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康熙大帝

(2019年現代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康熙大帝》是2019年現代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康熙大帝
作    者
關河五十州
類    別
人物傳記
出版社
現代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9年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14377323

康熙大帝內容簡介

康熙皇帝可以説是歷*成功的帝王之一。他雄才大略,有“千古一帝”的美譽;文治武功,雙峯並峙,是個全能型的英雄。
從幼時與疾病抗爭,登基之初與權臣搏殺,到平定三藩之亂,收復台灣,親征噶爾丹,驅逐沙俄。這個人幾乎戰鬥了一輩子,到臨終前都未停止戰鬥。他把儲君的秘密守護到生命的終點,並且“倉促之間一言而定大計”,為國家選定了*合格的接班人。
就在與他的敵人與命運的搏殺焠礪中,康熙的領導能力和帝王心術日臻爐火純青。更可貴的是,雖然被機謀與算計包圍,他卻仍然保持了一顆仁恕的之心,以博大胸懷包容明朝遺臣,促進了滿漢融和,使以異族身份入主中原的清王室成為中國人心中能夠認可的正統。
本書從人性視角觀照了康熙王朝的風起雲湧以及相關歷史人物的複雜性格與命運抉擇。用豐富的歷史細節解説了康熙皇帝自律擔當的品格、隱忍與果斷的性格、開明包容的格局。可以説,康熙帝用其一生展現着一個成功領導者的心胸和手腕。

康熙大帝圖書目錄

第一章 什麼叫悲劇
蘇克薩哈以為自己用心良苦,其實是幹了一件愚蠢的事。在政治權斗的領域,必要時缺乏勇氣,不夠堅決果斷,一味想着後路,都是大忌,而這些在蘇克薩哈身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體現。
第二章 歷史性的時刻
鰲拜為什麼歷事三朝,對皇太極、順治都能做到忠貞不貳,卻唯獨與康熙形成了勢不兩立的緊張關係,有人分析,其中不能排除感情因素:皇太極是鰲拜的故主,鰲拜跟着皇太極南征北戰,出生入死,也見識了皇太極的雄才大略;鰲拜輔佐順治時,皇太極對他的餘威、餘恩猶存,順治又是他力爭所立,為此還遭到了多爾袞的迫害,他對順治自然也能做到忠心耿耿,堅守臣節;可是到康熙就不一樣了。
第三章 吳三桂反了
康熙每天接到的各地奏章達三四百本,經他一個字一個字親自批閲的有四五十本,包括軍務在內,一天手批口諭,可處理五百餘件事務,這使得他雖然足不出京城,但對前方戰況變化以及將士勇怯與否均瞭如指掌。據説吳三桂在得知康熙驛報神速,機謀深遠後也自嘆弗如,唯有仰天長嘆,説:“難以和他爭鋒啊!”
第四章 炮口上的爭奪
楚漢戰爭時,韓信曾説過“驅市人而戰”,趕着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不過那只是打個比方,而由圖海一手組建的這支部隊倒真的符合這一特徵。儘管他們都是挑選出來的勇健之士,平時為了看家護院也會使槍弄棒,但打仗畢竟不同於普通的街頭鬥毆,而且對於這些早已看慣各種世象的八旗家奴而言,突然要求他們像職業軍人一樣在戰場上出生入死,也是一件極難辦到的事,絕不是一個命令或一通激情澎湃的宣傳鼓動就能搞定。
圖海採用的辦法很簡單,就四個字:以利相誘。
第五章 漫長征程
相對於嚴苛地對待參戰皇族,康熙為普通八旗官兵(也包括綠營)制定了較為優厚的恩賞和撫卹制度,從賜卹致祭到為之代償債務,都有明文規定。他還要求將領們在攻城野戰時,只要條件許可,就必須收取官兵骸骨,如果做不到,將官將降二級調用,領戰大臣也要罰俸一年,嶽樂後來被罰俸一年,罪名就是在長沙會戰時沒有能夠及時收取陣亡官兵的骸骨。
第六章 合適的時機
儒家學説在具體的政治實踐中,除個別君主在大亂後將這些方案作為臨時措施予以實行外,多數君主都只是摘其枝葉,其基本內容和精神反而遭到忽略,與他們不同,康熙真正把儒術與施政結合起來,並形成了帶有他個人思想烙印的仁政理念。
第七章 奇蹟般的幸運
施琅效力鄭軍時就有恃才傲物,難以與人合作的問題,他與鄭成功發生衝突,固然可以歸咎為鄭成功忌才刻薄,“以淫刑失國士”,但也暴露了他作風粗暴,得理不讓人的一面。康熙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素來主張一個人即便有十分才能,也應該謙讓收斂五分,施琅為人處事的風格無疑讓他很不舒服。
第八章 乘流直下蛟龍驚
一百五十多年後,清軍在鴉片戰爭中敗於英軍,有人重新回味歷史,認為雅克薩戰役是“一場比戰敗還危險的勝利”,理由是康熙及其將領只關注勝負本身,卻忽視了軍備的改進,從而導致後來清軍的武器遠遠落後於西方。其實這種看法頗有些苛求於前人,因為軍備的改進從來都不能與作戰的實際需要以及效果相脱離,簡單地説,就是必須以戰學戰。
第九章 籌邊重此行
直到康熙朝前期,八旗漢軍仍主要操作紅夷大炮,對火繩槍的裝備和訓練相對較弱,在不少重要戰役中,都由徵發的朝鮮鳥銃手來充當此任。恰恰是噶爾丹的崛起和逐漸稱霸塞外,讓康熙意識到必須擁有能與其抗衡的鳥槍兵。雖然康熙本人更擅長弓箭,但也很喜歡練習火繩槍。在一次野外訓練射靶時,張誠就曾親眼看到康熙自己裝彈,朝遠處一塊只有手掌大的木板瞄準射擊,其間包括跑動射擊在內,共射擊三十次,有多次都準確擊中了靶心。
第十章 非凡的勝利
如果讓準噶爾人來講述歷史,那麼噶爾丹無疑是個英雄,在他身上,智謀、勇猛、頑強、毅力、膽略、軍事才華,可謂一樣也不缺,也因此,他才能在短短几年時間內就吞併各部蒙古的大片領地,從而叱吒漠北、威震中亞。可惜的是,他碰到了康熙,那是一個更加全能型的英雄,而且還有他所不具備的政治眼光和智慧,這使他的失敗變得無可避免.
第十一章 潘多拉魔盒
滿人愛讀《三國演義》《水滸傳》,這兩本小説早在他們入主中原前就被譯成了滿文,在滿族幾乎達到了老少皆知的地步。《三國演義》《水滸傳》裏不但有各種巧計,還有江湖義氣、替天行道等與主流不一致的民間思想,八爺黨從中汲取了精神資源:即便皇子們之間,把他們結合在一起的紐帶,也不是手足之情,而是“義氣”二字。
第十二章 後的戰鬥
康熙在其生前緊抓權柄不放,他在初步嘗試“高宗模式”失敗後便再未對此涉足,既有廢太子胤礽屢教不改,讓他失望透頂的原因,也與年齡有着相當大的關係——他並不十分看重皇權,甚至想通過“高宗模式”退位時,尚年富力強;等到年紀越大,他對皇權誰屬便表現得愈加敏感和在意,直至後來老態龍鍾亦容不得別人稍有染指。
附錄一:康熙生平大事簡明年表
附錄二:參考文獻

康熙大帝作者簡介

關河五十州,暢銷歷史紀實作家,其作品立論客觀嚴謹,史學基礎紮實,史料運用力求豐富和全面,注重採用口述史料等手資料,同時兼以文學筆法,行文簡潔明快,注重閲讀體驗,條分縷析而又富有歷史的思辨性,讀者面極廣。
代表作有《一寸河山一寸血》《戰神粟裕》《彭大將軍》《謀帥劉伯承》《虎部隊》《中原大戰》《當關東軍遇上蘇聯紅軍》《民國總理段祺瑞》《張作霖大傳》《晚清帝國風雲系列》《雍正大傳:朕就是這樣漢子》等;今日頭條的簽約作者,開設的歷史自媒體欄目閲讀量近億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