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南儂土司

鎖定
廣南儂土司共世襲27代,近700年曆史。至1936年,雲南省政府龍雲以“全省土職尚未一律改流之際,廣南土司似不必急於此時取消准予仍襲原職,以示羈糜,而維邊圉”為由,批准儂鼎和承襲土司,准許有五六名士兵作守衞,並保留一些田莊,準其繼續收租,但已失去參政權力,此乃廣南土司的最後世襲土官。其殘存的收租上貢等制度,直到1948年邊縱游擊戰爭興起,才徹底廢除。
中文名
廣南儂土司
類    型
古代官職
廣南儂土司歷來臣服於元明清三代封建王朝,向中央政權繳納貢賦和服從中央王朝政府的調徵。明、清兩代土司都曾晉京向封建王朝朝貢,得到刺繡精美的絲綢製品及金銀等賞賜。據儂土司家譜記載:“十四世祖儂應祖襲授同知職,崇禎十一年(1638年)調徵鳳克有功,加四品服。康熙十二年(1673年)吳三桂反叛,命儂鵬徵有功,康熙二十年(1681年)土官儂鵬率師追擒吳三桂大將夏國相於西板橋。二十世祖儂茂先於1883~1885年奉調赴越南,在中法戰爭中有功,賞戴花翎加四品銜”。由此可見,土司對“執掌疆場”、“奔走禦侮”,鞏固封建王朝的統治,曾起過一定的歷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