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幹毅

(國民革命軍少將、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鎖定
幹毅(1913.09—2010.10),乳名幹正春,祖籍浙江省青田縣六上都洪庵村人(父幹廉甫,字煥雲,晚清廩生,以教師為業。幹卓少將之胞弟)。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黃埔軍校第七期畢業,獲得劍橋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學位,新中國成立後,任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系教授,是被周恩來譽為“文武全才”的抗日將領。
2010年,在武昌梨園醫院病逝,享年97歲。 [1] 
概述圖來源: [1] 
中文名
幹毅
外文名
DryYi
別    名
幹正春(乳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13年9月
逝世日期
2010年10月
畢業院校
黃埔軍校
劍橋大學
主要成就
世界1000位最有創造力和成就名人和世界1000位偉大科學家
出生地
浙江省青田縣六上都洪庵村
職    稱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幹毅人物生平

被周恩來譽為“文武全才”的抗日將領、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系知名教授。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浙江省立第十一中學初中部畢業後,入上海復旦實驗中學高中部學習,後轉浙江省立高級中學畢業。
1932年7月入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南京第七期。
1933年畢業後到第7師政治訓練處工作,旋派第41團任上尉指導員。
1934年調軍政部通訊技術訓練班任少校指導員。1935年7月考入英國皇家軍官學校學習軍事工程。
1936年12月畢業後入劍橋大學學習機械工程
1939年6月畢業後獲榮譽學士、碩士學位。繼入英國軍事工程學院。
1940年10月轉入美國軍事工程學院青年軍官班、研究班進修。先後在英、美工兵部隊見習和參加軍事演習。1943年9月畢業於美國參謀大學。
1943年10月回國任重慶陸軍大學少將教官,後歷任軍政部軍務司炮兵組組長、戰車防禦炮教導總隊少將副總隊長兼幹部訓練班主任、教導團少將團長。
1945年5月,調任青年軍編練總監部少將高級參謀。
1948年初升任少將參謀長。1948年6月因故攜眷離台回南京。
1950年3月到東北工學院(現東北大學)任一級教授。
1951年調任湖南大學教授兼機械系主任。
1953年調任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系
2010年10月6日22時,在武漢梨園醫院因病逝世,享年97歲。 [1] 

幹毅人物經歷

幹毅少年時期

1913年10月28日,幹毅出生於青田縣原大路鄉洪庵村。其父幹廉甫雖為清朝稟生,終生以教書為業,但頗有投資眼光,置田良多,家境富裕。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幹毅出生之初,其父即大病不起。為了治病,家人不得不將地田相繼抵押給鄉鄰,家道從此衰落。幹毅剛滿週歲那年,其父在耗費家中大部分財產後終告不治。從此,一家人靠母親郭氏帶着他和4個兄姊種僅剩的一點田地度日,生活異常艱難。每遇天歉,母親不得不攜家中五兄弟姐妹外出逃荒、討飯謀生。為了實現父親的遺願,其母竭其所能,將家中長子幹卓送進學堂讀書。年幼幹毅不得不長期幫忙母親放牛、打柴,協助家人供哥哥上學。10歲那年,從浙江省立第一師範畢業的哥哥被青田縣的一所小學聘為教員後,幹毅才得以上學。因平素識字較多,且年齡與四年級學生相當,哥哥便讓他直接插入四年級就讀。 [1] 
據《青田幹毅》介紹,在哥哥的幫助下,幹毅自小成績優異,13歲時以第二名的成績被浙江省立十一中學初中部錄取。哥哥從廣東黃埔軍官學校工科畢業後,又安排他到上海復旦實驗中學就讀高中。高中畢業時,其兄已被調至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工作,便要求他報考該校的政治訓練班,竟被錄取。此後,在哥哥的指導下,他先後考入中央政治學校外交系和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留學預備班學習。在此期間,不僅基本掌握了一門外語和國內的軍事知識,還以第二名的成績,與中央軍校畢業的皮宗敢、楊植兩人一道,考得了赴英國軍事學校就讀的資格。 [1] 

幹毅出國留學

1935年7月,幹毅等3人經上海乘輪船、坐火車,取道意大利、瑞士、法國等,輾轉來到英國倫敦,就讀於赫赫有名的桑德赫斯特英國皇家軍官學校。這所距倫敦約30英里的學校,歷史悠久,相當於美國西點陸軍軍官學校,英國陸軍軍官大多畢業於此。其課程包括史地類、戰術類和軍法類,分三學期授課,每學期均有考試。靠閲讀大量的參考書和講義,英語並不熟練的幹毅每每考試都率先交卷,並能獲得高分,老師們都非常驚奇,1936年3月間竟在倫敦《每日快報》上畫出他臉部的大致輪廓,稱他為“東方怪物”。 [1] 
“我們在英學習期間,除衣、食、住等費用由國家供給外,每個月還發7個金鎊零用。”幹毅老人曾回憶説,“為了實現在英國上正規大學的夢想,他主動請準學習工兵,即軍事工程。”當時,英國政府規定,凡學習工兵者必須從軍校畢業後,再進政府認可的一所大學學完工科後,才能進英國工兵學校。1936年12月幹毅從軍官學校畢業後,如願進入劍橋大學皇后學院及研究生院學習機械工程,成為華羅庚最要好的同學之一。1939年6月,幹毅獲其榮譽學士及碩士學位後,入英國軍事工程學院學習。 [1] 

幹毅回國抗日

1943年9月,幹毅從美國參謀大學畢業後,決定回國,參加抗戰。他的想法得到了大使館陸軍武官的支持,3天后兩人即乘飛機悄然回國。他服從安排,進入重慶陸軍大學任教官。在投身軍事教學的同時,開展反戰車研究。根據當時抗戰的需要,幹毅加緊研究,利用他在英國和美國所學,迅速寫成了《反戰車戰術》一書,很快得到出版。這一世界第一部反戰車研究著述,不僅是陸軍大學的重要教課書,也是一些部隊將士研習戰略戰術的重要參考書,其戰術思想在當時的軍隊中得到了廣泛傳播,他也成為蔣軍中的知名人物,受到蔣介石的接見。在此期間,他還受命校對出版了美國《大兵團作戰》中文版。 [1] 
為了將其反戰車理論用於實踐,提高兵團作戰能力,通曉美式裝備的幹毅1944年被任命為陸軍軍政部軍務司炮兵組代組長、戰車防禦炮教導總隊少將副總隊長兼幹部訓練班主任,後任戰防炮教導團少將團長。幹毅領導的教導團專事訓練部隊熟悉使用美式裝備,為中國軍隊遠征對日作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1] 

幹毅個人軼事

幹毅總理接見

新中國成立後,歸田鄉野的幹毅經章培引薦,其文才武略受到周恩來總理的重視,被總理電召進京。1949年12月29日,周總理在中南海住處親自設宴款待章培和幹毅等,其“文武全才”的盛名,受到了總理的幾度誇讚。 1950年,幹毅應邀到中南海蔘加劉少奇主持的新年晚會,受到新中國領導人的接見,幹毅的命運從此與新中國緊緊相連。 [1] 

幹毅救下共產黨員

董松仁,是青田縣石溪鄉(今三溪口街道)林村人,1912年出生。1947年3月,在林村經陳鳴階等人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3月,任林村中共支部書記1948年11月10日,董松仁在執行任務時不幸被捕,關押在青田縣政府監獄裏國民黨地方政府為了從董松仁口中得到有價值的情報,對其施以酷刑,白天黑夜輪番進行審訊,董松仁始終不語。當國民黨以獎勵100大洋作為誘餌實施誘惑時,董松仁作出自酷刑以來的迴應:“我是一名中國共產黨員。”董松仁抵抗住嚴刑拷打及大洋獎勵的誘惑,保護了石溪村的徐巖巢、張巖林,黃洋鄉的徐明章、大雙坑鄉的金武第等多名共產黨員,彰顯了對中國共產黨的忠誠。1949年1月,董松仁拒絕投降,被判了死刑。董母為營救董松仁各方奔走,得知幹毅已經回到老家青田的消息,便攜大路鄉楊宅村葉文孚老先生的介紹信,深夜趕到洪庵村,求其營救。 [2] 
曾經是國民黨陸軍訓練司令部少將參謀長的幹毅,早於1948年6月,在大批國民黨高級軍官紛紛逃往台灣定居之際,因不滿國民黨的反動政策,與陸軍大學同事章培中將(章乃器胞兄)約定共赴解放區,毅然攜卷離開台灣,從南京經上海回到老家青田。幹毅雖為國民黨軍官,但不參與黨派之爭。看信後,幹毅雖明知董松仁是中共黨員,仍給當時國民黨青田縣黨部書記長陳望軒寫信説情,請其釋放。最後,被捕的4人中只有董松仁未在青田被殺害,而是押至温州勘亂團緩處。1949年3月間,幹毅一家移居温州,出於對深處監獄的董松仁的掛念和擔憂,再次寫了一封信並附上一張名片給温州勘亂團長,提到““兄弟閲於牆,外御其每,眼下的祖國已積貧積弱,應各方協力,共同為中華民族復興而努力”表達了同胞共赴祖國危難、心心相惜之情。在幹毅幾番營救下,董松仁最終得以釋放,董母感激之情無以言表,以跪禮答謝。 [2] 

幹毅個人著作

發表有《米雪爾止推軸承的構造與計算》等論文五篇,著有《反戰車戰術》、《柴油機理論與設計》、《熱工學》、《棘輪》、《高等傳熱學》、《機械零件》、《青田幹毅回憶錄》等,與人合譯《熱機學》、蘇聯《熱工學》、《蒸汽輪機與燃汽輪機》等。被英國劍橋“世界名人傳記中心”推舉為“世界1000位最有創造力和成就名人”和“世界1000位偉大科學家”。

幹毅人物關係

大女兒幹榮珠是孟菲斯州立大學博士,其丈夫為季肖達博士。
長子幹高雄和次子幹小雄為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
次女幹香珠博士。
小女兒幹方珠博士。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