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山墜子戲

鎖定
平山墜子戲是流傳於平山縣蘇家莊鄉樹石村一帶的獨具特色稀有地方戲曲劇種。
中文名
平山墜子戲
名錄類別
傳統戲劇
編    號
5—4—3
申報地區
石家莊平山縣
名錄簡介
該劇種具有豐富的內容和獨特的藝術個性,以連台本戲、故事情節曲折、表演細膩為主要特徵,兼有通俗易懂,吐字清晰,語言流暢,地方韻味濃厚,唱詞以十個字為一句,唱腔獨特等特點。平山墜子戲劇目內容多是一朝一代的朝代戲和民間傳説、軼聞趣事,如:《石元救母》《訪蘇州》《劉墉下南京》《少國公》等。
平山墜子戲在平山由來已久,至今已達110年以上,溯其源頭為流傳於河南、山東一帶的民間曲藝。據傳,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山東平原縣遭遇旱災,民不聊生,盲人墜子藝人董夢清説書討飯來到平山,寄棲在樹石村,依靠走鄉串村説書謀生,他的演藝形式是一人連拉帶唱的説書形式。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董夢清收樹石村人秦紹珍為徒,授其技藝,逐漸將原來的一人單口説唱發展成為多人説唱,並輔之以簡單的表演動作,不久又把從走街穿巷的摞地攤説唱演藝形式搬上了土台子,至20世紀40年代,初步形成了墜子戲雛形。隨後,又逐步發展到平山縣內的郭蘇、文都、馬冢村一帶,迅速傳播開來。為了讓説唱形式更加好看,藝人們自己手工做了簡單的演出服裝、頭盔。到了20世紀50年代,平山北馬冢村、主投溝村、王家灣村相繼成立了墜子戲班和墜子戲校,培養造就了一批唱墜子戲的演員,在以後的發展過程中,平山墜子戲又吸收了河北梆子河南豫劇及京劇的白口、動作和鼓點,逐步完成了墜子曲藝轉型戲曲的進程,形成了獨特的墜子戲劇種。目前,平山縣聖地墜子劇團已成為我國北方頗具演藝實力的民營墜劇團,劇團不重場劇目演出達70餘場。
“閃板”和“哭腔”堪稱是平山墜子戲唱腔的“兩大絕技”。在敍事唱腔上,平山墜子戲十分富於變化,特別是在表現劇情衝突與劇情高潮時,唱腔使用了被稱為“閃板”(又稱為“快口”)的大段快節奏唱腔,極富表現力和張力,激情熱烈,扣人心絃,突破了其它地方墜子戲唱腔平淡、節奏緩慢、缺乏激情的表演風格。在表現悲情時,平山墜子戲使用了獨特的“哭腔”,其“哭腔”唱腔在發聲上,調動了腹腔、胸腔、頭腔的氣息,三腔氣息共鳴發聲,給人以發自肺腑之真情實感,從而能深深地打動觀眾,催人淚下。此外,平山墜子戲還借鑑融合了京劇的“倒板”,在墜子戲中表現為“尖板”,凸顯了平山墜子兼容幷蓄的風格。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