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帕申系

鎖定
帕申系(也稱為里茲-帕申系)是物理學氫原子電子主量子數n大於或等於4躍遷至n = 3的一系列光譜線。這些系列以希臘字母依序標示:n = 4躍遷至n = 3稱為帕申-α,5躍遷至3稱為帕申-β,6躍遷至3稱為帕申-γ,依此類推。
中文名
帕申系
外文名
Paschen-Serie
別    名
里茲-帕申系
領    域
物理學、化學
定    義
物理學上氫原子的電子從主量子數n大於或等於4躍遷至n= 3的一系列光譜線

帕申系簡介

帕申系(也稱為里茲-帕申系)是物理學氫原子電子主量子數n大於或等於4躍遷至n= 3的一系列光譜線。這些系列以希臘字母依序標示:n= 4躍遷至n= 3稱為帕申-α,5躍遷至3稱為帕申-β,6躍遷至3稱為帕申-γ,依此類推。
因為這個序列最早是由奧地利-德國物理學家福祿貝爾·帕申在1908年發現的,因此稱為帕申系。 [1] 
帕申系的波長落在紅外線的波段,波長如下:
n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空氣中的波長(nm)
1875.1
1281.8
1093.8
1004.9
954.6
922.9
901.5
886.3
875.0
866.5
820.4
真空中的波長(nm)
1875.6
1282.2
1094.1
1005.2
954.9
923.2
901.7
886.5
875.3
866.7
820.6

帕申系玻爾模型

玻爾模型是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於1913年提出的關於氫原子結構的模型。玻爾模型引入量子化的概念,使用經典力學研究原子電子的運動,合理地解釋了氫原子光譜元素週期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玻爾模型是20世紀初期物理學取得的重要成就,對原子物理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0世紀初期,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為解釋黑體輻射現象,提出了量子論,揭開了量子物理學的序幕。19世紀末,瑞士數學教師巴耳末將氫原子的譜線表示成巴耳末公式瑞典物理學家裏德伯總結出更為普遍的光譜線公式裏德伯公式。然而巴耳末公式和式裏德伯公式都是經驗公式,人們並不瞭解它們的物理含義。
1911年,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根據1910年進行的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結構的行星模型。在這個模型裏,電子像太陽系行星圍繞太陽轉一樣圍繞着原子核旋轉。但是根據經典電磁理論,這樣的電子會發射出電磁輻射,損失能量,以至瞬間坍縮到原子核裏。這與實際情況不符,盧瑟福無法解釋這個矛盾。
1912年,正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工作的玻爾將一份被後人稱作《盧瑟福備忘錄》的論文提綱提交給他的導師盧瑟福。在這份提綱中,玻爾在行星模型的基礎上引入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認為原子中的電子處在一系列分立的穩態上。回到丹麥後玻爾急於將這些思想整理成論文,可是進展不大。
1913年2月4日前後的某一天,玻爾的同事漢森拜訪他,提到了1885年瑞士數學教師巴耳末的工作以及巴耳末公式,玻爾頓時受到啓發。後來他回憶到“就在我看到巴耳末公式的那一瞬間,突然一切都清楚了,”“就像是七巧板遊戲中的最後一塊。”這件事被稱為玻爾的“二月轉變”。
1913年7月、9月、11月,經由盧瑟福推薦,《哲學雜誌》接連刊載了玻爾的三篇論文,標誌着玻爾模型正式提出。這三篇論文成為物理學史上的經典,被稱為玻爾模型的“三部曲”。 [2] 

帕申系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1.    Bueche, F. (1 de julio de 1988). Ciencias físicas. Reverte. ISBN 9788429141443. Consultado el 15 de diciembre de 2015.
  • 2.    F. Paschen: Zur Kenntnis ultraroter Linienspektren. In Annalen der Physik 27, 1908, S. 537–570.