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

(2006年新星出版社出版圖書)

鎖定
《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是2006年新星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張灝。 [1] 
中文名
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
作    者
張灝
出版時間
2006年1月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頁    數
324 頁
ISBN
9787802250239 [1] 
定    價
25 元
裝    幀
平裝
出品方
三輝圖書
叢    書
張灝合集

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認為,中國傳統的政治理想期盼道德成就卓越者擔任政治領袖,其極致即聖人為王,這意味着政治領袖不但應該管理政治事務,而且要作精神導師。儒學始終未放棄人能成聖成賢的信念,認為政治權力可由內在德行的培養去馴化。傳統儒者雖表現出極高的“抗議精神與批判意識”,但並未能將此精神與意識轉為客觀制度的構想。 [1] 

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作者簡介

張灝,1937年生,原籍安徽省滁縣。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後留學美國,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曾長期擔任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歷史系教授、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教授,現為台北“中研院”院士。研究領域為中國思想史,特別是近代思想史。主要著作有《梁啓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1971)、《危機中的中國知識分子:尋求秩序與意義》(1987)、《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譚嗣同思想的分析》(1988)、《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1989)、《張灝自選集》(2002)、《時代的探索》(2004),他還是《劍橋中國史》晚清部分的撰稿人之一。 [1] 

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目錄

前言
世界人文傳統中的軸心時代
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
超越意識與幽暗意識——儒家內聖外王思想之再認與反省
宋明以來儒家經世思想試釋
新儒家與當代中國的思想危機
傳統與現代化——以傳統批判現代化,以現代化批判傳統
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
一個劃時代的運動——再認戊戌維新的歷史意義
關於中國近代史上民族主義的幾點省思
五四運動的批判與肯定
重訪五四:論五四思想的兩歧性
中國近代轉型時期的民主觀念
中國近百年來的革命思想道路
扮演上帝:20世紀中國激進思想中人的神化
轉型時代中國烏托邦主義的興起
幽暗意識的形成與反思
一條沒有走完的路——為紀念先師殷海光先生逝世兩週年而作
殷海光與中國知識分子——紀念海光師逝世30週年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