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席(拼音:xí)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2]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編織好的席子的形象。至小篆變化為形聲結構,從巾、庶省聲。“席”本義指供坐卧的墊子,後引申為席位、坐次,又引申為職務,還引申指成桌的飯菜酒席。 [3] 
(*是《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的異體字)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廣/巾
五    筆
YAMH(86);OAMH [1] 
倉    頡
ITLB [1] 
鄭    碼
TGEL [1] 
筆    順
點、橫、撇、橫、豎、豎、橫、豎、橫折鈎、豎
字    級
一級(編號:2023) [2] 
平水韻
入聲·十一陌 [4] 
總筆畫
3+7
四角號碼
0022₇ [1] 
UniCode
基本區 U+5E2D [1] 
注音字母
ㄒㄧˊ
造字法
象形字或形聲字
字形結構
半包圍-左上包圍結構
異體字
*蓆、𠩌、𠩛、𥔆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席的產生很早,在清代著的《壹是紀始》中有“神農作席薦”之説。甲骨文有圖1的字形,有學者認為是最早的“席”字。圖1字形像一個長方形的席子,上有紋路。西周金文的“席”字作圖2,上部為“廠(hǎn)”,像房屋的形狀;下部為巾,表示織物,以“巾”為形旁的字大都與布帛有關,席子的某些性狀與布帛相似,故形旁用“巾”。這個字形指的是室屋內的席。戰國文字或增加形旁“竹”(圖3),表示“席”是由竹子編織的。《説文》中釋圖4為“席”的古文,許慎説該字是“從石省”,後來的學者認為該説法不通,“廠”應該是室屋,內部是有織紋的席子,是指室屋內的席。
發展到小篆,“席”的字形已接近於現代字形(圖5)。上半部分“庶”是聲旁,這是“庶”字省去了四點;下半部分“巾”是形旁。席子也可用草編織而成,所以後來又出現了一個“蓆”字。現代漢語中,“蓆”字被淘汰掉了,只保留“席”字。
席的本義是一種供人們坐卧的用具,即席子。古人的生活習慣是在地上鋪上席子,坐在上面,即席地而坐。席地就是鋪席於地。因古人説話或議事常常在席上進行,加上中國古代對不同身份、地位、年齡的人在席上所坐的位置、座次都有專門的定,所以席又由墊子引申為座位、座次,現代把席作為某一集團組織等的首領或負責人,就是從此義引申而來的。
席位、座次標誌着一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因此,席由席位、座次又引申為官職或職務,如把三公宰相稱為台席,把教師稱為教席等。另外,古代的宴會都在席上進行,故席又引申指酒席。由此引申,席又可作量詞,用於一席酒,一席話等詞。
席因用蒲草編成,比較柔軟,可以捲起來,常用以比喻。如“席捲”一詞是形容像捲起席子一樣把東西全部捲進去。 [16-18]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用竹篾、蘆葦或草等編織成的平片狀物,一般為長方形,用來鋪墊或搭棚子等。
mat
《詩經‧邶風‧柏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卧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
蓆棚;草蓆;涼蓆;割席席不暇暖
座位。
place;seat
《論語‧鄉黨》:“君賜食,必正席,先嚐之。”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飲酒酣,武安起為壽,坐皆避席伏。”
席位;出席;缺席;座無虛席
特指議會中的席位,代指當選的人數。
成桌的飯菜;酒席。
banquet;feast
《水滸傳》第七回:“每日吃他們酒食多矣,灑家今日也安排些還席。”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五:“沒有再請誰,專請蕭隊長赴席。”
宴席;入席
職位。
post
唐·劉禹錫《奉和吏部楊尚書太常李卿二相公策免後即事述懷贈答十韻》詩:“步武離台席,徊翔集帝梧。”
法席;教席;首席
船帆。
sail
南朝宋·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詩》:“揚帆採石華,掛席拾海月。”
唐·高適《東征賦》:“掛輕席於中流,順長風以破浪。”
(Xí)姓氏用字,參看“席姓”。
動詞
指設筵。
唐·韓愈《送鄭十校理序》:“於其行日,分司吏與留守之從事,竊載酒餚,席定鼎門外,盛賓客以餞之。”
鋪席(坐、卧在上面)。
cover with a mat
《儀禮·特牲饋食禮》:“席於門中。”
晉·潘岳《閒居賦》:“席長筵,列孫子。”
席地而坐
憑藉;倚仗。
《漢書‧楚元王傳》:“呂產、呂祿席太后之寵,據將相之位。”
《新唐書‧房玄齡傳》:“治家有法度,常恐諸子驕侈,席勢凌人。”
繼承。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牛成章》:“忠席父業,富有萬金。”
量詞
宋代計量單位。一席鹽或米,大者二百二十斤,小者一百十六斤。
宋·蘇軾《奏淮南閉糴狀》:“如有細民過渡回運米斛不滿一碩,即勒白日任便渡載外;有一碩以上,滿一席者,並仰地分捉拽赴官,依法施行。”
用於所説的話語、成桌的酒菜等。
清·劉鶚《老殘遊記》第三回:“高公喜歡得無可如何,送了八兩銀子謝儀,還在北柱樓辦了一席酒。”
浩然《石山柏》:“這席話,自然有許多是不在理的,我不想去聽它。”
形容詞
眾多。
唐·蘇源明《元包經傳·太陰》:“羣類育囮所化者,眾也;席類姓植所生者,多也。”
明·祁彪佳《陳民間十四大苦疏》:“乃此輩擁貲席厚,遠舉高飛。”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大詞典》 [5]  《現代漢語詞典》 [6]  《漢語大字典》 [7]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七】【巾部】祥易切(xí)
(席)籍也。《禮》:天子、諸侯席,有黼繡純③飾。從巾,庶省④。
𠩛,古文席,從石省⑤。
【卷一】【艸部】祥易切(xí)
(蓆)廣多也。從艸席聲。
【註釋】①《禮》:指《周禮·春官·司几筵》。此約舉其文。②黼:斧謂之黼,其繡為白黑文采。③純:緣。④庶省:徐鉉等注:席以待賓客之禮,賓客非一人,故從庶。徐鍇《説文解字系傳》作“庶省聲”。⑤古文席二句:王筠《説文解字釋例》:“當雲:古文席,象形。石省聲。” [8] 

説文解字注

【卷七】【巾部】
(席)藉也。此以曡韻為訓。户、護,門、聞之例也。藉本祭藉,引伸為凡藉之偁。竹部曰:“竹蓆曰筵。”實通偁耳。
《禮》謂《周官經》。
天子諸矦席有黼繡純飾。此約《周禮·司几筵》之文。“莞筵紛純,次席黼純。”鄭司農雲:“粉讀為和粉之粉,謂白繡也。純,緣也。”後鄭雲:“斧謂之黼,其繡白黑採。”
從巾,其方幅如巾也。
庶省聲。此形聲,非會意。祥易切,古音在五部。
𠩛,古文席,從石省。下象形,上從石省聲。 [9] 
【卷一】【艸部】
廣多也。《鄭風》:“緇衣之蓆兮。”《釋故》、毛傳皆雲:“蓆,大也。”《韓詩》雲:“儲也。”廣義與大近,多義與儲近。
從艸,席聲。祥易切,古音在五部。 [10] 

廣韻

祥易切,入昔邪 ‖ 庶聲鐸部(xí)
席,薦席。又藉也。《大戴禮》曰:“武王踐阼有席銘。”亦姓,出安定,其先姓藉,避項羽名改姓席氏。晉有席坦。祥易切。六。
祥易切,入昔邪 ‖ 庶聲鐸部(xí)
蓆,大也。 [19] 

康熙字典

【寅集中】【巾部】席;康熙筆畫:10;部外筆畫:7
古文:𠩛、𥔆
《唐韻》祥易切。《集韻》《韻會》《正韻》祥亦切,並音夕。《説文》:藉也。《玉篇》:牀席也。《廣韻》:薦席。《增韻》:藳秸曰薦,莞蒲曰席。《急就篇》註:簟謂之席。
又重曰筵,單曰席。《周禮·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第。註:衽席,單席也。《釋名》:席,釋也。可卷可釋。《詩·邶風》: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賈誼《過秦論》:席捲天下。
又《韻會》:資也,因也。《書·畢命》:席寵惟舊。《前漢·劉向傳》:呂産呂祿,席太后之寵。註:師古曰:席猶因也。言若人之坐於席也。
又《玉篇》:安也。
又陳也。《禮·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註:席,陳也。鋪陳往古堯舜之善道,以待聘召。
又姓。《韻會》:出安定,其先司周之典籍,因氏焉。後避項羽名,改為席。
又葉祥龠切,音灼。《易林》:重茵厚席,循臯採藿。 [11] 
【申集上】【艸部】蓆;康熙筆畫:16;部外筆畫:10
《唐韻》祥易切。《韻會》《正韻》祥亦切,並音夕。《説文》:廣多也。《爾雅·釋詁》:蓆,大也。《詩·鄭風》:緇衣之蓆兮。
又王應麟《詩攷》:蓆,儲也。
又蓆具草。《述異記》:一名塞路,生北方。古詩云:千里蓆具草。
又與薦席之席通。
又《毛詩古音考》:音芍,葉敝予。
又改作兮韻。 [12]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提示

“席”字書寫演示 “席”字書寫演示
“廣”從上、左包圍“廿、巾”,底部“廣”高。“廣”,點筆在豎中線上端。“廿”,居橫中線上部;第一筆橫長,右端超過“廣”的右端;左豎在豎中線;末筆短橫在橫中線。“巾”,“冂”的寬度相當於“廣”的橫筆,末筆豎與“廣”的點筆垂直對齊。 [20]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dz
i̯ăk
先秦
王力系統
z
iak
先秦
董同龢系統
z
jăk
先秦
周法高系統
r
jiak
先秦
李方桂系統
r
jiak
西漢



東漢





jiak


jiak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陌麥昔錫

jiek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陌麥昔錫

jiek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陌麥昔錫

jiek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z
i̯ɛk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z
ǐɛk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z
jɛk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z
iæk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z
jäk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z
ǐɛk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3]  [15]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入聲
二十二昔

開口呼
全濁
祥易切
zjɛk
集韻
入聲
二十二㫺
開口呼
全濁
祥亦切
ziæk
禮部韻略

入聲





祥亦切

增韻

入聲





祥亦切

中原音韻

入聲作平聲
齊微

齊齒呼

全清

si
中州音韻

入聲作平聲
齊微





星西切

洪武正韻

入聲
七陌


全濁
祥亦切
ziək
分韻撮要
陽入
第七英影應益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3-14]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18]
  • 2.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2-06]
  • 3.    劉志基著.漢字文化綜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10:86-87
  • 4.    平水韻 十一陌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2-02-06]
  • 5.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9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515
  • 6.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1403
  • 7.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853
  • 8.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33;1055
  • 9.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3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1212
  • 10.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1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142
  • 1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274
  • 1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1020
  • 13.    席的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2-06]
  • 14.    席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2-02-06]
  • 15.    席的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2-06]
  • 16.    丁義誠等主編.常用字音·形·義·用 第3分冊[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8.01:202-203
  • 17.    劉悦著.漢字中的生活之美[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7.12:124-129
  • 18.    馮國超著. 圖説漢字王國 彩圖版[M]. 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 2005.01.:253
  • 19.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518-519
  • 20.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37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