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州名師輔導網

鎖定
廣州名師輔導網作為我市“名師工程”的重點項目之一,是實現我市“教育強市”目標的重大舉措,彙集了經廣州市教研室推薦的400位廣州市各學科專家、骨幹名師、特級教師、一級教師,與你實時在線同步輔導、解難答疑,涵括了小學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12個年級9個學科名師同步課程,為學生提供突破學科重難點、掌握每年中高考考點的精彩講解。
2004年8月,廣州市教育局為積極配合廣州市開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提高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同時,根據市領導關於“建好廣州名師輔導網,為社會公平教育做貢獻”的指示精神,發出了《關於建設廣州名師輔導網的通知》,並將其作為廣州“教育e時代”工程首期開通的應用項目之一。
中文名
廣州名師輔導網
所屬地區
廣州市

廣州名師輔導網課堂特點

一、 師資隊伍
擁有由廣州市教育局領導、廣州市教研室主任、廣州市教研室認定的12位各教學學科研究會專家,和來自執信中學、省實驗中學、廣雅中學、培正小學、華師附小、東風東小學的三百多位中高、國家級和市級教師。
二、配套的輔導資源
由三百多位中高、國家級和市級教師一起共同設計和開發,12位學科專家進行審核,完成建設覆蓋小學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所有學科,約4000節名師課程,同步配套現有教材,結合同步名師點播課程,開設在線輔導課程,實時答疑,由學、輔到答疑係統的習流程,補充學生在學校不能獲取的學習幫助和輔助。
三、教學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由講、練、測三個學習環節構成,明確的課前學習指引,精煉課堂講解,典型的練習測試以及配套的解題思路,透析知識難點。
四、快樂、交互、自主學習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營造一種有助於學生學習流程化、遊戲式環境,促進一種自主探究、交互式學習的文化。

廣州名師輔導網發展歷程

2005年由廣州市教研室組織12個學科專家展開對廣州名師輔導網課程資源建設工作的研討會議,結合專家權威意見,明確名師課程建設要求。
2006年3月開展對名師課程建設的工作會議,由12位學科專家組織了近300名優秀教師,聘請為廣州名師輔導網教師。
2007年至2008年底針對名師輔導網課程資源的建設採訪各學科名師,獲得了對名師網的意見。
2008年底,經廣州市教研室牽頭組織的12個學科專家,近300位名師,建立了覆蓋小學三年級到高中三年級所有學科的名師輔導資源庫,合共10341個名師原創的網絡輔導課程資源;開展了名師在線輔導439次,主題學習討論792次;整合引進了學生網絡自主學習資源共52G、875課;09年計劃建設4032門名師課程,涵括小一至高三9個學科。
2009年1月統計數據表明,廣州名師輔導網的學生用户人數已達50076人。應用學校包括廣州城區(越秀、荔灣、天河、海珠、白雲、黃埔)的539所學校,農村地區(番禺、從化、蘿崗、南沙)的312所學校。
2009年3月廣州市教研室主任黃憲、電教館主任張館、原廣州市教研室副主任張經緯指導名師輔導網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