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坊鎮

(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下轄鎮)

鎖定
張坊鎮,隸屬於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地處瀏陽市東部,東南與江西省仙源、赤興、白水鄉接壤,南靠小河鄉,西連官渡鎮達滸鎮,北鄰大圍山鎮,東北與江西省排埠鎮毗鄰,距瀏陽市人民政府60千米, [2]  區域總面積319.7平方千米。 [6]  截至2019年末,張坊鎮户籍人口為32494人。 [6] 
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現張坊鎮境域屬瀏東第三都;1992年5月,由張坊鄉改為張坊鎮。 [2]  截至2020年6月,張坊鎮下轄9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李白路64號。 [2] 
張坊鎮是大圍山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和株樹橋水源保護地的核心鄉鎮,屬客家人聚居區。 [11] 
截至2019年末,張坊鎮有工業企業44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6個。 [6] 
中文名
張坊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
地理位置
瀏陽市東部
面    積
319.7 km²
下轄地區
9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李白路64號
電話區號
0731
郵政編碼
4103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大圍山公園,李白故居,黃石洞漂流,西溪磐石大峽谷
車牌代碼
湘A
人    口
32494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張坊鎮建置沿革

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屬瀏東第三都。
民國元年(1912年),為張坊鎮。民國十九年(1930年),屬瀏陽縣第三區。
1955年6月,更名張坊區。
1956年7月,置張坊、上洪、人溪等6鄉。
1958年9月,張坊、上洪、人溪3鄉合併為上游公社;同年12月,上游公社更名張坊公社。
1983年,由張坊公社改為張坊鄉。
1992年5月,由張坊鄉改為張坊鎮。
1995年6月,上洪、人溪2鄉併入張坊鎮。 [2] 

張坊鎮行政區劃

張坊鎮區劃沿革

1997年,張坊鎮下轄新正街社區和張坊、禹門、太陽、茶林、守和、中塘、冬茅山、彭坊、白石、心田裏、板溪、方石、石溪、安福、文竹、西溪、東村、上洪、梅嶺、雙坳、金鐘、雙溪、湖洋、七星、田村、古塘、富溪、鐵頁、突石、小溪、虎坳、山茶、七溪、立坪、紅沙、楊林、洪塘、三橋、南雁39個行政村。
2004年,張坊鎮下轄東溪和上洪2個社區,白石、守和、彭坊、中塘、茶林、張坊、禹門、石溪、田村、西溪、雙坳、雙溪、金鐘、富溪、小溪、虎坳、三橋、洪沙、七溪和七星20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張坊鎮下轄張家坊、上洪2個社區,茶林、陳橋、白石、田溪、七星嶺、江口、人溪、富溪8個行政村居委員會;下設24個居民小組、92個村民小組。 [2] 

張坊鎮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張坊鎮下轄9個行政村:白石村、茶林村、富溪村、田溪村、江口村、陳橋村、人溪村、上洪村、張坊村, [3]  鎮人民政府駐李白路64號。 [2] 

張坊鎮地理環境

張坊鎮位置境域

張坊鎮地處瀏陽市東部,介於東經114°03′—114°15′、北緯28°15′—28°26′之間,東南與江西省仙源、赤興、白水鄉接壤,南靠小河鄉,西連官渡鎮達滸鎮,北鄰大圍山鎮,東北與江西省排埠鎮毗鄰,距瀏陽市人民政府60千米, [2]  區域總面積319.7平方千米。 [6] 

張坊鎮地形地貌

張坊鎮地處大圍山東南麓,地勢東北高、西南低,由東北向西南傾斜遞降;境內最高峯位於七星嶺,海拔1607.9米;最低點位於洪沙大佛寺,海拔194米。 [2] 

張坊鎮氣候

張坊鎮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多年平均氣温16.7℃;無霜期年平均23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525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700毫米。 [2] 

張坊鎮水文

張坊鎮境內河道屬瀏陽河水系;小溪河為境內主要河流,發源於上洪黃石洞,沿途匯合13條小溪澗,流貫境內33千米,流域面積294.8平方千米。 [2] 

張坊鎮自然災害

張坊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低温、暴雨洪澇、高温乾旱、嚴寒冰凍、冰雹等。 [2] 

張坊鎮自然資源

張坊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鉬礦點35處,銅鉬礦點1處,品體0.02%—0.094%;木本植物有87科249屬645種,其中國家、省保護珍貴樹種12種;另有各類動物、野生藥材、野生蔬菜各數十種。2011年,張坊鎮有耕地43244畝,人均1.4畝;山林面積40萬畝。 [2] 

張坊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張坊鎮總人口有3187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490人,城鎮化率14.1%;另有流動人口6039人。總人口中,男性16557人,佔51.9%;女性15317人,佔48.1%;14歲以下5572人,佔17.5%;15—64歲23359人,佔73.3%;65歲以上2943人,佔9.2%。2011年,張坊鎮人口出生率11‰,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9人。 [2] 
截至2017年末,張坊鎮常住人口為21395人。 [4] 
截至2018年末,張坊鎮户籍人口為32595人。 [5] 
截至2019年末,張坊鎮户籍人口為32494人。 [6] 

張坊鎮經濟

張坊鎮綜述

2011年,張坊鎮財政總收入782.4萬元,比2010年增長7.4%。 [2] 
2014年,張坊鎮全年財税任務926萬元,完成995萬元,佔任務的107%;地方收入完成550萬元;上劃收入完成446萬元。
截至2018年末,張坊鎮有工業企業40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60個。 [5] 
截至2019年末,張坊鎮有工業企業44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6個。 [6] 

張坊鎮農業

2011年,張坊鎮農業總產值14000萬元。張坊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瓜果、蔬菜、油料、藥材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兔、家禽為主。2011年,張坊鎮生豬飼養量21473頭,年末存欄7063頭;牛飼養量5441頭,年末存欄4035頭;羊飼養量20063,年末存欄16733;兔飼養量17428只,年末存欄11258只;家禽飼養量10.1萬羽,年末存籠5.5萬羽;養蜂1374箱。 [2] 
2014年,張坊鎮實現農作物播種總面積為57510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為32910畝,烤煙2080畝,冬種油菜12000畝,小水果6200畝,玉米、西瓜、苗木等4200畝,蔬菜複種面積達5500畝。

張坊鎮工業

張坊鎮工業以竹木加工為主,主產竹地板、竹膠板、精細木裝飾板。2011年,張坊鎮有工業企業53家,工業總產值為54000萬元。 [2] 
2014年,張坊鎮完成工業總產值7.2億元,同比增長2.8%,其中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為2.6億元,同比增長18%,完成工業投資3.8億元;同比增長100%,工業招商引資1000萬元,同比持平。

張坊鎮商貿

截至2011年末,張坊鎮有商業網點182個,職工431人。2011年,張坊鎮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8%,集市貿易成交額1760萬元。2011年,張坊鎮出口總額2000萬元,主要產品是煙花、竹筷、工藝紙傘,銷往歐洲、日本、東南亞。 [2] 

張坊鎮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張坊鎮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為24000萬元,人均儲蓄7529元,各項貸款餘額12000萬元。 [2] 

張坊鎮郵電業

2011年,張坊鎮郵政業務收入為149萬元;電信業務收入為168萬元。 [2] 

張坊鎮社會事業

張坊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張坊鎮有幼兒園(所)2所,在園幼兒142人,專任教師8人;小學14所,在校生1873人,專任教師7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01人,專任教師4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98%。 [2] 

張坊鎮科技事業

2011年,張坊鎮財政用於科技事業撥款9萬元;有農技人員7人,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14項,應用面積12萬畝次,直接經濟效益300萬元。 [2] 

張坊鎮文體事業

2011年,張坊鎮有文化站和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0個;鐘鼓隊4個(村民自發組織);圖書館1個,村圖書室5個,藏書1萬冊;舉辦過湘贛邊界文化藝術節、紀念李白烈士100週年誕辰等活動。截至2011年末,張坊鎮有學校體育場15個,籃球場2個;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籃球、鋸樹桐、拔河、登山、掰手腕、挑米等比賽;4個行政村實施了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30%。截至2011年末,張坊鎮電視入户率85%。 [2] 

張坊鎮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張坊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8個;設病牀31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張;專業衞生人員67人,其中執業醫師9人,執業助理醫師50人,註冊護士8人。2011年,張坊鎮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1971人次,住院手術16台次,病牀使用率53.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2.6%;城鄉居民規範化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75%。 [2] 

張坊鎮社會保障

2011年,張坊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73户,人數140人,支出24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74户,人數1016人,支出78.4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75人,支出24.9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18人,支出43.4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969人次,農村臨時救濟315人次,支出7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01人;有敬老院、光榮院各1家,總計100個牀位,收養農村五保老人75人;全年接受社會捐款5.7萬元。2011年,張坊鎮新增就業人員31人,有26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年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81.2%。 [2] 

張坊鎮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張坊鎮有郵政網點1個,全年投遞國內函件5.3萬件,全年徵訂報紙5000份、期刊200冊;有電信分局1家,服務網點4個;固定電話用户3220户,電話普及率34%;光纜線路總長20千米,主幹電纜達800對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1232個,其中已佔用端口總數853個,寬帶接入用户740户,比2010年增加100户。 [2] 

張坊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張坊鎮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2.5千米,生產能力300噸/日;有排水管道3.5千米,污水治理工程1項,日污水處理能力達2000噸。 [2] 
  • 供電
截至2011年末,張坊鎮有發電企業18家,10千伏配電線路7條,總長度199.463千米,用電負荷6482千瓦。2011年,張坊鎮售電量累計完成1671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6%。 [2] 
  • 園林綠化
2014年,張坊鎮創建了富溪綠色示範村莊,完成公路綠化10千米,種植香樟175株,白楊樹1400株;完成上楊村級道路綠化2千米,栽種楊樹1000侏,河道綠化2千米,栽種帶冠香樟1000株。

張坊鎮交通

張坊鎮有大瀏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24.6千米,雙向4車道,有茶林互通口;309省道過境,境內長31千米,雙向2車道,通往江西銅鼓。截至2011年末,張坊鎮有縣鄉公路2條,總長13千米,已實現村組通公路。 [2] 
張坊鎮地圖

張坊鎮歷史文化

張坊鎮地名由來

張坊鎮因明永樂六年(1408年),域民為表彰張姓叔侄兩人同登鄉榜,建張家坊,後簡稱張坊。 [2] 

張坊鎮客家文化

張坊(古稱洞溪市)是瀏陽市客家人數量最多、客家文化最為濃厚的鄉鎮之一。在明嘉靖年間(1522—1566)為避倭寇亂及明末清初(1624—1662)明將鄭成功禁海兩個原因,導致大量廣東客家人遷入。張坊客家人一直在秉承發揚客家文化:在上洪,還有一羣手藝人沿襲最古老的蔡倫造紙工藝;當地人鄒啓根十幾年來致力於整理姓氏、嫁娶、建築等客家文化;民間人士曾孟秋走家串户收錄客家山歌2000餘首。 [7] 

張坊鎮文物古蹟

張坊鎮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王首道故居,瀏陽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李白烈士故居 [2]  洞溪書院地處張坊鎮上,由當地張氏族人興建,後成為瀏陽當地四大書院之一。 [8] 
張坊境內的小洞古道、清升榮橋、大成橋、清茂林和尚墓、唐興寺、洞溪書院、竺裝寺僧人墓羣等12處文物,以及仙姑崖、小白麪石、衣箱石、石牛眠河、金鐘瀑布、羅家漕瀑布等自然風景。而更為人記憶的是其革命老區的身份。其在錄烈士1080人,有王首道、張藩、張翼翔、何志遠、李白(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中主人公原型)、王一帆、王肇勳等黨內外傑出代表。湘鄂贛蘇維埃政府駐地舊址、毛澤東遇險舊址、王首道故居、李白故居、湘鄂贛省紅軍兵工廠等紅色景點,刻畫着革命的軌跡,也反映着客家文化對於這些革命志士的深刻影響。 [7] 

張坊鎮非物質文化遺產

張坊鎮地處湘贛邊,是客家聚居區,擁有豐富的非遺資源。 [10]  張坊鎮目前擁有2個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瀏陽手工竹紙製作技藝、瀏陽客家山歌),2個長沙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瀏陽油紙傘製作工藝、瀏陽蒸菜傳統制作技藝),2個瀏陽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瀏陽夯土牆傳統工藝、送春牛)。 [9] 

張坊鎮著名人物

張坊鎮著名人物有王首道張藩張翼翔何志遠李白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
  • 王首道
王首道同志 王首道同志
王首道(1906—1996),新中國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民國十四年(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民國十五年(1926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副書記,省人民政府主席,交通部副部長、部長,國務院第六辦公室主任;1964年後,任中共有中央中南局書記處書記,廣東省委書記、省革委會副主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是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會長,中共七屆有中央候補委員,七屆七中全會遞補為有中央委員,八至十一屆有中央委員,中顧委常委。
  • 張藩
中將 張藩
中將 張藩(2張)
張藩,開國中將。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生於湖南瀏陽張坊;民國十八年(1929年),入黨;歷任湘鄂贛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長、紅6軍團16師48團政委。紅軍主力長征後,張藩在湘鄂贛邊堅持了三年游擊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張藩任山東野戰軍第1縱隊第一副司令員、第三野戰軍29軍政委。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華東軍區空軍副司令員、蘭州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2002年3月2日,張藩在南京逝世。
  • 李白
李白烈士
李白烈士(3張)
李白烈士原名李華初(曾用多個化名)。清宣統二年(1910年)5月,出生於湖南省瀏陽縣張家坊板溪村的一户貧農家庭。李白烈士是隱蔽戰線的英雄、對敵鬥爭的勇士。他就是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中主人公李俠原型人物。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0月,黨有中央社會部派李白赴滬潛伏,負責建立上海地下黨組織與黨有中央聯繫的空中通道。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29日晚至30日凌晨,李白在上海用地下電台向黨有中央所在地西柏坡通報時遭到包圍逮捕。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李白被押到浦東戚家廟秘密殺害,時年39歲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