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帽子

(各類人才稱號)

鎖定
“帽子”,也就是各類人才稱號。人才稱號是對人才階段性學術成就、貢獻和影響力的充分肯定,不是給人才貼上“永久牌”標籤,也不是劃分人才等級的標準,獲得者不享有學術特權。 [2] 
中文名
帽子
定    義
各類人才稱號

帽子基本概念

“帽子”,也就是各類人才稱號。 [2] 

帽子“帽子”亂象

一些高校熱衷於搶有學術頭銜、學術“帽子”的人才,長期以來飽受詬病。這種現象導致的結果,是學術人才流動不暢,少數有“帽子”的教授學者以及所在高校,佔據了大量科研經費、教育資源,對於更多高校和人才發展,形成了擠壓效應。
對此,無論教育界還是社會輿論,都曾表達過各種批評。近年來,這種呼聲也得到了國家層面更多的響應。 [1] 

帽子“帽”名種種

自“長江學者”設立後,以名山大川、江河湖海等命名的學者稱號已達五十餘種,認為“名目繁多的學者稱號已失去其學術品位,更誘導學術界成了名利場”。
“帽子”名稱種種 “帽子”名稱種種

帽子陝西

各省“帽子”數目分佈 各省“帽子”數目分佈
統計發現,全國學者計劃總體呈現中東部多、西部少的特點,陝西全省設立學者計劃個數最多,共有9個學者計劃。 [4] 

帽子安徽

各省份學者評選的待遇指數 各省份學者評選的待遇指數
由於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待遇條件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地域分佈特徵。在待遇指數地域化的熱力圖中,安徽省以2.58分排在首位,安徽、湖南、吉林、重慶、廣西等地也位居前列。 [4] 

帽子解決辦法

2018年,教育部就曾發佈過關於開展清理“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的通知,要求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開展清理“五唯”現象的專項行動。
2020年12月,教育部印發《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聚焦“唯帽子”問題,引導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人才稱號,提升現代教育治理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人才工作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批示,強調要推動人才“帽子”、人才稱號迴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要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 [1] 

帽子深層原因

“唯帽子”積弊的長期存在,有複雜的原因,要破解頑症,很關鍵的一條,就是健全教育資源分配的機制。現實來看,很多高校之所以爭搶“帽子”人才,是因為這些人才是爭取各種科研項目、財政資金的砝碼。
觀念很大程度由利益決定。即便高校管理者知道這些“帽子”人才,未必會對本校的教育水平提供很大幫助,但只要能對高校爭取利益帶來好處,能有助於提升高校“政績”,那依然會趨之若鶩
所以,轉變教育資源的分配邏輯,對於打破“唯帽子”現象,就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育部新出台的《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對此也有很明確的迴應,提出“不把人才稱號作為評價人才、配置學術資源的唯一依據,不單純以人才稱號獲得者數量評價人才隊伍建設成效”。
如果這些精神落到實處,也就意味着“帽子”在教育資源分配中的“吸引力”降低,這對於轉變高校偏頗觀念,有着釜底抽薪的意義。
讓教育資源不再跟着“帽子”轉,不僅適應於宏觀層面,在高校或者科研機構內部,以往也存在類似問題。薪酬待遇不是看實際貢獻,而是看“帽子”、看頭銜,這對於很多沒“帽子”的年輕人才不公平,打擊他們發展提升自我的積極性。 [1] 

帽子影響

帽子阻礙創新

如果僅僅依靠“帽子”定薪酬待遇,會導致人才爭“帽子”、拼“頭銜”,無法潛心研究,安心育人,同樣也會影響一部分無“帽子”人才創新創造的積極性。 [2] 

帽子考核功利

科學家們往往為了項目、論文、“帽子”、獎項等忙得焦頭爛額,主要因為一些功利化的考評指標在限制他們,這些都是影響科學家進行科普的障礙;還有人認為科研做得不好的才會去做科普,這也是一種障礙 [6]  。相反,著名科學家同時寫有科普名著,如薛定諤與《生命是什麼 [8] 維納與《控制論 [7]  等。

帽子評價

對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來説,要平等看待各類人才,不將高層次人才等同於人才稱號獲得者,不把人才稱號作為評價人才、配置學術資源的唯一依據,不單純以人才稱號獲得者數量評價人才隊伍建設成效。
即使得到了“帽子”,也不能忘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教師。 [2] 
人才與否在於其成果。本質上人才不是靠評比選出,而是靠其成果、業績“脱穎而出”。因此,人才“帽子”本就不存在。為此,相關機構要努力為教育科研人員營造安心、寬鬆的學術環境,減少人才評價,不把學者劃分為三六九等,以成果論英雄,如此才能促使優秀成果和優秀人才層出不窮。(同濟大學教育評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 [3] 
做學問是為了追求大自然的真理、是真的對某個方向的研究有興趣、想創新,而不是為了拿一個“帽子”、拿一筆經費去迎合某些評審的喜好。要鼓勵年輕人建立明確的目標,要有志氣成為世界一流的學者,做出突破性的工作。而不是讓年輕人的志願就是拿政府頒發的各種“帽子”,當個院士,或者是拿諾貝爾獎。做學問的目標是要找到大自然的奧秘,找到一切有意義的規律,而不是為了“帽子”做學問。(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