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勇強

(忻州市政府副秘書長)

鎖定
張勇強,男,漢族,現任忻州市政府副秘書長。
1994年,張勇強(現任 忻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同志由省直機關掛職到忻州市代縣任縣委副書記,因政績突出,97年被任命為靜樂縣委副書記。在靜樂縣工作十年中,他以勤勉嚴謹的工作作風,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超凡卓越的工作能力得了靜樂人民羣眾的真誠擁護
中文名
張永強
民族族羣
漢族
性    別

張勇強人物介紹

1994年,張勇強(現任 忻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同志由省直機關掛職到忻州市代縣任縣委副書記,因政績突出,97年被任命為靜樂縣委副書記。在靜樂縣工作十年中,他以勤勉嚴謹的工作作風,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超凡卓越的工作能力得了靜樂人民羣眾的真誠擁護。他把青春獻給了靜樂,他為老區建設傾注了心血。如今,靜樂縣城樓房鱗次櫛比,街道寬敞整潔、華燈亮麗,縣城綠樹成蔭、槐花飄香。過去以上訪問告狀聞名全國的貧困靜樂變成了今天的和諧文明平安縣、信訪工作先進縣。 [1] 

張勇強人物軼事

情暖老革命
2006年4月12日上午,記者有幸在靜樂縣委辦公樓內“逮”住了張勇強副書記。記者與張勇強書記寒暄未了,屁股尚未坐穩。他辦公室的電話在就響個不停。一支煙的功夫,民政局範局長、豐潤鎮李書記、王村鄉、尹鄉長等一撥人相繼進入,將不大的辦公室塞得滿滿當當。記者正喝水期間,門外邊響起了敲門聲,張書記起身開門迎進一位手柱拐仗,年過八旬的老人,張書記將這位老人讓坐在沙發上。
經瞭解,今天上午張書記就是專門為這位抗戰英雄、解放驕子,抗美援朝功臣——靜樂縣豐潤鎮窯兒上七等殘廢軍人高懷新老人解決生活難題的。82歲的老人看起來精神樂飽滿,談吐不凡、思路清晰。老人握住記者的手説:“我的問題 ,誰也不去找,張書記給俺解決最放心。除過他我誰也不相信。”
張書記介紹:高懷新老人,部隊上轉業回鄉後,組織上曾安排他當區長,因13年不見兒子的老母親阻攔,他未能如願, 只得解甲歸田。這一轉眼就是50年,如今妻離子散,孤身一人。他説:“現因居住的窯洞裂縫,成了危房,無法居住 ,只好找縣委、政府解決。老人説:“我在戰場上負傷都沒死,決不能死在這破窯裏。”
張書記與在辦公室的人聽完老人的訴説,將民政局長、鎮書記、鄉長叫進他的卧室,經過一陣商討,出來告知老人:“高大爺 ,你先在縣城住幾天,吃喝住由政府全報銷。過幾天 ,鎮裏、村裏給你安排一個安全、又好的房子住,你看行不行。”老人點點頭:“我相信張書記,我相信你。”説着眼角淚水潸然而下,“還是張書記好,他是咱自己的人。”老人邊走邊自語。 [1] 
情動“老上訪”
靜樂縣赤泥窪人呂俊栓號稱“大逢車”上訪户,可謂中央掛號、省裏出名、市裏頭疼,縣裏沒着的“老大難”。縣裏領導換了好幾茬,時間跨度20年,問題就是沒解決,成了住在省城上訪專業户。張書記先後瞭解呂上訪的原因和盲目生育9個孩子的窘境。以及破罐子破 摔的致命熱點,特別是他的三個孩子在赤泥窪上學,還有兩個在一破廟裏食宿。張書記了解這些情況後,利用多次回太原的機會,與呂溝通交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並親自駕車將學習用品、油鹽醬醋等生活用品送到孩子們手中,感動得幾個孩子和親屬當場出聲大哭。他們表示:勸解其父和其親屬回家務農,養活全家人過安穩的日子,讓孩子們的臉上有光。
之後張書記與太原信訪局以及朝陽街派出所取得聯繫,同時派三輛汽車,把長住太原上訪的呂俊栓接回靜樂縣。在縣城為呂安排了三間房子,讓呂有家能回,孩子有學能上,並免去了孩子們的學雜費。 張書記無微不致的關懷,使這位硬漢當場掩面大哭,並長跪不起,感謝這位信得過的張書記。20年一直闖蕩京城、省城的上訴户,終於在靜樂落葉歸根,安營紮寨。
2002年12月年度,靜樂縣破天荒第一次從忻州市捧回了“信訪工作先進縣”的銅匾。但張書記凝視着感嘆:不是老百姓要上訪,而是我們冷漠了他們。 [1] 

張勇強人物評價

張勇強書記,在靜樂縣度過了他最寶貴的青春年華,他寧肯放棄回太原機會,也要在靜樂踏踏實實幹一番事業,這就是張書記的口頭禪。他管過工程,可從未給遠來近鄰的親朋好友寫過條子説過人情。
在他的宿舍裏,記者見到電視仍是14時的小彩電。97年至今,他仍是坐着一台“老爺車”。
他熬過四任書記,有的異地做官,有的飛黃騰達。可他以“這就行了”為知足,安慰自己,在為構建和諧靜樂彈奏着美好的樂章。
2005年3月下旬,北黃葦村村民因煤礦改制引發矛盾,張書記受命於危難,帶領7、8個工作隊員住進了北黃葦,吃派飯睡熱炕,他怕同行睡不慣大熱炕,自己主動睡在炕頭。直睡得嗓子啞了,嘴上起泡,全然不顧,吃上幾口燒山藥,喝上幾口和子飯,又處理事去了,由於張書記等人工作到位,使村裏百姓與煤礦避免了一場械鬥。最後達成了百姓叫好, 老闆滿意,村幹部高興的三全其美協議。
當天全村人又放鞭炮又喝灑,幾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説:沒想到,現在還有吃派飯、睡熱炕為民幹實事的好乾部。工作組出村時,全村老少都歡送,一直送出兩裏以外仍戀戀不捨 。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