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其

(導演)

鎖定
張其,原名張文齊,曾用名張琪。弟兄六人,排行第三。一九二一年生於北京香山會館(後改中山會館),原籍中山三鄉鴉崗村人。
中文名
張其
別    名
張文齊
出生日期
1921年
畢業院校
北京電影學院
職    業
導演
主要成就
第一屆威尼斯國際科教片展覽榮譽獎
出生地
北京香山會館

目錄

張其生平

父輩弟兄十三人,姐妹七人,系由四個母親所生。父親排行第九,名國佐,字利宏,號心陶。雖説祖籍中山,但張其過去從未回過故鄉。在眾多叔伯中,只見過三位。至於祖父的情況更不知曉,遂使這異鄉遊子竟不知自己的來歷。待到一九八七年九月返故里尋根問祖時,查閲了族譜,方知祖父名綸閣,字維經,乳名壽,俗稱泥公壽。
張其幼年在北京就讀,不是個好學生。在會館的數十個孩子中,他是個頭目,打架鬥毆頗為調皮。但他自幼喜愛文藝,一般文藝節目,聽一次,看一遍,就能完整地模仿。他不只一次地做,而且經常做,因此時時吵得一家不得安寧。
大約在一九三七年,父親回家鄉處理產業期間,不幸竟暴病身亡。從此弟兄們少年喪父,繼而失學,飽受無父何怙之苦。為了生活,母親把他們弟兄三個送往山西省晉祠鎮,寄居在八伯父(張國華)家。那知禍不單行,“七七”事變後,年邁的伯父又在戰亂中顛沛流離,積勞成疾,病故他鄉。作為老三的張其便帶一個弟弟於一九三八年投奔延安參加革命。
經過革命洪流的陶冶,張其同志從一個無知的少年漸漸萌生學習樂趣與工作熱情。一九三八年投入抗日民族先鋒隊,一九四○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經過幹部培訓班的學習後,調到前方部隊,從事文藝工作。歷任戲劇組長、劇團團長等職。也曾經在話劇秧歌劇的活動中擔任演員、導演,並從事作曲等工作。由於他天性所好,又勤於學習,所飾角色人物都維妙維肖,獲得良好的效果。
一九四七年,隨西北電影團行軍到東北,此後轉而從事電影業。這段時間,他接連地參加了《光芒萬丈》《無形的戰線》《光榮人家》《劉胡蘭》等幾部故事片主要演員的工作。自一九五二年創建科教片廠後,他調任導演。他能適應環境,深入生活,熟悉生活,做到合情合理。因此所拍的五部科教片頗受好評。但出乎他意外的是,原認為沒拍好的《杉木》一片,竟榮膺第一屆威尼斯國際科教片展覽榮譽獎。其實他是花了不少心血,下了不少苦功,才得到的榮譽,並非偶然。
剛剛對科教片導演工作產生了興趣,一九五五年北京電影學院聘蘇聯專家主辦導演專修班,中央電影局便調他去學習。學了兩年多,畢業後,為了學以致用,又分配回故事片廠。此後至“文化大革命”動亂之前,在《洞簫橫吹》《英雄兒女》《金玉姬》《達吉和她的父親》等影片中任副導演和導演。
“文革”期間,張其導演遭到極“左”路線的迫害,全家被下放到東北山區插隊落户。雖吃過許多苦頭,但一連五載與農民一起生產、生活,使他得益非淺。按他自述,與農民兄弟彼此建立了深厚感情,對農民的瞭解,自然要勝過一般的體驗生活。
他調回工作崗位後,有着強烈的反映農民的創作慾望,先後導演拍攝了七、八部故事片。在《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家庭瑣事錄》兩部農村片中,他把精力都傾注於劇中人物內心世界的塑造,真實地表現了廣大農村青年男女的生動形象。
《角落》一片攝製完成之際,正值開展“清除精神污染”,審查修改歷時半年。該片問世後褒貶不一,報刊展開爭論月餘,對張其同志未始不是好事。既為該片大造了聲勢,又引出許多評論家的好文章。但他對“文革”十年餘悸未消,心中難兔忐忑。直至一九八二年評選“金雞獎”,該片獲優秀編劇獎,劇本得以肯定。繼而,影片又獲中央文化部評為優秀影片獎。以張其導演的藝術經驗、學識,得此榮譽,殊非偶然。

張其評價

張其同志在文藝戰線上勤奮耕耘,成績卓越被選聘為我國電影家協會名譽主席。他努力鑽研和堅持不懈的精神,是我們後人學習的楷模,他的創作成就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經驗。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