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廖河村

(北浴鄉下轄村)

鎖定
廖河村位於宿松縣北浴鄉的南部,宿松縣最高山峯--羅漢尖腳下。東與陳漢鄉的庫南村接壤,南與柳坪鄉長溪山村接壤,西接國營林場、本鄉羅漢山村,北接本鄉馬廠村, [5]  國土面積9平方公里。 [1]  下轄24個村民小組,588户、2456人(2019年)。 [4] 
中文名
廖河村
別    名
廖家河
行政區劃代碼
340826206200
行政區類別
地理位置
安徽省宿松縣北浴鄉
面    積
9 km² [1] 
下轄地區
橋頭組,新屋組,面前組等
政府駐地
廖河村橋頭組50號 [4] 
電話區號
0556
郵政編碼
246514
人口數量
2456 人
著名景點
廖河戲台廖河新屋仙雲庵
火車站
宿松站
車牌代碼
皖H
方    言
宿松話

廖河村歷史沿革

明,設田豐裏。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撤裏設陳漢莊。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屬陳漢鄉。
1949年10月,屬陳長鄉。
1950年6月,屬陳漢區,設廖河鄉。 [6] 
2004年5月,原廖河村與陽崖村合併,定名為廖河村。 [1] 

廖河村地理環境

廖河村位置境域

位於宿松縣北浴鄉的南部,宿松縣最高山峯--羅漢尖腳下,釣魚台水庫上游。東與陳漢鄉的庫南村接壤,南與柳坪鄉長溪山村接壤,國土面積9平方公里。

廖河村自然資源

美麗廖河
美麗廖河(6張)
磷礦儲量500萬噸,有漢白玉、大理石,還有錳礦、滑石、硅灰石、石英石、雲母石、花崗岩等。 [1] 

廖河村經濟

廖河村綜述

廖河村村民委員會 廖河村村民委員會
村鎮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建有村部樓房庭院,有小學教學樓、村衞生室、商店服務行業等。鎮內居民有60户,新建樓房90幢,“宿兩”公路穿街而過,促進了村鎮街道的延伸和發展。 [1] 

廖河村農業

耕地面積836畝,其中水田面積560畝,旱地面積276畝;山場面積11500畝。 [4]  另有茶葉、板栗、蠶桑等品種。宿松縣養殖業協會共有肉牛養殖户21户,存欄235頭,山羊養殖户19户,存欄534頭。宿松縣羅漢尖野生花卉協會依託羅漢山脈有大量野生蘭花等幾十種花卉。 [1] 

廖河村文化古蹟

廖河古戲台 廖河古戲台
廖河戲台
廖河戲台建於明嘉靖年間(1552-1566),廖氏景朝公始建,清代嘉慶二十二年(1817)重修,1991年三修竣工慶典,1986年12月縣政府批准為宿松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批准為安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築為前後兩台兩層,佔地面積40平方米,台上正中橫樑上有嘉慶二十年、學遠、善長、濟川、義英修等字,台前兩柱刻有倒爬雙獅,各書“福”“祿”一字,台上正面三匾並聯生輝,中“大雅元芙”左“ 德”右“象功”諸字,玉琢金雕,朱漆金粉尚存,台柱堅硬牢固。1991年三修竣工慶典,由宿松書法家黃志平先生新筆書寫廖廣由先生所作戲台兩柱對聯:羅漢尖,開百代雄風,人品雅從高外立;廖家河,集千宗祥端,文光喜自藝材來。字體雄勁,為古戲台爭光添彩。 [1] 
廖河新屋 廖河新屋
廖河新屋
廖河新屋祖堂坐落於宿松縣廖河村,由廖河廖氏第十四世祖廖文彬、廖文英主持修建,江西工匠歷時三載,落成於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正堂高懸時任宿松縣令鄒傑所贈的牌匾,鐫有“松竹同永”四個大字。合抱之木數櫞,兩隻鰲魚( 中國老百姓習慣的把大地上發生的地震等怪異現象,稱之為“鰲魚轉側”。他們認為地球是由鰲魚的四隻腳頂着的)尾拖住五架樑。正堂兩邊均為“悶鼓”(全木製牆),房舍達三十餘間,兩個大天井,十餘個小天井。房舍之多,面積之大,運用木材之多,是宿松罕見的古建築,標誌着廖河廖氏的繁榮昌盛,具有重要研究價值。它與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廖河戲台相近,又一重要明清古建築。 [4] 
仙雲庵 仙雲庵
仙雲庵
仙雲庵始建於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坐落於廖河村龍頭山頂,又名貓耳尖(山前後有巨石兩塊峙立,形如貓耳而得名)。正中有巨石矗立,高兩丈餘,下供白衣娘娘像。據傳建廟前白衣娘娘顯聖情形,峯頂四周,紫氣垂蓋常年不散,巨石尖上,白衣娘娘清晨梳洗打扮。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版《宿松縣志·民族誌》對此作有專項記載。因而建廟供奉白衣娘娘祀以香火紀念。廟以山得名,故曰:“仙雲庵”。 [4] 

廖河村榮譽稱號

2005年6月,被批准為安慶市村莊建設示範村。 [1] 
2017年被評為安徽省美麗鄉村示範村。 [5] 
2023年1月31日入選第四批安徽省級傳統村落 [2-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