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廈門公交2路

鎖定
廈門公交2路運營於中國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於1957年1月1日開通,隸屬於廈門市鷺城巴士集團有限公司。
截至2023年8月,廈門公交2路上行設置車站19座,下行設置車站16座;起于思明區第一碼頭站,途經廈門輪渡碼頭廈門市婦幼保健院華僑博物院廈門大學思明校區、廈門大學附屬科技中學等主要區域,止於廈門思明區上李鐵路休養院站。
截至2023年8月,廈門公交2路第一碼頭站首末班時間為06:10-23:00,上李鐵路休養院站首末班時間為06:10-23:00;票價全程一票制1元。
中文名
廈門公交2路
外文名
Xiamen Public Transport Line 2
開通日期
1957年1月1日
運營狀態
運營中
公交類型
組團內常規線路
線路長度
9.7 km
車站數量
上行19座,下行16座
起止站點
第一碼頭↔上李鐵路休養院
起點首末班時間
06:10-23:00
終點首末班時間
06:10-23:00
車票價格
1 元
運營機構
廈門鷺城巴士集團有限公司

廈門公交2路歷史沿革

2路開通於1957年1月1日,但當時的廈門公交併沒有線路號,線路號大約在1980年代進行分配,廈大——輪渡的線路分配為2路。2路最早的線路走向為為廈門大學大南校門公交場站(今廈大南普陀)始發,經思明南路,中山路至輪渡碼頭,停靠博物館、大生裏、鎮海路、中山路(上行為局口街路口停靠站,下行為今中華城站往廈大方向)。
1989年的經停站點:南普陀、廈大北村、博物館、大生裏、鎮海路、中山路、輪渡。線長3.5千米。
大約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因廈大大南校門公交場場地有限,不利多輛鉸接車和中巴同時停靠,2路遂將停靠點搬遷至南普陀西山門外對面的演武路斜街上,改為執行【廈大北村——輪渡】。同時公交公司新增2路專線,依舊停靠廈大大南校門公交場,並使用單節車,以方便廈大教職工出行。不過值得注意的是,2路主線和專線的風擋牌寫的都是輪渡——廈大。
1991年,公交公司新增13路執行【胡裏山炮台——輪渡】,途經大學路,演武路,思明南路和中山路,停靠廈大白城、廈大醫院、廈大北村(今廈大西村)、博物館、大生裏、鎮海路、中山路。同時,2路專線停開。
1993年9月,2路與13路合併為新2路,仍舊執行【胡裏山炮台——輪渡】,線路走向與原13路走向相同。
1994年3月,2路更換鉸接車之後,將始發站從胡裏山炮台風景區遷至胡裏山公交場站【胡裏山公交場站——輪渡】。
1994年11月,2路往胡裏山方向在博物館和北村之間增停鷺江大學(今理工學院思明校區)。
1994年11月,廈門公交線路編號按所屬分公司進行一次大調整,2路改為202路【胡裏山公交場站——輪渡】。
1996年1月,線路編號重新調整為一位數和兩位數,202路恢復2路編號【胡裏山公交場站——輪渡】。
1998年7月,環島路一期工程竣工通車,胡裏山公交場站遷址重建,2路遂將始發站臨時搬遷至珍珠灣海邊,故雙向增停名仕(今廈大藝術學院和今名仕)。
1999年3月,胡裏山公交場站重建完成,2路恢復至胡裏山場站始發,減停名仕。
1999年9月,鷺江道改造工程竣工,2路等原先在輪渡碼頭始發的線路改至開元路口的輪渡公交場站始發,往胡裏山方向增停輪渡。此後的5年間,2路的線路走向大體保持不變。但隨着2003年當中503路中巴(石村——輪渡郵局)和531路中巴(上李——輪渡郵局)的先後開通,2路的重要性開始下降。
2004年10月30日,中山路全段改為自東向西單向通行。受其影響,2路往胡裏山方向不再途經中山路,而是改經鷺江道和鎮海路,單向減停中山路(今中華城站往廈大方向),單向增停和平碼頭和婦幼保健院。
2005年左右,廈門公交集團公交線路優化調整運營方案:20路【廈大——廈大學生公寓】運行原線路【上李——輪渡】由2路代替。(存疑)
2007年5月10日,廈門公交集團公交線路優化調整運營方案:快1線(廈大——SM城市廣場,開通於2006年9月7日)與2路在輪渡銜接合併為廈2線【胡裏山公交場站——SM城市廣場】,保留“巾幗文明線”稱號。整合前共有車輛23輛,整合後投放車輛18輛。票價按普通公交線路票價執行。
2007年5月26日,思明南路原“博物館希爾福站”更名“博物館站”。同時,鷺江道原“安利站”更名為“第一碼頭站”;鷺江道原“慧景城站”更名為“西堤站”;湖濱西路原“信隆城站”更名“湖濱西路站”;東渡路原“水產進出口站”更名“東渡站”;仙嶽路更名為“歐菲整形僑建站”更名“僑建花園”站。
2010年10月1日,廈門公交線路編號調整,廈門公交集團湖裏公司廈2線路更名為2路【胡裏山公交場站——SM城市廣場】。
2010年10月15日至12月7日,環島幹道(文曾路—廈大段)白城高架橋進行封閉施工,廈門公交集團湖裏公司2路公交線路:由環島路行駛進入大學路方向需改道繞行演武大橋,大學路往環島路方向運行線路不變。單向減停站點:廈大醫院站。
2010年11月23日至2011年1月20日,因思明南路(壽山路—成功大道)路面工程改造施工,施工期間思明南路該路段改為單向通行,2路公交線路需改道繞行:2010年11月23日至12月21日第一階段東側施工道路封閉,2路行至思明南路成功大道路口,臨時改為左轉成功大道,經民族路、鎮海路接原線路運行,返程運行不變;2010年12月22日至2011年1月20日第二階段西側施工道路封閉,2路行至思明南路壽山路口,臨時改為右轉壽山路,經民族路、成功大道、思明南路接原線路運行,返程運行不變。
2011年2月28日至3月30日,因環島幹道(文曾路—廈大段)白城橋鋼箱梁吊裝施工,為確保安全,大學路(環島路往演武路方向)實施單向封閉。2路由環島路往演武路方向臨時繞行演武大橋,演武路往大學路方向運營線路不變。
2011年4月20日因仙嶽路改造施工期間,由和通路口往岳陽小區方向,行至仙嶽路湖濱中路口,改經湖濱中路、體育路、七星路、仙嶽路接原線路運行,返程不變。
2011年5月4日,第一階段開始東側施工道路封閉。因思明南路(成功大道—演武路)路面工程改造施工,施工期間思明南路該路段改為單向通行,2路由胡裏山往廈大方向行至大學路演武路口,臨時改經民族路、成功大道、思明南路接原線路運行。
思明南路(成功大道—演武路)路面工程改造施工,第一階段封閉施工至2011年6月5日結束,為保障高考考生的交通出行,2011年6月6日至8日思明南路恢復雙向通行,9日起實施第二階段封閉施工:
第二階段:2011年6月9日至7月8日,西側施工道路封閉。
2路往胡裏山方向行至思明南路成功大道路口,臨時改經成功大道、民族路、大學路接原線路運行,返程運行不變。
2011年5月16日,廈門公交集團將再調整2路公交線路,緩解仙嶽路交通壓力。2路調整截短至第一碼頭始發。
2011年9月1日,中巴531路退市,2路調整延伸至上李發車。 [1] 
2011年10月10日,為進一步緩解高峯期乘車難的問題,公交集團新增2路高峯區間310路(主詞條:廈門310路)。
2013年8月29日,鷺江道(方位:東)原“輪渡站”更名為“輪渡公交場站”。
2014年5月5日,因軌道1號線鎮海路站施工圍擋,鎮海路(思明南路口至鷺江道段)由東往西,壽山路(鷺江道至思明南路口段)由西往東,實施車輛單向通行。原海軍基地一側的“婦幼保健院站”遷移調整至鷺江道(鷺江道往演武大橋方向,過了鎮海路口紅綠燈處)。2路行至鷺江道鎮海路口,臨時改為直行鷺江道,經壽山路、思明南路接原線路運行,返程不變。
2014年5月24日,鷺江道的“婦幼保健院站”與“和平碼頭站”整合,婦幼保健院站(鷺江道上臨時站點)取消,原“和平碼頭站”臨時更名為“婦幼保健院站”。
2014年12月17日,2路下行不再停靠在國貿海景站。
2015年1月19日,單向增停BRT第一碼頭站(第一碼頭始發方向)。
2016年4月16日,為方便市民及遊客的出行,思明南路的“博物館站”更名為“華僑博物院站”。同時,思明南路的“理工學院站(思明)”更名為“理工學院思明校區站”;龍虎山路的“文曾花園站”更名為“文曾花苑站”。
2016年10月1日,根據廈門交警部門發佈的《胡裏山片區交通組織方案》要求,2路往廈大方向的“胡裏山站”暫停使用,需乘車的乘客請至“廈大白城站”候車。
2016年10月15日,為緩解思明南路的交通壓力,提高線路運行效率,2路與112路整合為2路(第一碼頭站←→上李站)。
2016年10月18日,2路恢復停靠“胡裏山站”(往廈大方向的中途站)。
2017年3月9日,因輪渡公交場站改造施工需要,臨時調整輪渡片區公交線路的停靠站點,2路保持停靠“輪渡郵局”站。
2018年1月20日,調整2路延伸至上李鐵路休養院始發【第一碼頭——上李鐵路休養院】。
2018年9月1日,2路第一碼頭方向減停“廈大醫院”站。
2019年11月9日,調整2路減停鷺江道的和平碼頭站,減輕鷺江道和平碼頭段交通壓力。
2023年1月14日,根據廈門大學思明南路298號加固工程施工進度,思明南路的“大生裏”站西側站點往成功大道方向遷移約170米至原站點。 [3] 

廈門公交2路線路站點

廈門公交2路線路走向

上行:第一碼頭站始發,經西堤路、廈禾路、鷺江道、鎮海路、思明南路、演武路、大學路、環島南路、龍虎山路至上李鐵路休養院站。
下行:上李鐵路休養院站始發,經龍虎山路、環島南路、演武大橋、演武路、思明南路、鎮海路、鷺江道、西堤南三路、西堤路至第一碼頭站。

廈門公交2路沿線車站

上行
序號
站名
道路
換乘站點
1
第一碼頭
西堤路
BRT:第一碼頭
2
BRT第一碼頭
3
鷺江道
鷺江道
-
4
輪渡
-
5
婦幼保健院
鎮海路
AMTR:鎮海路
6
鎮海路口
思明南路
7
大生裏
-
8
華僑博物院
-
9
理工學院思明校區
-
10
廈大西村
演武路
-
11
廈大醫院
大學路
-
12
廈大白城
-
13
廈大藝術學院
環島南路
-
14
珍珠灣
-
15
科技中學
龍虎山路
-
16
倉裏
-
17
文曾花苑
-
18
上李
-
19
上李鐵路休養院
-
下行
序號
站名
道路
換乘站點
1
上李鐵路休養院
龍虎山路
-
2
上李
-
3
文曾花苑
-
4
倉裏
-
5
科技中學
-
6
珍珠灣
環島南路
-
7
廈大藝術學院
-
8
胡裏山
大學路
-
9
廈大白城
-
10
廈大西村
演武路
-
11
華僑博物院
思明南路
-
12
大生裏
-
13
婦幼保健院
鎮海路
AMTR:鎮海路
14
海濱大廈
鷺江道
-
15
輪渡公交場站
-
16
第一碼頭
西堤路
BRT:第一碼頭

廈門公交2路運營信息

2路【第一碼頭↔上李鐵路休養院】

廈門公交2路首末班

第一碼頭 06:10-23:00
上李鐵路休養院 06:10-23:00

廈門公交2路票價

一票制1元,E通卡8折優惠。

廈門公交2路隸屬單位

廈門鷺城巴士集團有限公司

廈門公交2路設備設施

2路最早使用的車型已不可考。1980年代至1993年,2路使用SK661型鉸接車,2路專線則先後使用GZ644型單車和CJ640B型單車,原13路(胡裏山炮台——輪渡)則使用GZ644和SK641型單車。1993年9月新整合的2路全線使用CJ6921型單車。
1994年3月,2路全線更換為9輛SK6152Pc型鉸接車,1995年春(具體時間不詳),又新增5輛藍白塗裝的CJ6151型鉸接車。這些車一直使用至2001年10月底。
2001年10月底,2路全線更換為CJ6100G1C7H型單車,原有的SK6152Pc就此退役,CJ6151則轉交給其它線路繼續服役。
2006年12月下旬,由於在503路和531路中巴的影響下,客流量下滑,2路全線更換為空調版的XMQ6840GE型單車,這是2路使用的最短車型,舊有的CJ6100G1C7H轉交給25路、46路、87路等線路繼續服役,並最終於2009年7月底全部退役。
2007年5月,2路整合大站快運1線,湖裏公司為此緊急從842路和思明公司13路(13路現已取消)調配車輛,總共湊齊16輛粉白塗裝的XMQ6105G型單車給2路替代運能不足的XMQ6840GE。
2011年5月16日,2路縮短至第一碼頭。之後,16輛XMQ6105G中有6輛離開2路,用於開通58路,後又轉給通勤線路。其餘10輛繼續運行至2012年12月9日,期間又增加兩台來自87路的XMQ6105G4型單車。 [2] 
2012年12月9日,2路更換14輛自動檔XMQ6105G4型單車取代。舊有的10輛XMQ6105G下線後進行過大修,後於2013年8月起服役於848路一段時間,並於2016年1月底退役。
2015年9月,2路減少兩台配車給88路補充運能。
2016年10月,隨着112路停運,2路再次增加配車,原本轉給88路的兩台原配車迴歸2路,此外,2路又從101路退下的黃色塗裝XMQ6105G中抽取兩台,但2016年底其中一台退役。
2017年8月1日,2路全線更換15輛插電式混合動力單車XML6105JHEVG5C5,其中5輛為罕見的一級踏步。原有的14輛自動檔XMQ6105G4轉給107路,1輛XMQ6105G退役。
2018年1月,2路更換為15輛純電動單車XMQ6106AGBEVL8[7403-7417],退下的插電式混動有14輛轉給107路,1輛轉給47路。
2018年12月29日,2路機動車輛3台XMQ6106AGBEVL8[7405 7411 7417] 轉給127路。
2020年11月,2路全線更換為無障礙純電動公交車。

廈門公交2路所獲榮譽

2路現為國家級“巾幗文明示範崗”線路,所有駕駛員均為女性,其中林曉蕾被評為廈門市五四青年獎章標兵,謝鷺則被評為為廈門市青年崗位能手,兩人被贊為2路車上的“姐妹花”。
2019年02月13日,2路被追授“白鷺公交杯”獎項“最短漢顯”獎:2→上李。
2023年,在全國百條首批優秀品牌線路評選中,鷺城巴士集團2路獲評示範引領線路。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