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

鎖定
青塘遺址位於廣東省北部清遠市英德市青塘鎮,是華南地區新舊石器時代過渡階段典型的洞穴遺址。 [1]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榮獲“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 
中文名稱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
出土地點
廣東省北部清遠市英德市青塘鎮
所屬年代
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
遺址意義
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歷史

青塘遺址作為洞穴羣,展現了2.5萬至1萬年前華南地區的聚落形態,全面反映出社會複雜程度,系統再現了中國南方從狩獵採集社會向早期農業社會過渡的歷史進程。 [1]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現狀

2016年至2018年,通過3年考古工作,在青塘遺址發現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連續的地層堆積,清理出墓葬、火塘等多處重要遺蹟,出土古人類化石、石器、陶器、蚌器、骨角器、動物骨骼化石及植物遺存等各類標本一萬餘件。 [1] 
考古發現一座墓葬,出土保存較為完整的人骨化石一具,其葬式為蹲踞葬,年代距今約13500年。墓葬的形式説明當時嶺南人類已具有明確的生死觀念和有意識的埋葬行為,也是中國年代最早的可確認葬式的墓葬,是廣東境內保存最完整的距今1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 [1]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文物價值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發佈最新的英德市青塘遺址發掘成果報告。遺蹟內被髮掘出華南最早的穿孔蚌器與廣東最早的早期陶器,以及廣東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距今1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是華南新舊石器過渡階段考古的重大新突破。 [3]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4張)
青塘遺址出土古人類化石、石器、陶器、蚌器、角骨器等各類文物標本一萬餘件,連續的地層與文化序列、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的聚落形態、環境變遷與史前文化演進的關係、現代人行為複雜化的全面反映等等,這些重要收穫系統展現了中國南方從狩獵採集社會向早期農業社會過渡的歷史進程。是華南史前考古非常關鍵的新收穫,有望突破國內外學術界對華南——東南亞地區史前人類與文化發展認識的瓶頸。 [3] 
出土遠古各類遺物一萬餘件
青塘遺址位於清遠市所轄英德市青塘鎮。該遺址發現於1959年,當時青塘鎮屬韶關市翁源縣管轄,故命名為翁源縣青塘遺址。上個世紀60年代與80年代,廣東省博物館等單位曾兩次對青塘遺址進行考古調查,未進行過正式考古發掘。 [3] 
為全面瞭解遺址內涵、建立可靠的地層序列與年代框架,促進華南——東南亞地區新舊石器時代過渡階段諸學術課題的深入探討,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16年至2018年,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英德市博物館等單位對英德青塘遺址進行主動性考古發掘。 [3] 
通過考古發掘,青塘遺址發現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連續的地層堆積,共出土古人類化石、石器、陶器、蚌器、角骨器、動物骨骼化石及植物遺存等各類遺物一萬餘件,建立起距今約2.5萬至1萬年完整的地層與文化年代序列。 [3] 
青塘遺址文化遺存從早至晚可分四期,各期的文化面貌體現出明顯階段性差異:第一期,距今2.5萬至2.2萬年,文化遺物中工具包括打製石器與骨角器,石器除華南傳統的砍砸器等礫石石器外,還有以石英為原料加工的石片石器;第二期,距今2.2萬至1.8萬年,較多直接使用礫石做工具,開始出現陡刃石器,骨角器製作工藝較為進步,發現通體磨光的骨器,出現穿孔蚌器;第三期,距今1.8萬年至1.5萬年,陡刃礫石石器加工技術逐漸成熟,與之共存的還有典型的石片石器加工工藝,該階段出現火候較低的早期陶器;第四期,距今1.5萬至1萬年,螺、蚌殼數量激增,定型化生產的陡刃礫石石器佔據主導地位,出現零星的穿孔石器與局部磨光石器,陶器製作工藝相對進步,該期早段出現有意識喪葬行為。 [3] 
華南最早的穿孔蚌器
黃門巖2號洞地點出土年代超過距今2萬年的穿孔蚌器,這是華南發現年代最早的穿孔蚌器。三個不同層位發現早期陶器,其中一層出土陶片測年數據在距今1.7萬年左右,為廣東考古發現年代最早的陶器,而第四期地層中發現距今1萬多年的陶器則在製作工藝上體現出明顯的進步性。青塘遺址發現的早期陶器證明華南地區尤其南嶺南北兩側距今2萬至1萬年大範圍出現早期陶器。 [3] 
中國最早的墓葬
黃門巖1號洞地點發現墓葬1座,出土人骨化石1具,其葬式為蹲踞葬,年代為距今約13500年。右側上下肢骨、脊椎與骨盆等保存情況較好,人骨下方墊有石塊,人骨旁發現骨針1枚,可能為隨葬品。該墓葬是中國發現年代最早、可確認葬式的墓葬,也是廣東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距今1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 [3] 
古人肉食品種豐富
青塘遺址出土的大量動植物殘留、火塘等遺蹟,為研究史前人類的生活習性提供了珍貴的線索。這裏發掘出的動物種屬以鹿為最大宗,包括水鹿、斑鹿及麂子等,此外還有食肉類、鳥類及齧齒類動物。除陸生動物外,螺蚌、龜鱉、魚等水生動物發現數量亦較多。除少量保存情況相對較好的動物下頜骨、牙齒及角外,出土動物遺存多為動物骨骼殘片,部分文化層出土動物骨骼破碎程度較高,發現大量長度在3釐米以下骨骼碎片。此外,還發現有植物果核,部分石製品上發現禾本科澱粉粒。這些類型豐富的動、植物遺存是新舊過渡階段廣譜性採食經濟的有力證據。 [3] 
學術意義重大
青塘遺址發現了連續的地層和文化演變過程,環境考古工作清晰地顯示晚更新世以來的氣候變化以及由此導致人類行為與活動的改變;早期墓葬的發現有助於探討舊石器時代社會發展、宗教意識的萌芽、儀式的出現以及區域現代人演化與擴散等;遺址在環境、技術、人類行為、聚落形態等方面提供的考古材料不僅具有區域意義,可以用來重新認識華南以往發現的同時期考古材料,還在現代人演化與擴散、東亞與東南亞史前文化的關係、新舊石器過渡與文化發展等重大課題上具有全局的意義。 [3]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文物保護

上個世紀60年代與80年代,廣東省博物館等單位曾兩次對青塘遺址進行考古調查,未進行過正式考古發掘。 [4] 
青塘遺址包括黃門巖1號至4號洞、吊珠巖、仙佛巖及朱屋巖等多處洞穴地點,是嶺南典型的新舊石器時代過渡階段洞穴遺址。因同時發現打製石器、局部磨刃石器與陶片等文物,其年代最初被認定為新石器時代早期。 [4] 
青塘鎮地處北江一級支流滃江中游,境內發育有較多溶洞。黃門巖位於青塘鎮南部欖村,為馬鞍形石灰岩孤峯,其南麓有大小各異四個洞穴,自西向東分別編號為1至4號洞,其中黃門巖1號洞與4號洞狹長幽深,2號洞開闊敞亮,3號洞則為巖廈。 [4] 
為全面瞭解遺址內涵、建立可靠的地層序列與年代框架,促進華南—東南亞地區新舊石器時代過渡階段諸學術課題的深入探討,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16年至2018年,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英德市博物館等單位對英德青塘遺址進行主動性考古發掘。在黃門巖1號至4號洞四處洞穴地點共發掘54平方米,其中2號洞地點發掘面積最大,達30平方米,同時還對周邊其他石灰岩洞穴開展系統的調查。 [4] 
本項目工作之初就設計了明確的課題目標與技術路線,在常規田野考古發掘外,還引入年代學、古人類學、環境考古、動物考古、植物考古、土壤微形態、殘留物分析、石料產地分析及三維重建等多學科理念與技術手段,全面提取、分析遺址內各類信息,開展多學科綜合研究。 [4] 
由於洞穴堆積成因複雜,且多次受自然和人為擾動,因此青塘遺址的文化層堆積也異常複雜,且有多處堆積膠結情況嚴重,給發掘清理工作造成極大困擾。本次發掘秉持辨識與區分最小堆積單位的原則,確保各類文化遺存出土層位與地層關係的精確性,同時作為復原遺址堆積形成過程的依據,僅黃門巖2號洞地點劃分出早期文化堆積單位近70個,並在嚴重膠結的堆積中發現並清理出墓葬與火塘等遺蹟單位。 [4] 
發掘過程中除大量提取測年、古環境、植硅石、殘留物、土壤微形態等方面的樣品外,所有文化層堆積的土樣都逐一進行浮選與重選,獲取了數量龐大的石製品碎屑、動物骨骼碎片、小動物化石及碳化植物等遺存。 [4] 
連續的地層與文化序列
通過考古發掘,青塘遺址發現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連續的地層堆積,共出土古人類化石、石器、陶器、蚌器、角骨器、動物骨骼化石及植物遺存等各類遺物一萬餘件,建立起距今約2.5萬至1萬年完整的地層與文化年代序列。 [4] 
舊石器時代晚期聚落形態
青塘遺址的特殊性在於其作為洞穴地點羣,體現出華南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的聚落形態特徵。隨着最後冰期氣候變冷,晚更新世晚期現代人基於氣候環境多選擇洞穴作為居址,不同時期的棲居方式又表現出階段性特點,尤其是較晚階段的人羣選擇大型洞穴作為主要生活居住區。 [4] 
不同洞穴地點之間有顯著的功能差別。黃門巖2號洞地點無論從居住面積還是出土遺物,皆不同於其他地點,其在第二期開始作為人羣集中居住的中心營地,文化遺物的類型與數量説明居住的人羣規模和活動頻繁程度遠高於其他地點。黃門巖1號洞地點發現有墓葬與火塘等遺蹟,但出土遺物數量極少,説明其應是比較特殊的功能地點,而其他洞穴可能是一般性活動地點。同時,單個地點(中心營地)內部又存在空間的功能區分,如2號洞發掘區西部的地層集中發現大量修理石片、斷塊與碎屑等加工石器的廢類石製品,反映出完整的石器加工操作鏈與石器加工區的功能特點。 [4] 
聚落形態的發現與研究在舊石器時代考古領域極為難得,青塘遺址的這一發現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價值。 [4] 
中國最早的可確認葬式的墓葬
黃門巖1號洞地點發現墓葬1座,出土人骨化石1具,其葬式為蹲踞葬,年代為距今13500年左右。除頭骨與左側部分缺失較為嚴重外,右側上下肢骨、脊椎與骨盆等保存情況較好。人骨下方墊有石塊,人骨旁發現骨針1枚,可能為隨葬品。該墓葬是中國發現年代最早、可確認葬式的墓葬,也是廣東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距今1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 [4] 
青塘遺址還發現火塘遺蹟7處,其中黃門巖1號洞地點發現3處、2號洞與4號洞地點各有2處。黃門巖1號洞地點H1與H3火塘底部皆發現有石塊堆壘現象。 [4] 
華南最早的穿孔蚌器與廣東最早的早期陶器
黃門巖2號洞地點出土年代超過距今2萬年的穿孔蚌器,這是華南發現年代最早的穿孔蚌器。三個不同層位發現早期陶器,其中⑤層出土陶片測年數據在距今1.7萬年左右,為廣東考古發現年代最早的陶器,而第四期地層中發現距今1萬多年的陶器則在製作工藝上體現出明顯的進步性。青塘遺址發現的早期陶器證明華南地區尤其南嶺南北兩側距今2萬至1萬年大範圍出現早期陶器。 [4] 
遺址內出土各類石製品3000餘件,包括打製石器、石錘、使用礫石、石片、斷塊、碎屑、石料及少量穿孔石器、局部磨光石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單面硬錘加工的各類陡刃礫石石器,石器原料主要是利用周邊的河灘礫石,無論是單邊刃、多邊刃還是盤狀刃,其形態與加工技術運用都具有定型化生產的特點。 [4] 
環境變遷與文化演進的耦合關係
  環境考古的初步結果顯示,遺址第1階段為MIS2階段末次冰期最盛期乾冷氣候,其後總體趨於轉暖,但其間有多次程度不同的冷暖更替。青塘遺址從早至晚的氣候環境變遷,與遺址的遺存分期及其所反映的工具技術、人類適應行為與文化的變化較為吻合。青塘遺址的考古成果不僅復原了MIS2階段至全新世初期嶺南地區詳實的古環境演變過程,而且清楚地揭示出其與新舊過渡階段人類適應策略、史前文化演進路徑之間的關係。 [4] 
現代人行為複雜化發展的新階段
青塘遺址全面反映出晚更新世華南—東南亞現代人行為複雜化的新階段。以陡刃礫石石器為代表的定型化石器生產技術不斷成熟,骨角器、穿孔蚌器、陶器、穿孔石器及局部磨光石器等新型工具門類不斷湧現,有意識的喪葬行為則暗示了舊石器時代晚期原始宗教信仰、儀式的產生以及社會複雜程度,還有遺址所展現的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原始人羣的聚落形態,這些都表明新舊石器過渡階段現代人行為複雜化發展到一個較高的新階段。 [4]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專家意見

2018年11月10至11日,在英德市召開青塘遺址專家論證會。來自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北京大學及湖南、廣西、福建、江西等省份的相關領域十餘位考古專家,分別從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古人類學、環境考古及動物考古等不同視角圍繞青塘遺址發掘成果展開熱烈討論。與會專家對這項華南史前考古新發現的重要學術意義與科學價值給予一致的肯定。專家們指出,青塘遺址發現了連續的地層和文化演變過程,環境考古工作清晰地顯示晚更新世以來的氣候變化以及由此導致人類行為與活動的改變;早期墓葬的發現有助於探討舊石器時代社會發展、宗教意識的萌芽、儀式的出現以及區域現代人演化與擴散等;遺址在環境、技術、人類行為、聚落形態等方面提供的考古材料不僅具有區域意義,可以用來重新認識華南以往發現的同時期考古材料,還在現代人演化與擴散、東亞與東南亞史前文化的關係、新舊石器過渡與文化發展等重大課題上具有全局的意義。 [4] 
青塘遺址考古發掘項目的課題設計、研究思路、工作方法、團隊架構及高質量的田野工作都贏得與會專家的高度評價,專家們認為本項目具有很強的課題意識導向,學術目標明確,多學科交叉運用,田野工作紮實細緻,是洞穴遺址考古發掘和多學科綜合研究的典範。 [4]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學術意義

華南是研究現代人起源和農業起源非常關鍵的區域,青塘遺址的考古發現作為華南史前考古的新突破,對於東亞、東南亞史前人類與文化發展的認識和探討具有重大學術意義: [4] 
首先,青塘遺址連續的地層與文化序列為華南—東南亞新舊石器過渡階段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標尺,並揭示出環境變遷與文化演進過程的耦合關係。第二,青塘遺址墓葬與人化石的發現對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原始宗教信仰、社會複雜程度、區域現代人體質演化與人羣擴散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價值。第三,青塘遺址為研究華南新舊石器過渡階段聚落形態、早期陶器的出現與發展、現代人行為複雜化、區域史前文化的關係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新材料。最後,青塘遺址考古成果也是中國史前考古的新進展,為深入探討舊大陸東部現代人出現與擴散、東亞與東南亞史前文化交流、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等前沿課題提供了新契機。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