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

鎖定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位於廣東省湛江市湖光巖東(廣東海洋大學主校區西側),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陳列面積3000多平方米,是自然科學類水生生物專題博物館。
2004年11月,新館舍建成,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亦從霞山校區搬遷到湖光巖主校區。2005年11月,博物館水族廳建成並對外開放。截至2007年底,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館藏標本總數量已有近3000種。 [1] 
中文名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
地理位置
廣東省湛江市湖光巖東(廣東海洋大學主校區西側)
佔地面積
5000 m²
投用時間
1991年7月1日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9:00-16:00,週一閉館
門票價格
免費羣體:廣東海洋大學教職工、家屬、在讀學生;身高1.2米以下兒童、60週歲以上老人、導遊證者、殘疾人、現役軍人、新聞記者;世界博物館日、世界海洋日免費向社會開放(收費羣體:成人15元/人次,其他學校的學生和教師憑有效證件8元/人次)
類    別
自然科學類水生生物專題博物館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歷史沿革

1997年7月,博物館為原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長兼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長、中國海洋湖沼學家、貝類學奠基人張璽教授建立了張璽教授紀念廳。
1998年6月,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名譽所長、廣東海洋大學學校名譽教授、中國海藻學奠基人曾呈奎院士建立了曾呈奎院士業績廳(2005年9月更改為紀念廳)。
1999年12月,為原上海水產學院院長、水產教育家、中國魚類分類學主要奠基人朱元鼎教授建立了朱元鼎教授紀念廳。
2001年6至8月,在上級領導的重視下,決定建設新的博物館大樓。
2004年11月,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新館舍建成,從霞山校區搬遷到湖光巖主校區。
2005年11月,博物館水族廳建成並對外開放 [1]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建築佈局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陳列面積3000多平方米,館舍為五層的獨立樓房。設有主樓展示廳、水族廳和露天水池等。主樓的二層展示廳設有鯨類陳列室、魚類陳列室、多媒體室和“朱元鼎教授紀念廳”。三層展示廳設有貝類陳列室、蝦蟹類陳列室和“張璽教授紀念廳”。四層展示廳設有海藻陳列室、其他水生生物陳列室(包括紅樹類、腔腸動物、爬行動物、棘皮動物等室),並有“曾呈奎院士紀念廳”及海洋生物圖文室。主樓的頂層和底層,分別用作分類實驗室和標本製作室、儲藏室。 [1] 
第一展示廳鯨魚骨架 第一展示廳鯨魚骨架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建築特色

建築特點博物館建築整體緊密體現以“海洋”為主題的思路,利用必要的雕塑創立標誌性建築。建築細部的處理和在內庭院中開闢一片水石,透露出以海洋為主題的濃重氣氛。平面佈局緊湊、集中,功能分區明確,參觀流線通暢。房間佈置合理,功能齊全。考慮了為水族館服務的水處理房間以及殘疾人使用的無障礙通道等。 [1]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館藏文物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綜述

截至2007年底,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館藏標本總數量已有近3000種。其中魚類標本約1000種;貝類標本約1000種;蝦蟹標本約400種;藻類標本約400種;其他水生生物約200種。 [1]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藏品來源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藏品來源於廣東海洋大學各任課教師結合學生的實習,採集到一批中國沿海和內陸水域的水生物標本外,該館還通過各種課題調研爭取外界支援,得到國外友人、兄弟單位、社會人士、校友和全校師生的支持。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南京地質研究所、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西藏地質研究所、上海水產大學、大連自然博物館、台灣省立自然博物館、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南海水產研究所、武夷山自然博物館、湛江市海洋與漁業局等單位,提供了鯨類、兩棲類、魚類、貝類、海藻類的標本和有關文獻資料。日本友人須山三千三、加拿大籍教師凱瑟·巴巴拉女士;吳寶鈴、樓子康、和振武、伍漢霖、賴景陽、鄒仁林、陳清潮、聶宗慶、王素平、陳木、黃宗國、邱衍衡、駱其君、劉德經、劉思儉、李偉新、劉新田諸位教授;北海市、瓊海市全體校友和校友鍾葵、陳孝源、何美昌、林詩德、梁曉敏、王康英、符澤雄、林繼輝、黎祖福、陸建偉、李德權、朱龍、王洪鑄、黃卓華、曾偉兵等,贈送了世界各地的水生生物標本,或為該館建設贊助資金。 [1]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重要藏品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是中國最大的水生生物博物館之一,擁有眾多的珍貴生物標本簡要列舉如下:中華鱘 鸚鵡螺 大鯢 鱟。 [1] 
鸚鵡螺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藏品保護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藏品的保護工作,在延緩自然老化、防止損傷、物理生物因素的破壞等方面進行努力。因為當前生物標本都是通過福爾馬林固定浸泡保存,所以在標本瓶密封、標本退色等方面,館內專家想了辦法。每年該館都要更新一次固定液,還要不定期去採集新鮮標本進行退色標本更換,儘量以海洋生物原始面貌展示給世人。為了便於標本管理,還對所有標本進行統計編號,並收集了每種生物標本的生物學資料,編制了博物館館藏數據庫查詢系統。另外,整個博物館標本展示模式都是採用玻璃裝置為此該館制定了詳細的參觀守則。該館還引進了水產動物生物學及繁養殖工程碩士進行專業化管理。 [1]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文化活動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宣傳教育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在中國科學院、湛江日報、湛江人民廣播電台、企業市場報、中國水產、香港文匯報、高校農業教育信息、台灣養魚世界、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通訊錄等報刊和該校校刊,陸續對水生生物博物館作了報道;湛江、廣東和中央電視台,先後播放了該館的消息。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出版了科普叢書《神奇的海貝》,發表了《由雌變雄的黃鱔》《漫談赤潮》等科普短文多篇,建立了科普性的海洋生物圖文室。
每年國際博物館日,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都會免費對社會進行開放,並且還邀請湛江市博物館、湖光巖瑪爾湖國家地質公園等一起進行博物館日的科普宣傳教育活動。
每年博物館日,博物館都會自出經費派車邀請市聾啞學校的學生免費前來參觀學習。
2006年10月,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建立了多媒體室、博物館標本數據庫查詢系統,並蒐集和拍攝了大量海洋生物知識短片。 [1]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學術研究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出版的專業著作有《貝類學概論(修訂本)》《 Catalogue of the Living Marine Bivalve Molluscs of china》《廣東的海貝》16冊等共9本;在海內外發表的學術論文共30餘篇。 [1]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合作交流

1993年,第一任館長蔡英亞教授前往香港大學,同加拿大生物學家巴納德F. R. Bernard以及莫頓B. Morton歷時一年,共同完成了《中國海洋雙殼類目錄》一書的編寫工作。
2002年5月,應越南牙莊水產大學邀請,該館前往進行越南貝類標本鑑定,並作了《中國的珍珠培育技術》《海洋動物標本的處理和保藏》講座。
2005年11月,參加了在中山大學舉行的全國第八次高校博物館會議,提交了論文《發揮博物館特色,促進教學發展》。
2006年至2007年,共同參與了廣東省科技廳項目《廣東淡水魚類資源調查》以及《粵西河口區域魚類多樣性及其利用》。 [1]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所獲榮譽

2002年11月,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被湛江市定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2003年7月10日,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被廣東省科學技術廳、中共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旅遊局、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等單位聯合命名為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2019年3月27日,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獲得廣東省科協授予2018年度“廣東省十佳科普教育基地”的榮譽稱號。 [2] 
2022年3月30日,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命名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4-6]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機構設置

單位性質:事業單位。
經費來源:廣東海洋大學財政撥款。
機構設置: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是國內高校首家水生生物類博物館,由廣東海洋大學主管,設立學院二級單位專門負責博物館日常管理工作。
人員編制、組成:設館長1人,科研管理人員4人,臨時工4人,共同處理所有事務。
觀眾接待:每年接待觀眾約1萬人。 [1]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參觀信息

  • 地理位置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位於廣東省湛江市湖光巖東(廣東海洋大學主校區西側)。 [1] 
  •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9:00—16:00,週一閉館。 [3] 
  • 門票
免費向廣東海洋大學教職工及其家屬開放,免費向本校在讀學生開放。
廣東海洋大學教職工、廣東海洋大學在校學生須出示本人有效證件(工作證、教師證、學生證或一卡通,任一即可),本校教職工每人每天限一次攜帶4家屬免費參觀。 [3] 
其他免票羣體:身高1.2米以下的兒童;60週歲以上老人持有效證件者;持有國家導遊證者;殘疾人、駐地現役軍人持有效證件者;持有新聞記者證者。
其他社會人士:成人15元/人次,其他學校的學生和教師憑有效證件8元/人次。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6月8日世界海洋日免費向社會開放。
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