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引磬

鎖定
引磬,又稱擊子,《清朝續文獻通考》中稱雲磬,是藏、蒙古、納西、漢等族敲擊體鳴樂器。流行於全國佛教寺院和道教宮觀,尤以西藏、內蒙古、雲南、四川、青海、甘肅等省區盛行。
中文名
引磬
拼    音
yǐn qìng
注    音
ㄧㄣˇ ㄑㄧㄥˋ
詞    性
名詞

引磬基本解釋

引磬 引磬
引磬是寺院道觀的僧道中所使用的打擊樂器,又稱手磬。形似酒盅,直徑約七釐米,形狀與仰缽形坐磬相同。置於一根木柄上端,木柄長約三十五釐米,用細長銅棍敲擊。
引磬之名,見於《敕修清規》卷二達磨忌條(大正48·1117c)︰‘行者鳴手磬,維那出班。’同書卷八〈法器章〉雲(大正48·1156a)︰‘小手磬,堂司行者常隨身,遇眾諷誦鳴之,為起止之節。 [1] 

引磬引證解釋

指僧道的一種法器。多用銅製,形如小碗,底貫以紐,下附木柄。誦經唸佛時用以調整音節。
水滸傳》第九十回:“引磬響處,兩碗紅紗燈籠,引長老上升法座。”
巴金 《秋》二四:“坐在他對面的右邊那個敲小引磬的年輕和尚接着用響亮的聲音唱道:‘杜鵑叫落桃花月,血染枝頭恨正長。’” [2] 

引磬結構

磬體用鑄成,呈仰缽體,與鐵磬或碰鈴相似,磬口外徑5.6釐米~7釐米、磬高3 .5釐米~4釐米、磬壁厚0.4釐米~0.8釐米,磬體下端鑽有小孔,仰口釘於磬柄上端。磬柄木製, 柄長25釐米~30釐米、柄徑1.6釐米~2釐米,柄體外表旋有各種寬、窄、圓、尖環狀條紋為飾。磬棰又稱磬釺,用細銅棍或鐵棍製成,上圓下扁,直徑0.6釐米,長度與磬柄相同。

引磬演奏

演奏時,左手持握磬柄下端,磬口朝,舉過胸部與口相齊,右手執金屬磬釺敲擊磬體而發音。音色清脆明亮。廣泛用於佛教各種法事中。納西族用於洞經音樂合奏。是佛教寺院中使用的宗教樂器,在梵樂中常用以敲擊節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