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帥升

鎖定
帥升,是現存史料範圍內倭國(日本)最早的王 [4]  。《後漢書·東夷列傳》記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倭國王帥升等獻生口百六十人,願請見。”
帥升等倭人諸國在永初元年(107年)的集體奉獻生口,目的在於表達對始掌朝政的鄧太后的擁戴 [2]  ,同時表明了東海航線已直接將中日兩國政府緊密聯繫起來,日本則作為東漢帝國的一個附屬國存在於世。 [5]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出生地
日本
本    名
帥升
記    載
《後漢書 東夷列傳〉

帥升人物生平

永初元年(107年),帥升等獻上生口160人,希望請求鄧太后的召見。 [6]  此時帥升出使中國的目的,較為常見的説法是日本仍有三十多個小國在相互征伐,而誰能更多地得到從中國傳來的青銅器、武器、農具和生產技術,誰就能形成更大的勢力,如果能直接受到中國的冊封,政治上的地位則會更高。 [1] 
帥升的來朝,表明了東海航線已直接將中日兩國政府緊密聯繫起來,日本則作為東漢帝國的一個附屬國存在於世。 [5] 

帥升身份考證

據史料記載,倭人有“百餘國,漢時有朝見者,今使譯所通三十國”,可見漢魏時代日本列島上存在眾多以農村公社為組成單元的小國,如邪馬台、奴國、伊都國等,帥升為其中哪一國的國王,不同學者有不同見解。

帥升末盧國王説

內藤湖南認為,帥升是日本末盧國的國王。關於“倭國王帥升等”這一表述, 本居宣長注意到, 唐代通典將其記錄成了“倭面土地王師升等”。由此, 在日本引起了對該時期這一倭國實體的探究熱潮。內藤湖南在研讀通典以及根據《後漢書》著成的各類書籍之後, 最終將“倭國王帥升等”確定為“倭面土國王帥升等” , 倭面土國即為倭人的面土國 (即末盧國, 在今佐賀縣唐津市一帶) 。由於一國只能存在一個王, 所以文中的“等”字既説明面土國不是統一的日本, 也表明面土國王帥升是作為九州北部眾多“小國”的代表向中國朝貢的。獻上的生口數量之多, 也從側面印證了參與朝貢的國家不可能只有面土國。由此可以推斷, 由數“小國”組成的部落聯盟共同體已經成為當時日本的社會組織形態。早期部落聯盟之間的紐帶是非常脆弱的, 各部落依據自身實力的升降, 交替成為與中國往來的代表。與此同時, 憑藉中國王朝的冊封提升和鞏固對整個部落聯盟的統治權威。此外值得注意的是, “生口”是從自由民中分化出來的非自由民, 奴隸的出現説明在當時的日本社會內部已經產生了明顯的階級分化。 [3] 

帥升伊都國王説

川本芳昭認為,帥升是日本伊都國的國王。因為在永初元年(107年)這一時間點上,倭國王帥升的勢力就達到了能夠通過海路獻上多達曹魏時期卑彌呼女王所獻十人的十六倍的生口。在二世紀初期的階段中,日本列島內已經出現了這樣的勢力。而伊都國所在的三雲遺蹟,出土過很多來自漢王朝的文物,與岡本遺蹟(奴國國王墓)的時代均相當於彌生中期的後半段。而在三雲遺蹟中還發現了金銅製的四葉座裝飾金具,柳田康雄認為墓主人的死訊在傳至樂浪郡後,漢帝國下賜了這些物品,並推測存在掌握了與中國交涉權的伊都國。從彌生中期至後期,奴國與伊都國之間處於怎樣的關係不甚明瞭,現階段學者認為這兩國交替擔任了以九州北部為中心的諸國聯合體中的首席,伊都國在一世紀末佔據了優勢地位。史料記載“伊都國,世有王。”伊都國從三雲遺蹟的時代開始,就已經與大陸建立起穩固的聯繫。雖然倭國的霸權掌握在邪馬台國手中,但伊都國世代存在“王”的這一點顯示出即使到三世紀的階段,伊都國仍作為一股強有力的勢力而存在。當考慮到以上的情況,來探討前述倭國王帥升與伊都 國間的關係的話,就可以推測伊都國王的譜系很可能源自 《後漢書》中所見的倭國王帥升。 [4] 

帥升其他觀點

從《後漢書〉稱“倭國王帥升等”可知,帥升還可能是一個更強大的國家聯盟的共主,其盟國可以以他為代表朝見東漢王朝。從帥升等倭王共派一百六十個“生口”(應該是懷有一定技藝的奴隸)的數字來看,一個彌生中期的以農村公社為依託形成的小國是不大可能一次派出這麼多身懷技藝的奴隸的,這也説明了帥升帶來的“生口”實際來自他統轄下的眾多小國。
帥升既然有上述特權,依《三國志》“其國本亦以男子為王,住七八十年”,其中“其國”極有可能指帥升統轄下的九州島小國聯盟,而帥升是否為當初強大的奴國國王,並不可知。

帥升身後事宜

在帥升之後,倭國經歷了較大的政治變動,本州的大和國急劇膨脹,形成統一日本之勢,而九州島的列國聯盟逐漸式微,最後由大和國完成日本的統一。《後漢書〉“倭國大亂,更相攻伐,歷年無主”就是指這段大和與九州對抗的歷史,“無主”説明大和與九州列國聯盟的勢力勢均力敵,大和尚未佔據壓倒性優勢。而為史籍津津樂道的倭女王卑彌呼,在這段紛亂後粉墨登場。雖然統稱她為倭王,但是顯然她首先是大和國的王,她被“共立”,説明她治下的大和國已經統一了中國最早認定的倭地九州。
參考資料
  • 1.    采薇.漢唐時期的中日文化交流[J].文明,2023,(02):14.
  • 2.    李磊.從“倭王”到“治天下大王”——制度語境下古代日本的政治名號及政治體建構[J].日語學習與研究,2023,(05):58-66.
  • 3.    婁雨婷.日本早期國家的形成與國家觀念的特點[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9,40(01):198.
  • 4.    川本芳昭.東亞古代的諸民族與國家[M].劉可維,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230-234.
  • 5.    =秦夢瑤.《藍色誘惑:中國海洋開拓簡史》(節選)漢英翻譯實踐報告[D].河北師範大學,2023:46.
  • 6.    《後漢書·東夷列傳》:“永初元年,倭國王帥升等獻生口百六十人,願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