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庫爾斯克會戰

(2019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庫爾斯克會戰》是2019台海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美)戴維·M.格蘭茨、(美)喬納森·M. 豪斯。
中文名
庫爾斯克會戰 [1] 
別    名
指文圖書 東線文庫
作    者
(美)戴維·M.格蘭茨、(美)喬納森·M. 豪斯
譯    者
孫渤
趙國星
張峻鳴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9年4月19日
頁    數
576 頁
定    價
149.8 元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16822555

庫爾斯克會戰內容簡介

庫爾斯克會戰意味着閃擊戰在戰略和戰役層面的窮途末路。在這場戰爭中,德國的進攻*次被制止在戰術縱深或淺近戰役縱深。這對他們來説是一場意外,終是一場災難,因為他們軍隊過去取得的戰略成功,有賴於成功實現深遠縱深的戰役突破,並從軍事和心理兩方面使其敵人陷入癱瘓。庫爾斯克會戰證明,德國以高速殲擊機的護航為掩護,大規模集中使用裝甲兵的戰法,已經不能再像1941年和1942年那樣肆無忌憚地突入蘇聯的後方。 [1] 
我們現在能夠為這場會戰脱掉神話的外衣,還原當時實際發生過什麼,原因又是什麼。這就是本書的目的。 [1] 

庫爾斯克會戰圖書目錄

借鑑歷史經驗教訓,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前言
編者説明
序幕 慕尼黑 1943年5月3日
主要出場人物
第一部:背景
第一章 從“巴巴羅薩”到頓巴斯:
1941—1943年蘇德戰場的德國陸軍
“巴巴羅薩”,1941年
衝向斯大林格勒,1942
進攻與反攻
重建德國陸軍
“虎”式、“豹”式和“象”式
為什麼選擇庫爾斯克
第二章 1943年的紅軍
斯大林、朱可夫和蘇聯軍事戰略
蘇聯的軍隊結構
紅軍的裝甲車輛、卡車與反坦克武器
紅色空軍
謀士與鬥士
第二部:德軍突擊
第三章 準備工作
德軍集結
德國空軍
一拖再拖
紅軍集結
蘇聯防禦計劃
蘇聯防禦一瞥
偽裝、偵察與訓練
幾場虛驚
第四章 正面強攻 7月5日—9日
戰場
初步行動
第九集團軍的進攻,7月5日—6日
南線進攻,7月5日—6日
北線危機,7月7日—10日
南線危機7月7日—8日
第三裝甲軍的推進
重大決策,7月9日
第三部:阻擊閃擊戰
第五章 普羅霍羅夫卡 7月10日至15日
坦克第1集團軍與第四十八裝甲軍的交戰(7月10日至11日)
第三裝甲軍與近衞第7集團軍的交戰(7月10日至11日)
普羅霍羅夫卡,7月10日至11日
普羅霍羅夫卡,7月12日
第六章 德軍止步
兩翼的交戰,7月12日
僵局,7月13日
決策
結局,7月14日—17日
第四部:反攻和結論
第七章 蘇聯反攻
“庫圖佐夫”行動:強攻奧廖爾突出部
德軍撤出奧廖爾
“魯緬採夫行動”: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進攻戰役
博戈杜霍夫遭遇戰
哈爾科夫
第八章 結論
德國的期望和現實
蘇聯的期望和現實
“堡壘”行動
反攻
代價
後果
附錄A 德軍作戰序列 1943年7月1日
附錄B 蘇聯紅軍作戰序列 1943年7月1日
附錄C 庫爾斯克會戰期間雙方兵力和損失的對比
附錄D 庫爾斯克戰場的裝甲兵力對比
附錄E 德國的主要命令
附錄F 蘇聯的主要文獻
資料來源
專有名詞列表 [1] 

庫爾斯克會戰作者簡介

戴維·M. 格蘭茨:1942年1月11日生於美國紐約州,1993年以美國陸軍外國軍事研究辦公室主任身份退役,並繼續擔任《斯拉夫軍事研究雜誌》的編輯和俄羅斯聯邦自然科學院成員。 [1] 
喬納森·M. 豪斯:中校,在佐治亞州巴恩斯維爾的高登學院擔任教授。服現役時曾在美國境內及韓國擔任指揮和參謀崗位,給參謀長聯席會議做過政治軍事分析,也曾在美國陸軍各軍校中協助指導工作。 [1] 

庫爾斯克會戰叢書信息

指文圖書 東線文庫 (共19冊), 這套叢書還有 《列寧格勒戰役》,《日托米爾—別爾季切夫》,《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一部:兵臨城下(1942.4—1942.8)》,《泥足巨人》,《致命打擊》 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