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赤眼蜂

鎖定
赤眼蜂(Trichogramma) 膜翅目(Hymenoptera)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具有資源豐富、分佈廣泛和對害蟲控制作用顯著。赤眼蜂是世界性重要天敵昆蟲資源,被廣泛應用於多種農林害蟲的生物防治。 [1] 
據20個國家的不完全統計,應用赤眼蜂防治害蟲的面積已達17,000,000ha,防治對象涉及60多種農林害蟲。在我國,近30年來,赤眼蜂已成為應用範圍最廣、應用面積最大、防治害蟲對象最多、也是研究最為細緻和深入的一類天敵昆蟲。 [2] 
我國各地已收集保存了國內外多種赤眼蜂種質資源。針對不同防治對象,對不同蜂種和品系進行了評價和篩選,保存了主要農林害蟲的優勢赤眼蜂種和品系。 [3] 
廣赤眼蜂(Trichogramma evanesceus)分佈於我國新疆、遼寧、吉林、北京、內蒙古、山西、陝西等地,可寄生棉小造橋蟲、天蠶蛾、桑劍紋夜蛾甘藍夜蛾米蛾麻小食心蟲、棉鈴蟲、甜菜螟、亞洲玉米螟等多種農業害蟲。 [1] 
中文名
廣赤眼蜂
外文名
Trichogramma evanescens Westwood
動物界
昆蟲綱
膜翅目
赤眼蜂科
功能類別
寄生性天敵
寄主昆蟲
棉鈴蟲煙青蟲玉米螟黃地老虎警紋地老虎銀紋夜蛾甘藍夜蛾苜蓿夜蛾
寄主危害作物
棉花

廣赤眼蜂形態特徵

雄蜂:體暗黃色,頭、前胸及腹部黑棕色。觸角毛甚長而末端尖鋭,其中最長的近於鞭節最寬處的2.50倍。前翅臀角緣毛相當於翅寬的1/6。外生殖器的陽基背突強度骨化,廣三角形,有效寬的圓弧形側緣,基部明顯收窄,末端伸達D的1/3。腹中突成鋭角三角形,其長相當於D的1/4。中脊成對,向前伸達陽基的1/3。鈎爪伸達D的1/2。陽莖稍長於其內突;而兩者之和稍長於陽基的全長,短於後足脛節。
雌蜂:體色與雄蜂相同。產卵器與後足脛節等長。蟲卵的寄生率,是隨着棉花生育期的推移而增高。 [2] 

廣赤眼蜂地理分佈

廣赤眼蜂生物學特性

(1)歷期:發育歷期在適温範圍內,與温度呈負相關。據試驗(1980),温度在16.90℃、20.30℃、24℃、27℃、29.50℃和31℃條件下,其世代歷期分別是:30.50天、17天、14天、9.50天、8.50天和8天。
(2)發育起點温度與有效積温:根據試驗(1973-1979),廣赤眼蜂(玉米螟型)的適温範圍18-28℃;最適温度20℃;發育起點温度11.33℃。
根據試驗(1980),發育適温區為22-27℃;發育起點温度為9℃;有效積温為176.40日度。
(3)年生活史:廣赤眼蜂在陝西省咸陽地區於10月下旬至11月在寄主卵內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出現第一代成蜂,在該地區全年可發牛14代。
(4)繁殖:已知廣赤眼蜂在棉田可寄生寄語昆蟲的卵。成蜂繁殖力的大小與補充營養和寄主卵有關,根據試驗(1980),在平均温度20.30℃,相對濕度為69.70%的情況下,其單雌平均產子蜂數:喂白糖水為68.80頭,最多達130頭;喂蜜水的為72.30頭,最多達102頭;喂葡萄糖水的為59.10頭,最多達119頭;而對照僅為30.10頭,最多58頭。
對不同寄主產卵的情況有異。如對蓖麻蠶卵平均1.76粒,最多d粒;地老虎卵平均66粒,最多83粒;黃腹燈蛾平均12粒;銀紋夜蛾平均16粒。
不同寄主卵的單卵平均出蜂數分別是:菜粉蝶卵為1.40(1-3)頭;毒蛾卵2(1-3)頭;黃腹燈蛾卵2.40頭;蓖麻蠶卵18.70(3-46)頭;榨蠶卵54.50(25-96)頭。
寄主不同育出子代蜂的雌、雄比不同,一般大粒卵營養豐富,雌性比例高;反之小卵營養差,雌性比例低。如各種不同寄主卵育出子代蜂的雌、雄性比是:柞蠶卵10:1,蓖麻蠶卵5:1,地老虎卵3.60:1,菜粉蝶卵1.40:1,燈蛾卵5.50:1。 [2] 

廣赤眼蜂作用

廣赤眼蜂是 一種優良的卵寄生蜂,在黃野螟卵期及時釋放廣赤眼蜂,以赤眼蜂寄生黃野螟卵,使所產的卵不能孵化為幼蟲,在源頭上抑制黃野螟的發生;且多次在卵期放蜂,對沉香樹及林地環境不會造成危害和污染等。近期,茂名市林業科學研究所科研人員正在研發大規模繁殖廣赤眼蜂釋放防控黃野螟技術,並取得良好進展;廣赤眼蜂在茂名的發現,對黃野螟生物防治的應用將會產生巨大潛力。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