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西省立第三師範學校

鎖定
廣西省立第三師範學校是廣西著名學府之一。其淵源最早可追溯到光緒三十一年的南寧道師範學堂。省立三師在不長的辦學時間裏,培養了大批師資教育人才。成為廣西民國早期桂西南各縣教育機構的主要力量。並湧現出許多現代史上的著名人物。
中文名
廣西省立第三師範學校
創辦時間
1905年
所屬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
類    別
公立

廣西省立第三師範學校辦學規模

1905年,清政府廢科舉考試,置司籌辦全省初級師範學堂擬分三處。 [1]  南寧學府務公所正副所長李祖若、黃居維負責籌辦師範學堂,以蔚南左江兩書院(今南寧市民權路,即朝陽路東段靠近民族大道附近)故址改建。面向南寧道招生,以簡易速成為主,以應小學堂迅速發展教師嚴重不足之急需。1907年,巡撫張鳴岐蒞邕,指示將學堂改為第三初級師範學校(一校在梧州,三校在桂林)。1912年後,校址被省議會佔用,一度停辦。
古籍 古籍
1914年,南寧初級師範學堂恢復開辦,改名為“廣西省立第三師範學校”,此為學校初建之始,新建校舍於南寧西門北帝廟附近(今南寧五中校址)。時與1912年在梧州由梧州四府師範學堂改為廣西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以及1912年在桂林開辦的“廣西省立第二師範學校”齊名,三校只是面向招生的地區不同,廣西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主要面向桂東地區,廣西省立第二師範學校主要面向桂北地區招生,而廣西省立第三師範學校主要面向桂西、桂南各縣招生,是當時廣西培訓師資的三所最高學府之一,錄取學生除免交學費外,還供給膳食.服裝和書籍等,以鼓勵學生安心學習。因此,吸引了全省的許多學生紛紛前往報考。它主要面向南寧百色龍州、天保等桂西地區的20多個縣招生。

廣西省立第三師範學校貢獻

古籍 古籍
三師校長大多是國內外著名大學畢業的,大部分教員也是大學畢業生,師資力量很強,入學新生都是經過嚴格挑選的,所以培養出來的學生質量很高,可謂繼承了第三初級師範學堂的優良傳統:三師學堂自1905年清政府明令廢科舉制度結束封建時代舊教育形式起辦學,至1912年共培養畢業生近一千人。他們“程度優者4/10補助全省中學及中學以上程度相當學堂教員之用,餘6/10可完全補充小學教員。……廣西中等初等教育界,乃至於行政方面,優級選科畢業生供奉者,切實不小。民國初年,廣西教育界幾乎全系他們支持。” [2]  繼之而起的三師學校畢業生,同祥不遜前輩,10餘年來支撐着桂西師資的半邊天。

廣西省立第三師範學校知名校友

百歲將軍吳西的故事 百歲將軍吳西的故事
當時桂西地區壯族貧困子女較多,由於三師入讀條件優越,因而前往報考的桂西考生很多,少則一兩千人,多則五六千人,而三師每年僅招生一個班,名額為40 - 50人不等。報考人數之多,考取之難,可想而知。當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三師的考生,不少人後來都功成名就,成為著名人物。
如後來成為國際知名民族學家的壯族人黃現璠,1922年報考三師時,“從2000名考生中只錄取40的競爭情況下,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第三師範。”他的家鄉扶南縣(今扶綏縣)渠思屯人得知後奔走相告,引以為榮,並紛紛慷慨解囊,資助黃現璠上學。同年與黃現璠同樣以優異成績考上三師的扶南壯族人吳西,後來成為了新中國的開國將軍和著名書法家。1924年以優異成績考上三師的同正縣壯族人謝鶴籌,後來當上了中央民委副主任。教師中最為著名的人物是被巴金稱為“我們的耶穌”的葉非英老師。
參考資料
  • 1.    引自《廣西吃紹活涪官報》,清宣統元年22至23期。
  • 2.    引自《廣西教育研究》一九四二年第三卷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