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建甌高爐光餅製作技藝

鎖定
建甌高爐光餅製作技藝,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市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建甌光餅,為建甌當地特色小吃。根據史志典籍記載,建甌光餅是明代戚繼光抗倭部隊隨身攜帶的行軍乾糧,人們為了紀念戚繼光,便稱其為光餅。建甌光餅以房村光餅為代表,因始終堅持沿用傳統木炭高爐燒製,故稱”高爐光餅“。上乘的光餅出爐時,講究“金面、銀邊、鐵底、棉花心”。 [3] 
2017年1月11日,“建甌高爐光餅製作技藝”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43。 [5] 
中文名
建甌高爐光餅製作技藝
批准時間
2017年1月11日
遺產級別
省級
遺產類別
傳統技藝
申報地區
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市
保護單位
建甌市文化館(建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項目編號
Ⅷ-43

建甌高爐光餅製作技藝歷史淵源

明朝初年,倭寇進入中國沿海地區搶劫燒殺,人民深受其害。到明嘉靖時,倭寇更與中國海盜相勾結,對閩、浙沿海地區人民猖獗侵擾。在抗倭中,明朝出現了抗倭名將戚繼光。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戚繼光調浙江任參將,他組織訓練了一支三千多人的新軍,英勇善戰,屢立戰功,被譽為“戚家軍”。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大舉侵犯福建,戚繼光奉命入閩殲敵,大獲全勝。相傳戚繼光由浙率部入閩抗倭之時,連日陰雨,軍中不能舉灶,戚繼光便命以麪粉製成圓形餅坯,烤製成一種最簡單的小餅,圓餅中心打一小孔,用麻繩串起掛在將士身上充當乾糧,大大加快了行軍速度,方便了作戰殲敵。後來,這種小餅的製作方法流入民間,八閩人民為紀念戚繼光的豐功偉績,弘揚其抗敵護民的愛國精神,便將這種小餅稱為“光餅”。
光餅在建甌廣為流傳,它不僅是人們喜愛的小吃,而且還成為祭祀神靈、祖先必備的供品。房村全村都做光餅售賣,房村被譽為“光餅村”。其中,“旺弟光餅”從明朝戚繼光首創,到第十三代傳人陳旺弟,再到十五代傳人鄭建軍,在民間流傳了四百多年。 [1] 

建甌高爐光餅製作技藝工藝特徵

建甌光餅以房村旺弟光餅為代表,其餅坯烤熟後,面向炭火的表面向外微凸,飽滿潤滑,呈古銅色,稱為“金面”;貼於爐壁的底面則平展、脆硬而不焦,稱為“鐵底”;介於表面和底面之間的外圈呈灰白色,稱為“銀邊”,其內層則鬆軟如海綿,稱為“棉花心”。上乘的光餅出爐時,餅面金黃、色澤均勻而無焦痕,餅邊色白,餅底看似硬挺,咬之鬆脆,故譽為“金面、銀邊、鐵底、棉花心”。 [1] 

建甌高爐光餅製作技藝工藝流程

建甌高爐光餅製作技藝工具

在製作工具上,烤制高爐光餅使用建甌特有的爐口側開的“高爐”。所謂“高爐”,是將傳統焙餅的爐立於木架之上,磚塊砌底,再用開一爐門大小口子的大陶缸倒置其上加工而成。焙餅時,把餅坯貼在爐內壁左、右面及頂上,炭火猛烤至餅將熟時,餅師又用潑水將爐火火勢壓弱,瞬間水蒸氣充斥爐間,一次烤餅可達百個之多。相較於爐口上開的“矮爐”,“高爐”更能夠圍聚火力,烤制效果也更佳。 [4] 

建甌高爐光餅製作技藝流程

首先,在原料、餡料、輔料的選擇上,要根據不同季節不同氣温掌握“麪肥”發酵技術,先將發酵的麪粉和成面,加適量食鹽及小蘇打,然後將麪糰用手工揉細、製成餅截,再用木棰碾成餅坯。通常餅坯為直徑5.5釐米至6釐米,厚度約1釐米,坯中間戳兩個小洞,餅面加葱和肉。同時,在烤制光餅時,還必須掌握炭火的燃燒温度和出爐時間,一邊觀察餅被烤的程度、一邊調整火候,才能烤出恰到好處的光餅。 [4] 

建甌高爐光餅製作技藝傳承保護

傳承人物
鄭建軍,男,1972年6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建甌高爐光餅製作技藝”第四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2] 
保護措施
建甌市文化館(建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為“建甌高爐光餅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 [1] 

建甌高爐光餅製作技藝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鄭建軍註冊的“旺弟”商標被評為南平市知名商標、南平市知名商標;“旺弟光餅”被評為中華美食小吃金獎、南平市食品衞生示範單位、建甌市小吃示範店等。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