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底馬撒宣慰司

鎖定
底馬撒宣慰司,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始置,隸屬雲南等處承宣佈政司。永樂六年(1408年)後,底馬撒貢使不至。其位置在今印度共和國東北部那加蘭邦阿薩姆邦一帶。
清人稱呼底馬撒宣慰司為小西天 [8] 
中文名
底馬撒宣慰司
外文名
Dimasa Kingdom
始置時間
1406年
廢止時間
約1420年後
地理位置
印度東北部那加蘭邦、阿薩姆邦

底馬撒宣慰司稱呼來源

底馬撒為DIMASA 的譯音,該語乃DIMA 一 FISA之訛,意為“大江之子” ,所謂“大江(DIMA )” ,乃指阿薩密的DHANSI班而言。底馬撒DIMASA是南KACHAR人的自稱,原非地名 [2] 
明初的中國人從阿洪王國或孟養的傣族人,得知這些居於DHANSIRI河岸DIMAPUR一帶的土著自稱為DIMASA誤以其地為“底馬撒” 。 [2] 
《讀史方輿紀要·底馬撒》條,亦誤將該地置於大古喇東南。 [10] 

底馬撒宣慰司建置沿革

位於距離曼尼普爾那加蘭50公里,克欽西部胡岡谷地的大明石碑 位於距離曼尼普爾那加蘭50公里,克欽西部胡岡谷地的大明石碑
底馬撒為古代克車裏人(Kachari)建立的王國。大約在13世紀,克車裏人從克車馬裏遷往了布拉馬普特拉河南岸,建都底馬補羅(Dimapur),故稱為底馬撒王國
永樂三年(1405年)八月,明成祖派遣給事中周讓出使雲南徼外孟養、大古喇、小古喇、茶山、孟倫等地。 [1] 
永樂四年(1406年)六月,大古剌、底馬撒內附明朝。因底馬撒地廣,故置為宣慰司,以臘罔帕宣慰使 [1] 
永樂六年(1408年)六月戊子,大古剌宣慰使潑的那郎、底馬撒宣慰使臘罔帕、小古剌長官拜張及茶山長官早張各遣頭目貢馬及方物謝授職恩。 [1]  永樂六年之後,底馬撒宣慰司貢使不至。
15世紀後期,泰傣族羣的一個分支阿薩姆人遷徙到底馬撒王國境內,與底馬撒人爆發衝突。大約在1536年,底馬撒王國為阿薩姆人所擊敗,之後放棄底馬補羅,遷往邁班(Maibang)。
18世紀,底馬撒王國又向南遷都至克車縣(Cachar)的克斯補羅。
19世紀前期,作為阿薩姆王國的屬國,底馬撒王國與阿薩姆王國一同被緬甸所征服。1826年,底馬撒王國併入英屬印度。最終於1832年為英國所廢除。
19世紀,英國人曾在阿薩姆地區發現了刻有“底馬撒宣慰司”字樣的信符。 [9] 

底馬撒宣慰司治所爭議

關於底馬撒宣慰司的位置,學界存在兩種觀點:緬甸東南部説和印度阿薩姆説。

底馬撒宣慰司緬甸東南部説

明史》卷46《地理志》載:“底馬撒軍民宣慰使司,在大古剌東南。” [3] 
讀史方輿紀要》卷119《雲南七》載:“底馬撒,在大古喇東南。永樂初,嘗置宣慰司。後與靖定等司俱廢,其地亦為緬所並。” [4] 
中國官方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將“底馬撒司”標於緬甸南部的馬達班地區。 [5] 
此後,中國學者賀聖達教授在其《緬甸史》中也認為“可能在今下緬甸馬都八地區,當時孟人在那裏建立政權。” [6]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明代卷》則認為“治在今緬甸勃固東南毛淡棉。” [7] 

底馬撒宣慰司印度阿薩姆説

底馬撒王國以其都城底馬補羅為名,底馬補羅即今印度東北部那加蘭邦(Nagaland)底馬補羅縣。19世紀初期,英國人曾在阿薩姆地區發現了刻有“底馬撒宣慰司”字樣的信符,因此中國學者陳孺性主張底馬撒宣慰司即古代底馬撒王國。 [2] 
參考資料
  • 1.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明太宗實錄》:上海古籍書店,1983
  • 2.    陳孺性.《關於“大古剌”、“小古剌”與“底馬撒”的考釋》:《東南亞》,1993年第2期:第26-27頁
  • 3.    《明史》卷46《地理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2-11]
  • 4.    《讀史方輿紀要》卷119《雲南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2-11]
  • 5.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第7冊《明時期全圖》: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年
  • 6.    賀聖達.《緬甸史》:人民出版社,1992:第96頁。
  • 7.    郭紅、靳潤成.《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明代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210頁
  • 8.    魏源《聖武記》:“由後藏塞爾地方西南十八程至宗裏。又八日至自木戎部落,其地北接後藏, 西接伯布南至小西天北界。自小西天界南行十日至其國都布爾牙部落,始上海船行半月至大西天。小西天為東天竺,大西天為中天竺。”
  • 9.    關於永樂 五年的信符,見P·R·古爾登《 阿洪的起源 》,載《皇家亞細亞學會學報 》,1913 年,第238頁。
  • 10.    《讀史方輿紀要》 ( 中華書局本或新興書局本 ),卷 一 一 九,總頁第四七四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