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衡增長戰略

鎖定
平衡增長( balanced growth) 的含義並沒有統一的、明確的解釋。一般地説,人們認為平衡發展戰略是指通過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全面發展來實現工業化或現代化的一種戰略。按照羅森斯坦-羅丹和納克新的觀點,平衡增長是通過對國民經濟各部門同時大規模投資來實現的。羅森斯坦- 羅丹在他的“大推進”理論中認為,只有各類工業同時並舉,才能衝破市場容量狹小的限制;主張通過大量投資擴大資本形成規模,以適應投入的不可分性。
中文名
平衡增長
外文名
balanced growth

目錄

平衡增長戰略理論

納克斯根據他提出的“貧困惡性循環”理論,也認為單靠個人數量有限的投資是不可能打破這個惡 性循環的,只有把數量上足夠打破這種循環的資本同時投入到各種行業中去,才能打破資本形成不足導致生產率難以提高,而低生產率又造成低收人的不良循環。因為,在他看來,同時擴張的工廠之間在生產上可以互相協作,形成生產、運輸、技術、信息等方面的便利,獲得外部經濟效益。
同時,在需求方面能得到產品銷售市場的相互補充:大規模同時對各部門進行投資,可以加強各類產業之間的橫向和縱向聯繫,進一步推動分工協作,提高社會固定資本的利用效率。羅森斯坦- 羅丹和納克斯的理論體現了平衡增長的主張。

平衡增長戰略詳細內容

平衡增長戰略的主要目的在於利用外部經濟效益和各部門之間相互關聯和補充的性質,以推動經濟快速增長。
可見,平衡增長理論確認整個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的有機聯繫以及由此產生的經濟效益,這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對經濟發展戰略的研究有重要啓示作用。但是,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由於儲蓄不足,外匯稀缺,很難形成同時大規模投資的能力,即使有足夠的資金來源,而在生產要素供給沒有保證的情況下,必然會引起通貨膨脹
平衡增長髮展戰略強調的是資本存量在各個行業同時擴張到一定規模可以產生外部經濟效益,這在理論上是不錯的。但依靠什麼樣的資源配置機制來實現平衡增長卻是困難的。
如果利用價格機制,那麼資源稟賦的稀缺程度一定會通過相對價格水平表現出來。價格機制這隻“看不見的手”不會把寶貴的資金配置到基礎產業上去,這不符合資本趨利原則。為確保“大推進”式投資所需資金,只能通過高度集中的計劃體制,把有限的資金集中起來投入到工業部門中會,而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欲速則不達。
平衡增長過分依賴於計劃和國家干預,而忽視了政府失靈的可能性,一旦計劃失誤,大規模投資所造 成的損失往往是災難性的,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模式限制了市場體系的發育和發展,其直接後果是導致了經濟效率的喪失。實踐證明,受早期發展經濟學理論和當時“蘇聯模式”的影響,許多亞洲和拉美國家都曾試圖藉助於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來推行平衡增長的戰略,最終都不得不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