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喜莊

鎖定
張喜莊,毗鄰臨空國際開發區,順沙路、六環路貫穿東西,北鄰奧運大道。村域面積7245畝,人口1388人。
張喜莊距順義城區西七八公里。元朝時,縣下設鄉,張喜莊屬德信鄉;清時,縣下設路,張喜莊屬正西路。這一代地域廣闊,明初,朝廷從山西大批移民,張喜莊向北為移民居住的地域,有許多帶有山西地名色彩的村莊,“夏縣營”、“河津營”、“忻州營”、“絳州營”、“紅銅營”等。
因為這裏土地平坦肥沃,張喜莊曾被稱為“縣城西第一個富村”。村中張姓為大户,為取喜慶,村子即以張喜莊為名。村裏從南向北有三條街道,稱為“前街”、“中街”、“后街”。
中文名
張喜莊
面    積
村域面積7245畝
人口數量
1388人
方    言
北京話
户    數
540户
張喜莊中街正中的位置,清初曾有一廟,名“崇興寺”,原只一層殿宇。乾隆年間,戴全德遷此,自己出資擴建成三層,殿宇巍峨,院內松柏參天,遮天蔽日,很是壯觀,崇興寺成了戴家的家廟。戴全德是何許人?資料上這樣記載:“戴全德,原籍遼寧鐵嶺人,後居張喜莊,乾隆年間歷任總管熱河出榷,九江關税,江南織造,兩淮鹽政……名著一時。”崇興寺相對,原有一戲樓,坐南朝北,戲樓呈一殿一皋式,即整個建築有兩條房脊。戲台用三合土夯砸而成,周邊用青條石碼砌,台前兩根明柱,纏麻刷紅漆,非常壯觀。據説,順義縣城內的戲樓即以這座戲樓為藍本修建。在京郊,許多戲樓的對面都有一座廟宇,據説,戲是唱給神佛聽的。崇興寺第一層供奉的是大肚彌勒佛,戲便是唱給他聽的。每逢年節或喜慶的日子,這裏都唱戲,遠近的人們扶老攜幼來這裏聽戲。
以後,戴全德的後人就居住在這裏,並在附近廣置田產,被稱為“戴千頃”,村西有“戴家墳”,村裏還有“張百頃”的稱謂,可見這裏的地域廣大。至清末,戴家衰落,無力經營寺廟,就把廟交給村裏管理,廟名改為“全善寺”,並於宣統二年刻碑記述。民國時,提倡教育,村裏有人出面於周邊各村集資、攤物、攤人工,於廟西修建中心小學。這所學校規模較大,附近村裏的孩子多到這學習,接受教育。
清時,張喜莊及西南村裏,有清內務府土地近350畝,張喜莊西北的河津營、閆家營有循郡王府地220畝。在村北,還有大片土地,這些土地南起張喜莊,北至12裏以外的白廟村,朝廷委派馬老公管理這些土地,有人説這些地達到5000畝。這些地地界處立着石樁,上寫“福林堂”字樣。當時,旗人擁有土地,稱為“旗地”,王府擁有土地,稱“王莊”,內務府的土地,稱“皇莊”或“官莊”,因此,馬老公管理的這些地應為“官莊”。馬老公平時住在宮裏,並不到這裏來,只是由莊頭管理春種夏管秋收,秋後把所收的糧食及其它上交朝廷。馬老公在村裏住的地方建築整齊,房屋成片,前廊後廈,油漆彩繪,屋子之間有抄手遊廊連接,可避風雨,村人稱那裏為“鍋伙”。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人在馬老公的住地“鍋伙”院裏修建炮樓,炮樓外有水溝、鐵絲網、水井等。抗戰後期,炮樓裏只有一個日本兵,村西的高麗營也有炮樓,也是一個日本兵,每到夜晚怕抗日軍民襲擊,兩個日本兵就住到一塊,並糾集村裏人為其站崗。
清初,張喜莊村邊緊鄰御道,皇上去丫髻山進香要經過這裏。御道的路線是出西直門,經宛平縣,入昌平縣,在小湯山建有行宮,皇上及其隨行人員在行宮駐蹕。第二天啓程後,經順義高麗營,張喜莊,在順義三家店建有行宮。和村裏的老人閒談,有人還能説出先人們當年修御道的情景,什麼“黃土墊道,淨水潑街”,遇陰雨天怎樣“刮泥放水”,以及每天掙多少銀兩等。
村邊,有一河道,名“方氏渠”。《民國順義縣誌》載:方氏渠,清高宗時,直督方觀承所浚。寬二三丈至五六丈不等,長約三十里,東起蠻子營東北,會南北草場野水西流,逕張喜莊、南郎中北,至前渠河村……至唐自頭出境,由土溝村東注温榆河。方觀承,乾隆年任直隸總督,安徽人。在任期間,重視農業生產,興修水利,曾主持興修疏浚永定河、子牙河、滹沱河、漳河、運河。並大力推廣棉花種植,親手繪製了一本棉花圖冊,記述了棉花種植、灌溉、管理、耕耘、摘尖、採棉、挑揀、軋核、彈花、紡線、織布等工藝,計一十六幅。並把這本圖冊獻給乾隆,乾隆觀後大悦,在上面各題七言詩一首,正式定名為“御製棉花圖”。
一年,乾隆帶着王公大臣,御林侍衞一干人馬去丫髻山進香。當時正逢雨季,大水漫灌,張喜莊附近的蠻子營、南郎中、西小營、南北王路、前後渠河等村地勢低窪,大量野水聚集到一塊,一片汪洋,御道被水淹沒,大片莊稼被淹。乾隆看着眼前大水,十分擔憂。這年秋冬,方觀承帶人考察地形,制定疏水方案,召集民工開挖河道,以泄眼前的大水。這項工程歷時兩年完成,這裏的積水向北向西流入温榆河,大大減輕這些村子的水害,保證了農業生產。以後,乾隆經過這裏,看到修好的河道,御道暢通,十分滿意,為這條河賜名“方氏渠”,並賦詩一首。以後,順義知縣將乾隆題字、詩文鐫刻在碑上,立在張喜莊北的西小營七聖祠裏,以褒獎方觀承治水的功績。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