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東省肇慶學院

鎖定
肇慶學院是在原西江大學和原肇慶教育學院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原西江大學的前身是肇慶地區師範學校,由廣東教育行政學院於1970年下放到肇慶地區新興縣辦學而得名。1977年,經國務院批准改名為肇慶師範專科學校。
中文名
廣東省肇慶學院
外文名
Zhaoqing College of Guangdong Province
改    名
肇慶師範專科學校
遷    至
現址辦學
成立時間
2000年3月

廣東省肇慶學院建校歷史

1985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提請國家教委備案,在肇慶師專的基礎上成立西江大學。原肇慶教育學院的前身是成立於1977年的肇慶地區師範學校,1980年更名為肇慶地區教師進修學院,1983年更名成為肇慶教育學院。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兩校合併成立本科層次的肇慶學院。

廣東省肇慶學院學校規模

肇慶學院是公辦全日制綜合性本科大學,距廣州90公里,位於廣東珠三角城市——肇慶。肇慶市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肇慶的星湖風景名勝區是我國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十大文明風景區示範點之一。肇慶學院兩個校區均坐落在星湖風景名勝區內,總佔地面積1655畝,總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環境優美,校園建築風格與優秀旅遊城市建設要求相適應,先後被評為肇慶市花園式單位、廣東省文明單位、全國部門綠化400佳單位,是讀書治學的好地方。

廣東省肇慶學院院系設置

全校現設有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等9大學科門類,47個本科專業,面向廣東 、廣西、湖南、甘肅、湖北、河南、河北、江西、遼寧、山東、雲南、山西、吉林、海南、貴州、陝西、內蒙古、新疆等18省市招生,同時還獲得了招收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的資格。
肇慶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9811人,教職工1217人,其中專任教師881人,“雙聘”院士1人,教授等正高職稱人員86人,副高以上職稱人員418人,68.7%的教師具有博士、碩士學位。一支以西江學者為代表的高層次人才隊伍不斷壯大;一批享譽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受聘擔任學校的客座教授。現有教學儀器設備超過1億元,學校圖書館紙質藏書125萬冊,電子圖書32萬冊,紙質報刊1500多種,擁有音像、光盤等資料20000多種(件),開通了《中國數字圖書館》、《中國期刊網》、《Springer Link》等10多個全文數據庫。學校現擁有1個教育部批准特色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重點扶持學科,3個省級實驗教學基地,一批校級重點學科、校級重點專業、精品課程、優秀教學團隊。

廣東省肇慶學院辦學宗旨

學校治學嚴謹,教學管理嚴格規範,以黨建促學風,堅持“以生為本、以質立校;學術並舉,崇術為上”的辦學理念, 以“厚德、明智、博學、力行”為校訓,秉承“團結、奮進、求實、創新”的肇慶學院人精神,具有優良校風和學風。學校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注重教學質量,教授、博士在教學第一線為本科生上課。一直以來,學校將師範教育作為立校之本,在專業設置、學科隊伍、師資配備、課程體系、師能培養、教育實習等方面發揮優勢,形成了優良的師範特色。學校在原有非師範專業的基礎上,又先後設置了10多個非師範專業,使學校向多科性、綜合型院校方向發展,並形成較強的地方特色。學校強化開放辦學意識,主動融入國際化的軌道,先後與英國的波爾頓大學、美國的萊蒙斯社區學院、愛治伍德學院、北伊利諾斯大學、普渡大學、日本的創價大學、長野大學、澳大利亞的科文大學、蒙古國伊和扎薩克大學、印尼亞洲國際友好學院、意大利那不勒斯帕斯諾普大學等開展密切的學術交流,初步形成校際交流、合作辦學、委託培訓等相對固定的合作項目,並面向英國、美國、日本等國招收留學生,具有良好的國際化特色。 [1] 

廣東省肇慶學院現任領導

鄭彬濤(黨委書記):
主持學校黨委全面工作。
和 飛(校長、黨委副書記):
教授、博士。主持學校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兩辦、發展規劃工作。
葉崢嶸(黨委副書記):
副教授。分管黨羣與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設與校園文化建設、共青團、黨校、學生管理、就業與校友、武裝、安全保衞、老幹部、信息化校園、星湖校區管委會工作。
胡寶堅(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副教授。主管紀檢工作,分管監察、審計、工會、成人教育、藝術團體、計劃生育工作。
曾桓松(副校長):
副教授。分管人事、後勤、基建、醫療衞生、防疫保健工作。
周蘇平(副校長):
教授、博士。分管財務、教學、設備、招生、學風建設、現代教育技術、圖書資料、語委、體委工作。
王 忠(副校長):
教授、博士。分管科學研究、學科建設、學報、產學研合作、外事、中巴軟件園工作。 [2] 

廣東省肇慶學院學校校訓

校訓:厚德、明智、博學、力行
厚德出自《周易》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指,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心胸寬廣,重公輕私,不以個人得失為主。厚德載物作為中華美德的一種概括,歷來是志士仁人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德為才之帥,厚德乃學生成才的基礎。孔子從“仁學”思想出發,認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論語·為政》),強調了德行在人性改造、做人做事及施政治國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們將“厚德”放在校訓的首位加以強調,在於明確表明,學校把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放在首要位置,強調道德修養是人才培養的關鍵。這不僅秉承了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也符合了中央“以德治國”的大政方針。
明智出自《墨子·耕柱》:“鬼神孰與聖人明智”。意指超出常人的智能,有非凡的見識,能洞察人間一切,做出符合事實和規律的決策。明智是人才的根本,是衡量人才優劣的主要指標,也是現代人才思維方式和認識能力的體現。“明智”是“厚德”實現的重要條件,具有高明的智慧,應該是提升道德水準、實現道德完善的一個重要因素。作為“亞聖”的孟子,從其人性論觀點的角度,明確提出了“仁義禮智”的人性基本構成觀:“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孫丑》)。大學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開啓學生的智慧,但智慧的培養,並不僅僅是停留在書本知識的傳授上,更重要的是,通過知識的傳授,去培養學生的人生智慧,尤其是那種關乎社會、關乎人生的大智慧。
博學出自《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意為學識淵博,知道的多,瞭解的廣,學問豐富。博學是實現道德修養與提升智慧的重要途徑。孔子説:“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衞靈公》)。他將學與智聯繫起來,表示對學習的高度重視。學校是傳授知識的場所,綜合性大學的特點就是博,學生應打下厚實的功底,全面提升綜合素質,進而達到“博學”之境。
力行出自《禮記·中庸》:“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力行強調實踐的重要性,揭示了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實踐的重要性,也是對我校辦學特色的表述。如果説“厚德”、“明智”、“博學”是在“學”的層面上的強調,那麼學習的進度、效果,最終是要通過實踐來檢驗,這就是“行”的功夫。沒有“行”,所言的道德、智慧、知識等內容都是一句空話。孔子説:“君子欲納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充分説明孔子對實踐的高度重視。我校校訓中強調“力行”,這與學校辦學理念相應,希望學生能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去,通過實踐,檢驗學習的成效和能力的表現。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