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常信鄉

鎖定
常信鄉,隸屬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地處賀蘭縣西北部,東與立崗鎮為鄰,西與南梁農場接壤,西北與暖泉農場毗鄰,北與洪廣鎮相連,東北與平羅縣姚伏鎮相依。鄉人民政府駐地距縣政府17千米。轄區總面積178.5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常信鄉户籍總人口31915人。 [4] 
民國三十年(1941年),寧夏縣改稱賀蘭縣,常信為賀蘭縣轄地。1955年10月,將常信、常信南2鄉和桂文鄉部分地域合併為常信鄉。1956年6月,又將桂文鄉全部和於祥鄉併入。1958年9月,原常信鄉與洪廣鄉、蘇峪鄉合併成立躍進人民公社。1959年2月,易名為常信人民公社。1983年10月,復置鄉。 [3]  截至2021年10月,常信鄉轄14個行政村, [2]  鄉人民政府駐新民村三社(常信街)。 [3] 
常信鄉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玉米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漁業以養殖鯉魚、鯽魚、草魚為主。2011年,常信鄉農民人均純收入7600元。 [3]  2019年,常信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4] 
中文名
常信鄉
行政區劃代碼
640122200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
地理位置
賀蘭縣中部
面    積
178.56 km² [1] 
下轄地區
14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新民村三社(常信街)
電話區號
0951
郵政區碼
750204
氣候條件
中温帶大陸性氣候
車牌代碼
寧A
人    口
31915(截至2019年末户籍總人口)

常信鄉歷史沿革

民國十八年(1929年),寧夏設省時為平羅縣轄地,後劃歸寧夏縣。
民國三十年(1941年),寧夏縣改稱賀蘭縣,為賀蘭縣轄地,分設常信、常信南、桂文、於祥、洪廣、蘇峪等鄉。
1955年10月,將常信、常信南2鄉和桂文鄉部分地域合併為常信鄉。
1956年6月,又將桂文鄉全部和於祥鄉併入。
1958年9月,原常信鄉與洪廣鄉、蘇峪鄉合併成立躍進人民公社。
1959年2月,易名為常信人民公社。
1983年10月,復置鄉。 [3] 

常信鄉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常信鄉轄新民、王田、於祥、譚渠、五渠、桂南、桂文、新華、團結、張亮、四十里店、旭光、丁義、丁北14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67個村民小組。 [3] 
截至2021年10月,常信鄉轄14個行政村, [2]  鄉人民政府駐新民村三社(常信街)。 [3] 
常信鄉區劃詳情
王田村
桂南村
五渠村
新華村
張亮村
旭光村
丁北村
於祥村
桂文村
團結村
新民村
四十里店村
丁義村
潭渠村

常信鄉地理環境

常信鄉位置境域

常信鄉地處賀蘭縣西北部,東與立崗鎮為鄰,西與南梁農場接壤,西北與暖泉農場毗鄰,北與洪廣鎮相連,東北與平羅縣姚伏鎮相依。鄉人民政府駐地距縣政府17千米。 [3]  轄區總面積178.56平方千米。 [4] 

常信鄉地形地貌

常信鄉西部為賀蘭山山前沖積平原,東部為黃河沖積平原,間有小沙丘和小片風蝕地。海拔1102~1108米,多湖泊、水沼水窪。 [3] 
常信鄉 常信鄉

常信鄉氣候

常信鄉屬中温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氣候乾燥,冬寒少雪,春秋季多風,降水少而集中,光照長,熱量多,温差大。四季晴天多,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量大。 [5] 

常信鄉水文

常信鄉境內水道屬黃河水系,主要乾渠有第二農場渠、唐探渠。第二農場渠自常信鄉團結渠入境,由東一支渠分水閘出境,全長14.9千米,流量一般為30米/秒,在常信鄉境內有支斗渠6條,長29.65千米。唐探渠自紅旗溝入境,由八一橋出境,全長16.5千米,最大流量32立方米/秒,在常信鄉境內有支斗渠53條。流經常信鄉境內的大排水溝有四二乾溝、第三排水溝、第五排水溝。 [3] 

常信鄉自然災害

常信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暴雨、冰雹、沙塵暴、霜凍、病蟲害等。冰雹災害年均發生2次,主要發生在7~9月,最嚴重的一次冰雹災害發生在1968年8月,7日常信地區(原常信公社),降冰雹半個小時左右,冰雹最大如拳頭,有6個大隊受害,地面雹厚7寸,糧食顆粒無收。 [3] 

常信鄉自然資源

截至2011年末,常信鄉耕地面積14.05萬畝,人均3.56畝。 [3] 

常信鄉人口

截至2011年末,常信鄉轄區總人口3946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89人,城鎮化率2.00%。另有流動人口580人。總人口中,男性20104人,佔50.95%;女性19360人,佔49.05%;14歲以下人口6620人,佔16.77%;15~64歲,30032人,佔76.10%;65歲以上2812人,佔7.1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1531人,佔79.90%;有回、滿、蒙古、東鄉4個少數民族,人口7933人,佔總人口的20.10%。超過百人的少數民族有回族,達7881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99.35%。2011年,常信鄉人口出生率5.76‰,人口死亡率5.63‰,人口自然增長率0.1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28人。 [3] 
截至2017年末,常信鄉常住總人口26414人。 [1] 
截至2019年末,常信鄉户籍總人口31915人。 [4] 

常信鄉經濟

常信鄉綜述

2011年,常信鄉農民人均純收入7600元。 [3] 
2019年,常信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4] 

常信鄉第一產業

常信鄉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常信鄉生產糧食44091噸,其中水稻23580噸,小麥8375噸,玉米12132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瓜果、蔬菜等。2011年,常信鄉蔬菜種植面積5.71萬畝,產量164265噸,主要品種有西紅柿、黃瓜、甜瓜、茄子、芹菜、馬鈴薯。
常信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常信鄉生豬飼養量17800頭,年末存欄6700頭;牛飼養量4800頭,年末存欄2600頭;羊飼養量29400只,年末存欄14800只,收購山羊板皮1000張;家禽飼養量14.1萬羽,上市家禽3.5萬羽。2011年,常信鄉生產肉類1259噸,其中豬肉718噸,牛肉297噸,羊肉244噸;禽蛋562噸,鮮奶372噸。
截至2011年末,常信鄉累計造林12000畝,其中防護林7200畝,經濟林140畝,竹林1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3.2萬株,林木覆蓋率16%。2011年,常信鄉水果種植面積390畝,產量558噸,主要品種有西瓜、蘋果、桃子、梨等。
常信鄉漁業以養殖鯉魚、鯽魚、草魚為主。2011年,常信鄉魚塘養殖面積5.62萬畝,水產品總產量14932噸。
2011年,常信鄉擁有大型農業機械643台(輛)。 [3] 

常信鄉第三產業

2011年,常信鄉郵政業務收入33萬元。
截至2011年末,常信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3598萬元,比上年增長120.17%;各項貸款餘額5498萬元,比上年增長13.95%。2家銀行和金融機構在本地開設分行或設立辦事處。 [3] 

常信鄉交通運輸

常信鄉境內有京藏高速G6和國道109南北貫穿過境。
常信鄉 常信鄉

常信鄉社會事業

常信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常信鄉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65人;小學9所,在校生1284人,專任教師10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升初升學率95%,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5%。 [3] 

常信鄉文體事業

2011年末,常信鄉有文化藝術團體2個,會員50個;各類藝術表演團體1個,演職人員30人,年演出60場,觀眾達13200人次;放電影單位1個,年放映185場次,觀眾達37000人次;文化專業户1個,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5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30平方米,藏書6000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人,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1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常信鄉常欣農民文藝協會、張亮農民藝術團。
2011年末,常信鄉體育場地14處,體育社團14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4人。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籃球、田徑、自行車慢騎比賽。6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
2011年末,常信鄉常信鄉78.6%的村安裝了公共衞星電視户户通,可收看60多個頻道的電視節目,電視普及率100%。 [3] 

常信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常信鄉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有17個,其中衞生院1個,村衞生室16個;病牀15張,其中公立衞生機構牀位15張,固定資產總值35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35人,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3人。2011年,常信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5萬人次,出院病人300人次。
2011年,常信鄉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2011年,常信鄉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9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8萬人,參合率97%。 [3] 

常信鄉社會保障

2011年,常信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1户,人數148人,支出24.19萬元,月人均136元。
2011年,常信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587户,人數934人,支出83.69萬元,月人均74.6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66人,支出34.29萬元,比上年減少25.09%,月人均433元,比上年減少25.09%;農村醫療救助200人次。
2011年,常信鄉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0人,社會福利費41萬元。新增就業人員3人,有5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全年共幫助8户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户至少一人就業,組織1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三支一扶”的工作。 [3] 

常信鄉郵政電信

2011年末,常信鄉郵政網點7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85千米,投遞點146個,鄉村通郵率96%;全年投遞地區函件3萬件,地區匯票業務完成9萬筆,地區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4800件,徵訂報紙4.5萬份、期刊0.6萬冊。 [3] 

常信鄉基礎設施

2011年末,常信鄉轄區擁有10千伏線路3條,總長度183.09千米,變壓器204台,總容量12746千伏安。年售電量累計完成1593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5%,供電可靠率99.7%。 [3] 

常信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名常信者在此築堡屯田,故名常信堡。鄉因堡名。 [3] 
  • 傳統習俗
常信鄉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傳統社火、民間手工藝剪紙等。 [3] 

常信鄉地方特產

  • 綜述
常信鄉有地方特產有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張亮香瓜和丁北西芹,以及綠色環保農產品有露北瓜菜、有機水稻。
  • 張亮香瓜
張亮香瓜,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張亮香瓜,果實形狀有圓、扁圓、紡綞形、橢圓形、長棒狀等。果皮色有綠、白、黃,還有各種淺色花紋、條帶等。果肉有白、綠、橙紅等,常帶香氣。
張亮香瓜
  • 丁北西芹
丁北西芹,寧夏賀蘭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西芹又名西洋芹菜,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丁北西芹葉柄寬厚,單株葉片數多,重量大,其顏色呈黃綠色,肉質鮮嫩,口感脆,且纖維含量少的特點。
丁北西芹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640頁.
  • 2.    常信鄉2021年區劃詳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1-03]
  •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紀恆總主編;杜正彬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寧夏回族自治區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9年8月:65-66.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654.
  • 5.    走進賀蘭  .賀蘭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