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庭藤

鎖定
庭藤(Indigofera decora Lindl.),為木蘭綱、豆科木藍屬的一種直立灌木或亞灌木,高30~90釐米,近禿淨。花期夏季。生長海拔200-1800米。分佈中國、日本。
中文名
庭藤
拉丁學名
Indigofera decora Lindl.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豆目
豆科
木藍屬
庭藤
分佈區域
中國安徽浙江福建廣東,日本

庭藤形態特徵

庭藤
庭藤(22張)
灌木,高0.4-2米。莖圓柱形或有稜,無毛或近無毛。羽狀複葉長8-25釐米;葉柄長1-1.5釐米,稀達3釐米,葉軸扁平或圓柱形,上面有槽或無槽,無毛或疏被丁字毛;托葉早落;小葉3-7 (-11)對,對生或近對生,稀互生或下部互生;葉形變異甚大,通常卵狀披針形、卵狀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少有卵形至橢圓形或狹披針形,長2-6.5 (-7.5)釐米,寬1-3.5釐米,先端漸尖或急尖,稀圓鈍,具小尖頭,基部楔形或闊楔形,上面無毛,下面被平貼白色丁字毛;小葉柄長約2毫米;小托葉鑽形,長約1.5毫米。 [4] 
總狀花序長13-21 (-32)釐米,直立;總花梗長2-4釐米,花序軸具稜,無毛;苞片線狀披針形,長約3毫米,早落;花梗長3-6毫米,無毛;花萼杯狀,長2.5-3.5毫米,頂端被短毛或近無毛,萼筒長1.5-2毫米,萼齒三角形,長約1毫米,或下萼齒與萼筒等長;花冠淡紫色或粉紅色,稀白色,旗瓣橢圓形,長1.2-1.8釐米,寬約7毫米,外面被棕褐色短柔毛,翼瓣長1.2-1.4釐米,具緣毛,龍骨瓣與翼瓣近等長,距長約1毫米;花葯卵球形,頂端有小突尖,兩端有毛;子房無毛,有胚珠10餘粒。
莢果棕褐色,圓柱形,長2.5-6.5 (-8)釐米,近無毛,內果皮有紫色斑點,有種子7-8粒;種子橢圓形,長4-4.5毫米。花期4-6月,果期6-10月。 [1] 

庭藤生長環境

生長於溪邊、溝谷旁及雜木林和灌叢中,海拔200-1800米。

庭藤分佈範圍

庭藤
庭藤(5張)
產中國江蘇、江西、廣西、湖南、 [5]  安徽浙江福建廣東。日本也有分佈。模式標本採自福建廈門。 [1] 

庭藤變種

變種名稱
形態特徵
產地生境、用途
宜昌木藍(變種)
本變種小葉3-6對,兩面有毛,與原變種不同。
產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生於灌叢或雜木林中。模式標本採自湖北西部。
興山木藍(變種)華中木藍(中國主要植物圖説·豆科)
本變種小葉2-4對,互生或對生;花梗長4-5毫米;果梗長可達1釐米,與原變種不同。
產湖北(興山)。模式標本採自興山。
寧波木藍(變種)
本變種小葉6-11對,互生或對生,葉軸明顯具槽;萼齒近披針形,常與萼筒等長。
產浙江(東部及南部)、江西、福建(武夷山)。生於山坡灌叢或溪邊、路旁,海拔400-1500米。模式標本採自浙江寧波。
根供藥用;嫩葉作飼料,全草作綠肥。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