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瀧路西站

鎖定
平瀧路西站(Pinglonglu West Station),工程名“金民西路站”,位於中國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境內,是蘇州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運營的地鐵車站,也是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的途經站點 [1] 
平瀧路西站於2012年8月15日獲得批覆 [4]  ;於2014年8月14日主體結構封底 [3]  ;於2017年4月15日通行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 [5] 
據2023年7月蘇州軌道交通官網數據,平瀧路西站開放3個出入口 [1]  ;車站結構外包總長度為450.2米,標準段外包寬度為19.1米。
中文名
平瀧路西站
外文名
Pinglonglu West Station
投用日期
2017年4月15日
站點佈置
地下
軌道類型
地鐵
所屬地區
中國江蘇省蘇州市
運營線路
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
站口數量
3個(據2023年6月官網數據)
運營單位
蘇州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車站地址
蘇州市姑蘇區廣濟北路與平瀧路路口

平瀧路西站歷史沿革

2012年8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及支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線路在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廣濟北路與平瀧路路口設有地鐵車站 [4] 
2014年8月14日,平瀧路西站主體結構封底 [3] 
2015年4月2日,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車站站名公示,該站公示站名為“平瀧路西站” [6] 
2017年4月15日,平瀧路西站隨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的開通而投用運營 [5] 
平瀧路西站大字壁 平瀧路西站大字壁

平瀧路西站交通區位

平瀧路西站車站位置

平瀧路西站位於中國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廣濟北路與平瀧路路口,車站沿廣濟北路呈西北至東南走向佈置;車站西側有仲雅苑、仲雅苑農副產品菜場,東側有平江新城體育公園、平江市民健身中心、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平江院區),東南側有萬寶世紀商務廣場 [1] 
平瀧路西站車站周邊示意圖 平瀧路西站車站周邊示意圖

平瀧路西站進出設置

據2023年7月蘇州軌道交通官網數據,平瀧路西站開放3個出入口,周邊信息如下所示:
出入口編號
建議前往的目的地及周邊
1號出入口
仲雅苑、仲雅苑農副產品菜場
3號出入口
平江市民健身中心、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平江院區)、萬寶世紀商務廣場
4號出入口
平江新城體育公園、平江市民健身中心、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平江院區)
參考資料: [1] 

平瀧路西站相鄰車站

據2023年7月蘇州軌道交通官網數據,平瀧路西站相鄰車站如下所示:
下行車站
途經線路
上行車站
開往:同裏站
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
開往:龍道浜站
下一站:蘇錦站
下一站:孫武紀念園站
參考資料:

平瀧路西站建築規模

平瀧路西站建築設計

  • 設計參數
平瀧路西站結構外包總長度為450.2米,標準段外包寬度為19.1米,標準段基坑開挖深度約為16.7米;車站埋深約為16.7米;車站主體圍護結構採用厚度為800毫米的地下連續牆,共168幅;車站設4座風亭和7個出入口 [7] 

平瀧路西站整體佈局

平瀧路西站為地下二層雙跨閉合框架結構島式站台車站。地下一層為站廳層,設置有自動售票機、自動檢票機、自動售貨機、客服中心等,1號出入口位於車站西南側,3號出入口、4號出入口位於車站東側;地下二層為站台層,設置一座島式站台;站廳層與站台層通過扶梯與直梯相連 [1] 
平瀧路西站站台層 平瀧路西站站台層

平瀧路西站運營情況

平瀧路西站運營時間

據2023年7月蘇州軌道交通官網數據,平瀧路西站首末班車時刻如下所示:
行車方向
運營時段
首班車
末班車
龍道浜站
星期一至星期四
06:26
23:13
星期五至星期日
23:50
同裏站
星期一至星期四
05:40
22:36
星期五至星期日
23:30
參考資料: [1] 

平瀧路西站設備設施

  • 便民雨傘
據2023年7月蘇州軌道交通官網數據,平瀧路西站提供便民雨傘租借服務 [2] 
  • 愛心預約服務
據2023年7月蘇州軌道交通官網數據,平瀧路西站為殘障人士及行動不便的高齡乘客提供愛心預約服務 [8] 

平瀧路西站交通換乘

  • 公交線路
據2023年7月蘇州軌道交通官網數據,平瀧路西站公交換乘信息如下所示:
出入口編號
公交站名
公交線路
1號出入口
廣濟北路平瀧路南站(東南行)
蘇州公交9025路
蘇州公交虎丘濕地公園專線
3號出入口
蘇大附一院總院西站(西南行)
蘇州公交8路高峯支線
蘇州公交876路
蘇州公交879路
蘇州公交880路西線
蘇州公交9013M路東線
4號出入口
仲雅苑東站(西北行)
蘇州公交876路
蘇州公交879路
蘇州公交880路西線
蘇州公交虎丘濕地公園專線
參考資料: [1] 

平瀧路西站文化特色

  • 站名典故
平瀧路西站因平瀧路而得名。平瀧路遵循“平江新城”區域東西向主次幹路以“平”為首字、輔以與水相關文字組合命名的序列,由“平”與“瀧”組合擬名 [9] 
  • “吳風解碼”藝術牆
平瀧路西站站廳付費區設置有以“吳風解碼”為主題的藝術牆,將車站所在地區的歷史背景和其現代化的發展趨勢融合,通過三個內容層次對應的三個視覺層次,利用空間錯位、重複形式等的設計構成方式,表現出吳地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在數字時代的精神傳承 [1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