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公讓

鎖定
張公讓(1904—1981),廣東梅縣桃堯鎮大塘美村人,中醫名家,先後就讀於北京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廣州中山大學醫學院等院校。1949年舉家遷往香港,在香港創辦了香港中醫學院併兼任院長。著有《中西醫典》、《中西藥典》、《肺病自醫記》、《傷寒金匾評註》、《醫案醫話治醫雜記》、《醫藥雜談》、《楊氏兒科經驗述要評註》、《新醫學實在易》、《癌》、《辯證與論治》、《食色論》等中醫專著。 [2] 
中文名
張公讓
籍    貫
廣東梅縣
出生日期
1904年
逝世日期
1981年

張公讓人物經歷

1922年梅縣東山中學畢業後考入南京暨南大學。1923年考入北京大學理科預科,1924年轉讀於北京協和醫學院。因協和醫學院功課極為繁重,他勤苦力學,1年後染肺病咯血休學回鄉養病。1926年秋轉學廣州中山大學醫學院,1931年畢業,獲中山大學醫學士學位。
畢業後回鄉隨父親張國臣研習中醫,深得5代祖傳中醫之秘。1935年往廣州市衞生局執業內科。1936年到紫金縣醫院工作。1938年10月日軍入侵廣州後,返回梅縣任鬆口鎮平民醫院院長7年。抗戰期間,西藥來源困難,磺胺及抗菌藥奇缺,張公讓以中草藥為主研製各種成藥,療效甚好,使許多傷寒、痢疾、霍亂、腦膜炎病人獲救。併到松江中學兼課教授醫藥衞生知識。他醫德高尚,為鄉中羣眾治病,不分晝夜,徒步或騎自行車行數十里不以為苦,亦不求謝,更不以風雨卻辭,深得鄉中羣眾愛戴。他博通今古,術兼中外。1940年起陸續出版有《中西醫典》、《中西藥典》、《肺病自醫記》等著作,積極發掘數千年中醫中藥寶貴經驗,大力提倡中醫中藥科學化,提倡中西醫結合,成為當代促進醫學中藥科學化和中西醫結合的先驅者。
抗日戰爭勝利後不久,張公讓遷診所於梅城。1947年受友人邀請遷廣州市行醫,舉辦中西醫師進修班培養新人。不久,國民政府南遷廣州,李宗仁代行總統職務,他曾任“總統府特約醫師”、“國史館醫事顧問”、“中央黨部醫事顧問”、“兩廣考銓處中醫考試委員會專科顧問兼醫事顧問”、“廣東日報醫事顧問”等職。不參加黨派,廣交朋友,診所設廣州市廣大路32號23樓,此地成為梅縣同鄉議政之所,高朋常聚。其時正值國民黨政權風雨飄搖,解放戰爭勝利在即,有人邀去台灣,被他嚴詞拒絕。1949年7月舉家遷往香港九龍執業行醫,任“中國新醫藥研究院”院長,主編《中國新醫藥雜誌》及《醫藥文摘》,從事中西醫學交流和培養新一代有志醫學青年。
1981年10月31日在香港病逝,終年77歲。 [1] 

張公讓個人著作

曾主編《中國新醫藥雜誌》、《醫藥文摘》。個人著作有《傷寒金匾評註》、《醫案醫話治醫雜記》《醫藥雜談》、《醫學衷中參西錄選評》、《楊氏兒科經驗述要評註》、《公讓選方第一、二、三集》、《新醫學實在易》、《癌》、《辯證與論治》、《食色論》等書,並常在各報章雜誌發表文章,著作文字超過500萬字,為當代醫學界重要論著。 [1]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