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常熟石刻天文圖

鎖定
常熟石刻天文圖又稱常熟縣學天文圖碑,是明正德元年(1506年)根據蘇州石刻天文圖重新翻鐫的圖碑,原與地理圖並列於常熟邑學禮門東西兩邊。1973年7月,常熟縣文管會在原舊常熟邑學原址大門左側清理出土。該石碑在我國古代天文史上也佔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中文名
常熟石刻天文圖
別    名
常熟縣學天文圖碑
形    狀
高200.1釐米、寬100釐米
年    代
明正德元年(1506年)

常熟石刻天文圖基本介紹

常熟石刻天文圖又稱常熟縣學天文圖碑,是繼南宋的蘇州石刻天文圖之後的又一幅重要石刻星圖, [1]  它在我國天文學史上也佔有不可忽視的地位。碑石與蘇州圖都很相似。上半部星圖周圍有云霓四布。由於年久風化和在發現前得不到保護,碑石表面已有部分損壞,但是線條、星點、十二辰次以及部分星名還是歷歷在目。常熟石刻天文圖成於明正德元年(1506年),原與地理圖並列於常熟邑學禮門東西兩邊,地理圖已佚。
天文圖高200.1釐米、寬100釐米、厚24.5釐米。外形、大小、上半部以北極為中心的星圖和下半部的圖跋,碑額仿蘇州府學南宋刻天文圖題“天文圖”三字,上部為一幅蓋天圖,四周布有線刻雲紋。天文圖的內規直徑約18.4釐米,赤道直徑約45釐米,外規直徑約70.8釐米,與赤道大圓斜交的黃道圈直徑約45釐米。重規外圓星圖本身直徑約79釐米,星圖下有計宗道書寫的楊子器跋文,並附自己的題識。末題“大明正德元年孟春賜進士文林郎常熟縣知縣柳州計宗道手書”,並“解元擢第”篆印一方。由於碑石風化,部分字跡模糊,所幸已有錄文見於《海虞文徵》。 [2] 
1973年7月,常熟縣文管會協同江蘇省文管會複查虞山周圍的省文物保護單位,在學前街文革小學(舊常熟邑學原址)大門左側清理出這一天文圖碑石。第二年,碑石移置縣文管會內,由江蘇省撥款修建碑房兩間妥加保護。

常熟石刻天文圖歷史背景

蘇州石刻天文圖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根據實測繪製的全天石刻星圖之一。它的觀測年代在北宋元豐年間(1078年至1085年),刻制年代在南宋1247年。這份星圖是由南宋的黃裳繪製的。黃裳曾經被選為南宋皇太子趙擴的老師,為了向這位皇太子教授天文、地理知識,他繪製了八幅天文、地理圖,這份星圖就是其中的一幅。後來,浙江永嘉人王致遠把這份星圖刻在了石碑上,保存在蘇州文廟中。蘇州石刻天文圖石碑高2米多,上部刻着圓形的星圖,共有1464顆恆星,下部是兩千多字的説明文字。圖的中央是北天極,以它為圓心的共有三個同心圓,第一個代表北緯約35度地方的恆顯圈,這個緯度就是北宋首都開封府的緯度,圈內的星是永遠不會落下的,第二個圓代表天赤道,最外一個圓是該地的恆隱圈,圈外的星是永遠不會看到的。圖中與赤道相交的圓代表太陽視運動的軌道。內圈和外圈畫的間隔不等的放射狀經線劃開的區域就是二十八宿的各自範圍。這種畫法沿襲了中國蓋圖的傳統。
二百多年後,人們擔心該星圖會年久磨滅,就又重新刻制了一塊,這就是常熟石刻天文圖,保存在江蘇常熟縣。碑的原刻者為知縣楊子器。楊於弘治九年(1496年)至十二年(1499年)任常熟知縣,刻制《天文圖》《地理圖》二碑,樹於文廟戟門。計宗道繼任之後,因為拓碑的人太多,日久磨滅,於是在正德元年(1506年)命石工重新翻鐫了這兩塊圖碑。 [3] 

常熟石刻天文圖價值

有關這幅天文圖的科學研究價值,天文史學家作了高度的評價。大致認為:常熟石刻天文圖,雖不少地方科學性較差,但星名星數齊全而正確,不失為一幅星象完整的優良古星圖。不失為《敦煌星圖》、《新儀象法要星圖》和《蘇州石刻天文圖》之後的一幅重要星圖,在我國古代天文史上也佔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