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元濟故居

鎖定
民國35年(1946年)張元濟居住霞飛路(今淮海中路)沙發花園。該園原為英籍猶太人沙發所建私園,西洋格式佈局。民國22年易主為浙江興業銀行。興建新式花園住宅,仍名上方花園,前後五排74幢,座北面南排列整齊的平頂型,活潑的西班牙式,磚木結構三層樓花園住宅,大部於民國27~30年竣工,每宅有小花園。 [1-2] 
2021年3月11日,入選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
中文名
張元濟故居
外文名
Former Residence of Zhang Yuanji
地理位置
淮海中路1285弄
開放時間
白天
門票價格
免費
佔地面積
100平方
著名景點
書房
佈    局
西洋格式

目錄

張元濟故居佈局

張元濟居住弄底24號,這是三層樓的新式里弄房子,每層有兩間並排朝南的大房間,屋前有一個不太大的院子。
主人的卧室兼工作室安排在二樓西間,室內陳設簡樸,只幾件結實而不配套的木器,還有大堆大堆的書。房間西北牆放着一張黃褐色牀架的木牀,四尺寬。直到他兒子張樹年工作後,將第一個月的工資為他們夫婦定製了一對較為舒適的牀。居室正中一隻大理石紅木方桌,桌面是白色大理石,這張桌子是他母親的妝奩,後來成為了他的工作台。張元濟幾乎天天在此伏案工作,書寫大量信札和校勘古籍。北面靠牆是一個大衣櫃,其半邊掛着為數不多的幾件長袍,另半邊上部的小櫥裏,也被文房四寶所“佔領”。房間東北角有一個很暗的小間,裏面有一個四層的書櫥。房間東牆有一個壁櫥,櫥上有一座小的皮套琺琅金鐘,每當張元濟獨自看書寫字時,沒有一點聲音,只有這隻小鐘,每隔半小時敲幾下,更增添了屋內靜謐的氣氛。朝南是四扇玻璃窗,窗外有一個小陽台。窗兩側兩條狹長的牆面上,掛着張元濟的兩幅照片,分別是他40歲時的肖像和他訪歐時穿西裝的照片,這兩副照片如今一再被書刊所採用。

張元濟故居花園

小花園門外有狹長形地壇,首部堆砌有假山,間植雪松、廣玉蘭、紫藤架、花草樹木等,末端建成傘狀水泥亭。小花園門外橫一狹長形地壇(類街心花園),首部堆砌有假山,狹長地中鋪水泥,間植雪松、廣玉蘭、紫藤架、花草樹木等,末端建成傘狀水泥亭。建國後沙發花園改名上方花園,寓有幽靜美好之意。 [1] 

張元濟故居保護

2021年3月11日,入選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 [3] 

張元濟故居用途

1939年至1959年,張元濟在1285弄24號的上方花園居住了20年,當年的“上方花園”四字就是張元濟先生命名,聽聞弄口的門柱上還鐫刻着先生親筆題寫的這四個大字,但到達實地後並未發現那幾個大字。初來乍到,對於上方花園西洋格式佈局的小區並不熟悉,只能毫無頭緒的在小區內瞎轉悠。小區內的每座房子屋前有一個不太大的院子,居住在那裏居民大都在這院子裏晾曬衣服。在一個分叉路口的深處,我總算找到了24號房屋。這幢房子的三樓,由張元濟的獨子張樹年一家祖孫三代居住。由於種種歷史原因還沒全面維修和復原故居。乍看之下,這座房子給人的整體觀感可以説是平淡無奇,而標識着這兒為張元濟故居的告示牌位於院子欄杆之上,由於那兒灌木叢生,只有靠得足夠近才能發現那藏在樹木之後的牌子。若不是事前知道這兒為張元濟的故居,閒逛之時是絕不會發現這房屋所隱藏的那段歷史。 [2] 
張元濟故居 張元濟故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