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幞,漢語二級 [4]  ,讀作幞(fú),⒈ 〔幞頭〕古代男子用的一種頭巾。 [1]  ⒉ 同“袱”。 [3] 
中文名
拼    音
出    處
《古今小説》
釋    義
古代中國男子用的一種頭巾;也稱幞頭
古典解釋
康熙字典

詳細釋義

(1) 包東西的布 [cloth-wrapper] 。如:幞巾(幞頭)
(2) 古代男子用的一種頭巾。也稱“幞頭”(古人以皂絹三尺裹發,有四帶,二帶系腦後垂之,二帶反系頭上,令曲折附項,故稱“幞頭”) [scarf;kerchief]
高幞廣帶。——《古今小説》
門前小鬼,折臂膊不顯猙獰,殿上判官,無幞頭不成禮數。——《水滸傳》 [3]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房玉切《集韻》《韻會》逢玉切,𠀤音襆。《説文》帊也。《集韻》帕也。《玉篇》巾幞。《廣韻》幞頭,周武帝所制。裁幅巾,出四腳以幞頭,乃名焉。《唐書·車服志》幞頭起於後周,便武事者也。《二儀實錄》古以皂羅三尺裹頭,號頭巾,三代皆冠。列品黔首,以皂絹裹發。至周武帝,依古三尺裁為幞頭,唐馬周交解為之。《朱子·語類》唐人幞頭,初止以紗為之。後以紗軟,砍木作一山子,在前襯起。《筆談》梁高祖始布漆於紗,施鐵為腳。《宋史·輿服志》幞頭,一名折上巾,起自後周,然止以軟帛垂腳。隋始以桐木為之,唐始以羅代繒,惟帝服則腳上曲,人臣下垂,五代漸變平直。國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腳,乗輿或服上焉。其初以藤織草巾子為裏,紗為表,而塗以漆,後惟以漆為堅,去其藤裏,前為一折,平施兩腳,以鐵為之。
又《集韻》博木切,音卜。裳削幅謂之幞。或作襆。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