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播電視節目傳送

鎖定
廣播電視節目傳送是以一定的手段將廣播電視節目信號作長距離的傳輸,送到接受地區的廣播、電視中心或轉播發射台的過程。
中文名
廣播電視節目傳送
電視節目傳送
是一個過程
傳送手段
微波中繼傳送、電纜傳送等
簡介
以一定的手段將廣播電視節目信號作長距離 (幾十公里到幾千公里)的傳輸,送到接受地區的廣播、電視中心或轉播發射台的過程。
傳送廣播電視節目的手段主要有微波中繼傳送、電纜傳送、光纜傳送和通信衞星傳送。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把廣播電視節目信號調製在微波或激光光束上,再傳送到遠處去。
微波中繼傳送將廣播電視節目信號以模擬或數字方式調製在微波載波上,在空間作長距離接力傳送。接力站 (或稱中繼站)的間距為10~100公里。如圖1所示。圖1中鐵塔頂端裝有拋物面天線,供收發微波信號用。
圖1 圖1
微波是指頻率為 300兆赫至300吉赫(波長為1米至1毫米)的電磁波。它在空間傳送信息時具有方向性強、保密性好、攜帶信息量多、宜於在地形複雜地區 (如跨河、跨海、跨山谷和跨沙漠等地區 )使用等特點。
微波中繼傳送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展起來的新技術,許多國家已擁有微波中繼網絡。中國已有全國性的微波幹線網絡和各省的局部網絡以及一些專用網絡。國際上則有跨國網絡(如西歐到中東)。微波中繼設備經歷了從電子管型到固體微帶型電路的歷程,正在向單片集成電路以及更小型化方向發展。
電纜傳送將廣播電視節目信號以模擬或數字方式調製在微波載波上,並利用軟同軸電纜作長距離傳送。距離不很長時也可採用基帶信號(包括音頻和視頻信號)直接傳送。
光纜傳送將受廣播電視節目信號調製的激光光波,在光纖載體中作長距離傳送。與電纜傳送相比,具有信息容量大、輕便、經濟和抗電磁干擾等優點,故有逐步替代電纜傳送的趨勢。光纜傳送在1970年以後迅速發展。1983年以後,中國已在中央電視台和部分省、市電視台的短距離電視節目傳送中採用。
電纜或光纜通常都鋪設在地下或海底。由於電纜和光纜本身都有損耗,所以長距離傳送時需要設置中繼放大設備。
通信衞星傳送以同步通信衞星作為空間中繼站的一種廣播電視節目傳送方式。與地面傳送相比,有覆蓋面積大、傳送距離遠、傳送質量高、投資省和維護方便等優點。
衞星上裝有轉發器,用於轉發微波信號,所需的電能主要由衞星上的太陽能電池供給。衞星上所攜帶的燃料主要用來維持衞星的定點精度和保持衞星的姿態。由於燃料的原因,衞星的壽命為 7~10年。由於同步軌道只有 1條,所以軌道上可安置的衞星數量有限。同步衞星的布點正由間隔3度改為間隔2度,這樣同步軌道上安置的衞星數可增至 180顆,布點增加對地面站收發天線方向性的精度要求也相應提高。
通信衞星使用的電磁波頻段為微波頻段,由於其中低頻段資源有限,正逐步向高頻段(如22吉赫以上)發展。
1顆同步衞星可覆蓋地球表面約1/3地區,3 顆間隔相等的同步衞星可實現全球廣播電視節目的傳送或交換。許多國家相繼發射國內通信衞星。中國從1984年開始發射國內通信衞星,為向全國傳送中央電視台的節目開闢了更有效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