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世文

(原四川大學哲學系教授)

鎖定
張世文(1905-1996),中國社會學家。滿族,北京人。1924年就讀於燕京大學社會學系,1928~1929年先後獲文學士和理學士學位。1938年起,先後任教於華西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四川大學等。 [1] 
中文名
張世文
民    族
滿族
出生日期
1905年
逝世日期
1996年
職    業
中國社會學家
出生地
北京

張世文人物生平

張世文先生,滿族,遼寧省安東縣(今丹東市)人,1905年12月5日生於北京。1924年,張世文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至燕京大學社會學系,主修社會學,輔修哲學。1928年畢業並獲社會學專業文學士學位,次年獲社會工作專業理學學位。張世文在燕京大學主辦的《社會學界》上發表文章《現代社會學》(1929年)和《上海消費合作調查》(1929年),在北平《哲學評論》上發表《洛克論能力》(1929年),在理論和實地調查方面都堪稱訓練。
1929年,本科畢業的張世文赴河北省定縣,在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工作,任定縣實驗區社會調查部幹事。此後,在社會調查部主任李景漢先生的領導下,張世文參與並主持了定縣社會概況、人口經濟、文教衞生、風俗宗教等多項調查工作,這些調查工作一直持續到1936年夏。在調查期間,張世文撰寫了一系列的專著和調查報告,專著包括收於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的《定縣秧歌選》(與李景漢合著)(1934年)和《定縣農村工業調查》(1936年),以及收於北平友聯社的《農村實地調查經驗談》(1934年)等。調查報告包括在《民間》雜誌上發表的《定縣農村家庭手工業》(1934年)、《定縣農村織布工業》(1934年)、《定縣農村的木廠》(1934年)、《定縣豬種改良的實驗》(1934年)、《定縣的新年娛樂》(1936年)、《定縣的秧歌》(1936年)等;此外還有一些學術成果,包括在《社會學界》上發表的《美國社會學家對於社會力的主張》(1930年),與李安宅合編《社會學袖珍詞典》(1931年),以及在《哲學評論》上發表的文章《洛克論單純意象》(1935年)等。基於定縣實驗區為基礎的調查成果中,張世文用三四年的時間細心工作,力求完備,才完成了《定縣農村工業調查》這本名著,其中自家庭工業以至作坊工業,自紡織工業以至五金工業,都有詳細的敍述,獲得了民國學界的重視。“使我們對中國一個整個縣單位的農村工業的實際狀況,得以一目瞭然。”(晏陽初序)“這不但現在對於認識農村工業的現狀有實際的用處,將來也一定是一部中國農村工業的重要史料。”(李景漢序)
1936年秋,張世文調任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駐湘辦事處秘書,負責編輯平教會內部刊物《平訊》。同時他還擔任湖南省衡山縣鄉村師範實驗學校兼課老師,講授“農村社會調查和統計方法”。在此期間,張世文指導師生在衡山縣師古鄉進行了1500户農家社會經濟概況調查,並撰寫調查報告《衡山師古鄉社會概況調查》(1937年)一書,後在湖南省立衡山師範實驗學校出版。 [2] 
1937年,張世文從湖南前往四川成都,任四川省政府設計委員會秘書處秘書、設計專員,參加編寫《四川省概況》,並負責新都實驗縣農村社會經濟的調查工作。1938年春到1942年夏,張世文在華西協和大學歷史社會學系任講師和副教授,開設“社會學概論”、“社會調查”、“統計學”、“農村社會學”等課程。在此期間,他被聘為四川省生產計劃委員會委員,專就自流井鹽業生產作過專門的調查。而從1942年夏到1946年,張世文轉任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社會學系副教授,講授“社會學概論”、“社會統計學”、“社會調查概要”、“農村社會學”、“家庭與婚姻”和“平民教育定縣實驗區”等課程,並指導學生在中和場農村社區進行社會調查和鄉村掃育、醫藥衞生、抗戰宣傳、兒童福利等社會服務。1946年,張世文回到華西大學,任鄉村建設學系教授,開設多門課程並指導學生在成都石羊場進行農村調查實習和服務工作。他還在銘賢學院勞動經濟學系和成華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工作,在1947年秋至1949年春兼任四川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講授農村社會學和農村調查課。 [2] 
張世文在40年代著述頗豐,一方面推廣生命統計研究,這方面的著作包括《生命表之編制法》(1942)、《生命統計方法》(1943)、《生命統計》(1947)等,另一方面繼續宣傳自燕京大學時代就開始的農村社會調查,代表作有在《華西鄉建》上發表的《農村建設運動給我們的啓示》(1947年)和《論中國農村社會調查運動發展之途徑》(1947年),在《中興日報》上發表的《鄉村建設運動的根本意義》(1947年)、《社會調查與社會改良》(1948年)、《農村社會學導論》(1949年)等。
1950年,華西大學鄉村建設學系撤銷,張世文調任社會學系,教授“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土地改革”和“新中國財政經濟政策”等課程。1952年,社會學系被取消,張世文調至四川大學政治經濟學系任教授。開設“統計學原理”、“經濟統計學”、“東歐人民民主國家國民經濟發展史”等課程。1973年秋,張世文由政治經濟學系調印度研究室任教授和研究員,主要蒐集、譯述有關印度的地理、歷史、文化、教育、人口等方面的文獻資料。而他在這一時期的研究興趣,也轉移到了國際政治經濟學和人口學上。
1979年,四川大學人口學研究所籌備成立,張世文調任該所教授和研究員,負責培訓和指導人口學專業的研究生。1984年秋,川大哲學系成立社會學專業,張世文又調任該系教授,最終於1987年退休,後出任中國社會學學會顧問、四川省社會學學會顧問、四川省統計學會顧問等。張世文寫作了一系列的回憶錄,在《讀書》雜誌上發表文章《時代的寫照,對李景漢著<北京郊區鄉村家庭生活調查札記>一書的評論》(1983年),在《學習與實踐》上發表《我和李景漢老師》(1984年)與《社會學回憶點滴》(1984年)等。
1996年,張世文先生去世,享年91歲。 [2] 

張世文人物履歷

1949年後,歷任華西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四川大學經濟系教授、印度研究室研究員。1979年後任四川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中國社會學會顧問。1984年任四川大學哲學系教授。長期致力於社會學、人口學、人口統計學、社會調查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張世文個人成就

在河北定縣的社會調查中,蒐集和整理了有關社會風俗、文化娛樂、衞生教育、農村人口、家庭手工業等方面的大量資料,為李景漢所著《定縣社會概況》一書的出版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強調通過中國社區史、社區志的研究,理論聯繫實際,探索社會學中國化的道路。著有《定縣農村工業調查》、《衡山師古鄉社會概況調查》、《生命統計方法》、《農村社會調查方法》、《農村社會學導論》、《社會調查概要》(合著)等。譯著有《社會學原理》、《生命統計學概論》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