕在影壁、樨頭中隨處可見。較有代表性的影壁是張禮維家的“福”字影壁,碩大的“福”字第一眼看上去像“活”字,左邊的偏旁活像一條龍,右上筆畫形似鶴首,右下楷書“田”字,寓意生活健康,鶴首有年,田生祿財。村中的樨頭多以浮雕形式出現,內容涉及人物、故事、動物、花卉等等,雕刻繁複精緻,寓意豐富。石雕主要應用於柱礎石。柱礎多為鼓式、覆盆式、鋪地蓮花式等單層式
柱礎,但其中也不乏造型複雜的雙層式,這要根據所在宅院人家的經濟狀況和社會地位而定。門枕石及柱礎窗根、雀替及花板的木雕也可謂精美細膩。居民建築中的窗極包含多種樣式,如方格紋、亞字紋、雷電紋、一碼三箭樣式極花等。雀替和花板雕刻了花卉、鳥雀、海浪、福壽等,多采用浮雕的形式。 [4] 

張壁古堡主要建築

張壁古堡空王佛行宮

空王佛行宮建造在北門丁字門頂上,坐北向南,大殿3間,殿內塑主像為空王佛,山牆上繪有空王佛成佛的故事壁畫,殿頂明是代三彩琉璃裝飾的,刀工細膩,燒製精緻,形象逼真;古地道位於張壁村地下,是古人修建的錯綜複雜、規模巨大的地道系統,總長度近10千米。 [1] 

張壁古堡地道

地道匍匐於整個堡村的下方,由於多次地震造成塌陷,大部分地道已經淤塞,清理出的僅有1000餘米,現在能看到的僅是原樣的十分之一。
地道長達3000米,只挖掘清理出一小部分供人蔘觀,餘下還需制定更完善的保護和開發計劃才能夠開放。古堡分為上、中、下三層,這種立體結構已經顯現出了現代立交橋的設計概念,並且設計原理暗含“六壬奇門”之術。最頂層距地面約1米,中層距地面8—10米,底層距地面17—20米,其中有一條呈S形走勢,網狀結構,與地上堡四通八達。堡內現發現六口水井,井壁上都有着洞口或洞門。洞口可以用繩索和水桶取水飲用,洞門可以搭木板進入另一條通路。地道的牆壁上有些許小孔,用來與外界進行空氣流通。壁上每隔一段有一小坑,據説是用來放置油燈的。接下來出現了餵養牲畜的槽;繼續往下走會看到洞壁下部每隔一段會有可容下兩三個人的洞,這些都是地道的哨位;底層有寬2—3米、長4—5米的洞,用來存放糧食。這裏的每個細節都體現了嚴謹的軍事思維,如地道的交錯佈局、襲擊和監視敵人的位置等。 [4]  地道內既有規模較大的屯兵洞、糧倉、馬廄,又有陷阱、伏擊坑、射箭坑、淹水道、通訊道、嘹望孔等軍事設施,還有排水道口、逃跑出口,並有井從頂層直通底層,進、退、攻、防、藏、逃靈活多變,可屯兵萬人。專家考證,如此龐大而複雜的地下工程,絕非民間建造,而是古代按兵法所説“明堡暗道”而修築的地下軍事設施。地道設計暗含“六壬奇門”之術。 [2] 

張壁古堡宗教祠廟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1張)
宗教祠廟密集是張壁古堡的又一顯著特點。張壁古堡有獨特而豐富的宗教和民俗文化,在不到0.1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就有南北兩個宗教建築羣,現存宋元明清時期的寺廟殿堂21處。宗教建築大多修建在堡牆之上,主要有真武殿、空王行祠、三大士殿、二郎廟、呂祖閣、西方聖境殿、地藏王菩薩殿、可汗祠、關帝廟等等。可汗祠內陳列着一塊巨石,相傳為建堡時的鎮堡之物,巨石上赫然浮現出一幅雄雞圖,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版圖。院內還有一架雙龍碾,拿水向盤面與碾子一澆,便若隱若現地浮出兩條極具寫意效果的龍來。當地百姓説,用雙龍碾碾出的面特別香,旱船、背棍等民俗活動都別具地方特色。其中,幹調秧歌還被列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2] 

張壁古堡可罕廟(可汗廟)

可罕廟是南堡門廟宇羣的主體,建在村東側黃土高台上。南北五十七米,東西二十八米,周邊有胸牆。南緣凸出堡牆之外,北緣臨大東巷,高都為八米,可罕廟是張壁村的最高點,高牆垛口儼然堡中之堡。廟院分為三個高度,二十多米見方,東西兩側是廂房,北面兩米多高的月台上是正殿和鐘鼓樓,正殿三開間,通面闊十米,直楞窗隔扇門,四檁三椽,無斗拱,硬山造頂。正殿屋檐的部分“唇瓦”經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張頷先生考證後確認為宋代作品“一支眉”。古建築學家羅哲文先生考證為宋遼時期的“花邊瓦”。屋頂琉璃脊筒與元代重建時更新為灰陶脊獸。正脊中央建制金黃色琉璃飾件,設置年代不詳,黃色為皇家專用顏色,登大殿又需登暗九級須彌台階,可見大殿之“可罕”堪比帝王之尊。

張壁古堡空王行祠

空王行祠重修於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大殿坐北向南,殿內塑有空王佛像,山牆繪有空王佛成佛的故事壁畫。殿頂的明代三彩琉璃裝飾,刀工細膩,燒製精緻,形象逼真。另外,在空王佛行宮的前廊下有兩尊罕見的琉璃碑,東側的石碑記述了空王佛修煉成佛的艱苦歷程,西側的石碑記載空王佛行宮修建的經過。

張壁古堡墓葬

在1995年張壁古堡外西南一側,地名叫“裏溝灣”的地裏磚場生產中,放土時又偶然發現了並列在土裏的兩座古墓葬。
墓室為磚結構,落地呈八方,往上兩米始做穹窿傳遞造頂,通過3u層圍磚和呈鋸齒般的縮層築王,最後封頂是一個方磚。
在搶救性的發掘中,晉中文化局晉華副教授參與了出土文物的認可。他從用硃砂書寫的墓磚字跡裏認可“淮大定四年……”為金時期。墓成形於公元1165年。墓主人張姓,非居官職,兩墓佔地相同,只是內壁磚雕門扇、格扇窗花等大同小異。墓磚記載,張擄夥為其祖父母合葬清欞耗資九萬九千九佰九十九貫,擇地東至西十三步,南至北十三步……。
墓室分別築有五或三處耳室,從長1,65米、寬高僅1米的空間裏,分別清理出了遺骨兩俱,亦有磚雕俑在內出土。
墓室中有祭台,另一墓為一形如臉盆大小的陶盆在中間。落於八方角里清理時有殯燈(陶製)出土。
清理祭台時同時出土內黑瓷釉外粗瓷無釉的梅瓶一隻,另有介休洪山仿定州瓷窯燒造的紅花(在碗內底部)酒碗,和相當於肉碗規格的小碗四件。鎮墓獸為鑄鐵牛。由塗硃砂石相繼出土。墓門過祭台往後有魂瓶出土,門西側設侍奉者的門窗,門後無設。 [8] 

張壁古堡其他建築

邵學軍先生題字:張壁古堡 邵學軍先生題字: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尚有中國多數古城均已消失的“裏坊”,其巷門、門樓配備得當,若關門落鎖,可謂堡中有堡。堡內現有30餘所保存完好的院落,住宅比鄰有序,民居與城牆保有一定距離,民宅大門與巷道皆有台階高度,並講究寬敞向陽,西四巷大多為張、王、賈、靳族富户,門楣考究,磚、木、石雕精美,多為獅子滾繡球、喜鵲登梅、鶴鹿回春等民喜聞樂見的吉祥民俗內容。 [1] 

張壁古堡歷史文化

張壁古堡風水格局

自古“風水理論”有“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格局之説,即左右有山庇護,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南高北低。相反,張壁古堡是東南依山,西北傍水,這樣的風水一反常理,然而卻巧妙地利用了地理形勢,在北面建立“真武廟”和“二郎廟”抬高了北部的地勢;又將北門移位,使巷不對户、街不對門;等等。古堡的宗教文化也十分多元,寺廟所涉及的神仙就包含了佛、道、儒等各方面,還有古時少數民族祭拜的可罕廟。村內有精美絕倫的孔雀藍琉璃碑,難得一見的泥包鐵像,也奇蹟般地保存至今。 [4] 

張壁古堡相關詩詞

張壁古堡
依山築堡拒兵戎,地道三層網絡通
劉武周曾敵猛將,秦王巧取熨遲恭 [5] 

張壁古堡文化活動

2013年張壁古堡旅遊景區成為北京電影學院教學實踐創作基地。張壁古堡古老的建築、街巷、院落等吸引了一大批影視劇組在景區取景拍攝。 [9] 

張壁古堡文物價值

古堡建築——空王佛行宮,琉璃脊飾 古堡建築——空王佛行宮,琉璃脊飾
張壁古堡是中國現有比較完好的一座融軍事、居住、生產、宗教活動為一體的罕見的古代袖珍“城堡”,它集中了夏商古文化遺址、隋唐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戲台、明清民居等許多文物古蹟,是一個融多民族文化為一體、住百家姓的千年古村落,堪稱一部厚厚的史書。 [2] 
張壁古堡素有“地上明堡,地下暗道”的特點,可以説是一座將歷史、宗教、軍事、建築、商業、人文、農耕等融為一體、多元化、多意次的綜合型古村落,兼具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文物價值等。 [4] 
天上奎星,人間張壁。張壁古堡外形輪廓與天上的奎星酷似,暗諭古堡曾為軍防重地的顯赫歷史。堡內營建遵循中國古代星象和堪輿的基本原則,地面建築和地道中,現存與二十八星宿相對應的標誌物如水井、戲台、七星槐、天眼、將軍窯等30餘處,堡間至今還保留着正月二十八“祭星”的習俗。地上陰陽五行,地下六壬奇門。張壁古堡,是國內僅存、世所罕見的古代星象學的民間絕版,被譽為“天下第一星象村”。

張壁古堡保護措施

2006年5月25日,張壁古堡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2009年,山西凱嘉能源集團接管張壁古堡,成立山西凱嘉張壁旅遊公司,聘請清華大學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所制定《張壁古堡文物保護總體規劃》,依“先建新村遷出居民保護歷史遺存,再吸納居民就業和引入業態活化古堡”路徑,恢復古堡原貌和當地自然生態。 [7] 

張壁古堡科研成果

2011年成立的古堡文化研究院,已出版《張壁古堡歷史考察》《張壁史話》《張壁碑銘合集》等研究專著;依託古堡歷史和人文價值開發的系列特色研學活動,已累計接待中小學師生10餘萬人次。 [7] 

張壁古堡旅遊信息

張壁古堡地址

張壁古堡位於山西省介休市龍鳳鎮張壁村。

張壁古堡交通

張壁古堡位於山西介休市區東南15公里的龍鳳鄉,從太原飛機場乘車到介休車程約80分鐘,城區距離景區車程約l小時;介休市區有通往張壁古堡的旅遊專線。 [10] 
駕車前往張壁古堡:
1.太原、朔州、忻州、大同方向遊客:大運高速介休出口下,前行100米左轉,第一個紅綠燈左轉進入378縣道,後紅綠燈右轉至旅遊公路行駛10公里即到。
2.北京、石家莊、陽泉方向遊客:京昆高速—大運高速介休出口下,前行100米左轉,第一個紅綠燈左轉進入378縣道,後紅綠燈右轉至旅遊公路行駛10公里即到。
3.長治、晉城、河南方向遊客:二廣高速—和汾高速—大運高速介休出口下,前行100米左轉,第一個紅綠燈左轉進入378縣道,後紅綠燈右轉至旅遊公路行駛10公里即到。
4.臨汾、運城、西安方向遊客:大運高速介休出口下,前行100米左轉,第一個紅綠燈左轉進入378縣道,後紅綠燈右轉至旅遊公路行駛10公里即到。
參考資料
  • 1.    魏鬱珉編著. 中國最美的100個秘境[M]. 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015.01:265-267.
  • 2.    蕭躍.張壁古堡:一座神秘的城堡式古村落[J].華北國土資源,2013(04):40-41.
  • 3.    國務院關於核定並公佈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9-03]
  • 4.    蘇金成著.圖像與造像:上海大學出版社,2020.03:第145-154頁
  • 5.    慄文政著,詩遊三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11,第69頁
  • 6.    兩部門公佈首批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村)示範名單  .中央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8-26]
  • 7.    延綿1600年古堡“蝶變”新生-中新網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3-08-26]
  • 8.    賈蘭坡等著;山西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山西考古發掘記事:中國文史出版社,1999.09:第308頁
  • 9.    侯曉飛編.山西旅遊:武漢大學出版社,2021.08:第120頁
  • 10.    丁德斌,鍾介保主編,中國古鎮精華遊  下  2014版,同濟大學出版社,2013.11,第230頁
  • 11.    孫克勤,孫博著,探訪中國最美古村落,冶金工業出版社,2013.10,第84頁
  • 12.    王嶽頤. 山西介休張壁傳統村落研究(上)——歷史沿革與空間格局[J]. 華中建築, 2017, 第35卷(5):32-3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