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帶一本書去巴黎

鎖定
《帶一本書去巴黎》是2002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達。
中文名
帶一本書去巴黎
作    者
林達
類    別
中國現當代隨筆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
2002年5月1日
頁    數
287 頁
定    價
35.00
開    本
32開本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108017079
字    數
140千

帶一本書去巴黎內容簡介

作者林達就是寫過幾本“近距離看美國”的神秘的作者林達,也就是寫作《在邊緣看世界》的那個林達。如今,她帶着一本描寫“革命”的文學名著(《九三年》)奔赴巴黎。在法蘭西的城堡、廣場、宮殿、教堂、博物館,咀嚼着文化的成果,品味着藝術的盛筵,傾聽着歷史的回聲,感悟着前人在血與火中凝成的思想和智慧——作者於濃厚的法國曆史文化氛圍中,用大量的歷史細節和場景,豐富了對藝術、文化,對歷史、社會,以及對“革命”的理解。 事實上,這本書也可以起到為旅遊者充當指南的作用,比如我們知道了塞納河上有西岱島,巴黎城市改造的故事,戴安娜喜歡的“里茲飯店”,那個“像里茲飯店一樣大的鑽石”的“里茲飯店”只容許住店客人進去,旁的人不能進去逛逛。遺憾的是,從我的閲讀體驗上來説,作者對歷史故事的敍述遠不如她講美國的那兩本流暢,並且現實的遊歷和歷史的遐想這兩者互相成為敍述的障礙。
書的“目錄”也被一個記錄主題、人物、地點和事件的“導引”所代替,作者沒講大鐵塔,沒講盧浮宮,他講的是午夜出版社、新小説家、《新橋戀人》和《我走了》,還講了巴黎的書店、在法國看電影和一幫在法國的中國藝術家。作者在序言裏説――寫這本書的人喜歡用“我”,這表明他是相當主觀的。一本旅遊讀物不能這樣寫,不能用“我”,而應當用“我們”,只有“我們”才能帶出那些人人感興趣的事情。
其實作者知道,誰也沒把他這書當旅遊讀物來看,一個藝術家的裝腔作勢就體現於他在“我”和“我們”的較勁上了。在觀看巴黎一廣場上的雜耍之後,作者還算誠懇地説:“我碼砌字句的方式有點像那個雜耍的傢伙,我也沒有帶給人們真正的東西,而是東敲敲、西打打,似乎為了等待某種感覺的到來故意拖延時間。是什麼感覺呢。我問自己。”

帶一本書去巴黎圖書目錄

帶一本書去巴黎
奧斯曼和老巴黎
塞納河上西岱島
巴黎的教堂
巴黎是法國的象徵
聖丹尼和他的頭顱
安布瓦斯的古堡
盧瓦河的地牢和詩人維永
凡爾賽宮裏的國會大廳
塞納河邊的伏爾泰咖啡館
拉法耶特的故事
巴士底獄還在嗎。
加納瓦雷歷史博物館
消失了的雅各賓
杜勒裏宮和聖·謝荷曼教堂
斷頭台的興衰
先賢祠走訪伏爾泰
盧梭手上的火把
拿破崙迴歸雨果 [1] 

帶一本書去巴黎作者簡介

林達,是一對美籍華人作家夫婦合用的筆名。另有“丁林”、“Dinglin2”等筆(網)名。夫為丁鴻富,妻為李曉琳。他們都於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進入大學。曾在黑龍江省插隊。1991年移居美國。
林達的書,在中國大陸風靡一時,被譽為是介紹美國最好的作者之一,是中國的托克維爾。同時,林達在《南方都市報》、《新京報》、《南方週末》等報刊開設專欄,不僅有時事評論,還有散文和特稿。林達的文字樸實自然,富有洞見,寫作領域涉及憲政法治歷史、國際關係,是少有的全能型作家。 [2] 

帶一本書去巴黎讀書筆記

  1. 不論在什麼地方,留下來的往往總是上層的歷史,而芸芸眾生常常是被忽略的,越早就越是如此。在野蠻的年代,從歷史記錄的角度,不會有人關注普通的生命。甚至直到我們自己經歷過的歷史,假如幾十年後的如今,我們從書中去重讀,就會發現,如今的歷史學家依然是熱衷於剖析上層的路線鬥爭,派別的此起彼伏。我們目睹的主要歷史場景在書中會大塊大塊的消失。因為,幾乎很少有學者再願意耗費自己寶貴的學術生命,去關注和記錄那些無以計數的,被年尾塵土的最底層的個人生命。
  2. 某天在圖書館無意間看到了這本書,對於歐洲歷史和文學一片文盲而又對知識如飢似渴的我在作者面前覺得自己知之甚少。懷着虔誠的心情和遠行的衝動讀完這本書,沒有旅遊手冊的感覺,而是覺得對巴黎三百年前的歷史和現存的街道建築有了更深刻的瞭解,比之前更向往巴黎了,更想去觸摸那座歷史濃厚充滿藝術的聖地。也對自己知識的匱乏深感愧疚,都是小時候不好好讀書的過啊。
  3. 更多的是對作者夫婦的敬仰,對歐洲的歷史瞭解的這麼透徹,問及路人的時候當地人也不知道的歷史作為旅行的目的,這已經肯稱考古一般的精神,似乎這才是你們心中的巴黎,這樣才是屬於你們自己的旅行的意義。
  4. 我們看看奧斯曼以外的大巴黎,就明白了。奧斯曼以外,是現代都市的造法。現代人已經失去對建築鐫刻的時間和耐心。許多現代建築師更失去了為維護城市整體面貌而放棄凸顯自己個性的歷史責任感。所以,奧斯曼之外的現代大巴黎,是巴黎的一個粗糙外殼。它不是在原來巴黎的風格上延伸,而是匆匆在一個藝術精品的外面,套了一個現代籮筐。 現代建築師是最強調個人風格的,而水平卻參差不齊。當這樣一個羣體一哄而上,效果可想而知。建築師的個性作為一個職業要素,在如今已經是一個定論了。人們已經忘記了,城市作為一個完整作品,最需要的是什麼。在完整的奧斯曼的巴黎中心城區,凡是要增加一棟建築,只要稍微城市一些,你都必須承認,建築師只能在這個時候放棄自我表現的強烈願望,而是做一個“織補匠”。使得自己增加的那一部分,天衣無縫地“織補”進這個城市的整體景觀。可是,如今,中世紀手藝匠的職業道德和品質觀,早已隨現代風潮席捲而去。
  5. 毫無疑問,在舊制度下,最悽慘,最沒有保障的、最令人同情的,就是底層民眾。記得讀到過一名學者的文章,描述他所見到的一些生活在現代社會的底層民眾,他們居住的房屋形式,與他參觀的幾千年前的早期人類住宅,沒有什麼大的區別。他因此而感嘆,從建築文明的發展史來看,歷史進步都發生在王公貴族的一端。而底層民眾在建築史上,處於零歷史的狀態,他們是最需要同情的。在同一篇文章裏,這位學者也同樣提到,底層民眾又是最不能夠美化的。這使我始終在思索,往往是最應該被同情的底層民眾,為什麼又是最不應該被美化的。 歷史上,屢屢如此上演,在解放底層民眾,將他們被剝奪的權利還到他們手中的同時,社會最容易普遍產生和接受的,就是由同情轉為對底層民眾的讚美。這樣的美化,又通常導致賦予他們多大的權利,其結果,總是發現,不知有什麼魔力操縱,原本被侮辱和被損害的人們,原本應該是軟弱而善良的人們,原本期待為他們自己也為社會造福的人們,在一夜之間變得狂暴和肆虐。他們可以如旋風一般掃蕩這個社會,不僅吞噬原來的強者,也相互吞噬。他們在數量上的絕對優勢,能夠導致最迅速和規模最大的破壞。待到倖存者們清醒過來,一切已經面目全非。他們也永遠弄不明白,是在什麼魔法之下,使得歷史一次次重複這樣的悲劇。 在讀到這位學者“建築零歷史”的説法時,我突然領悟到,底層民眾在長期的人類發展史中,他們經歷的,不僅僅是“建築零歷史”這樣的悲劇,他們同時經歷的,也有在理性思維和精神文明進程中,同樣“零歷史”或者“短歷史”的狀態。這是過度美化底層民眾是一件危險的事情的根本原因。當他們長期處於悲慘的生活狀態時,他們文明程度的不充分,缺乏理性的一面被壓抑和掩蓋,沒有機會暴露和爆發。可是,假如在過度美化的同時,也將過度的權利交給他們,他們的致命弱點就會在權利的催化下,瞬間爆發,迷醉的,暴力的,甚至極度殘忍的。 [3] 

帶一本書去巴黎編輯推薦

  1. 寫美國的林達又踏上了浪漫花都之旅,然而,揹負歷史的所在總是沉重的:“一百年,可以積澱、掙扎、反思而產生雨果。一百年,也足以推陳出新,埋葬一段歷史,因而徹底忘卻,整個民族並不因為經歷了什麼而有所長進。巴黎是一個城市,也是一段歷史縮影……你會感受一些他們的歷史觀。”
參考資料
  • 1.    《帶一本書去巴黎》(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
  • 2.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帶一本書去巴黎》出版説明
  • 3.    帶一本書去巴黎  .豆瓣[引用日期201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